[罗辑思维微信]宗毅:年轻人应该怎么买房子2016.8.31

     罗胖:

    9月13号,我和经济学家何帆老师会在深圳联手举办一场公开课。何帆老师讲的是重组中国企业的创新基因。那我讲什么呢?是想说一下,今年我们的一个重点思考,就是怎么做创新型的产品。现在很多创业者都还在痴迷做平台,平台这个东西当然很好,但是很可惜,从去年开始我就在说,做平台的机会正在消失。我们这一代创业者面对的新机会,是做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利用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直接销售这些产品和服务。我们自己呢,过去一年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相关的经验,当然了,还有教训,这次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年的跨年演讲也将在深圳举办,所以这次也算是到深圳拜个码头啊,多谢关照。今天给你看一篇文章和这次公开课的进一步介绍。(投资)

    

    我在公司有一门课,叫“怎么买房子”,是最受欢迎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去创业,最好的办法是买房,但是千万不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房子是用来流通的,如果你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注定贫苦一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把自己的房子拿来周转。

    一套房子足以毁掉一个大英雄

    在芬尼公司,谁当总经理,是员工们用真金白银的投资选出来的。

    每次竞选前,我都会动员一些我认为有前途的年轻人参加竞选,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买房子。员工因为买房子占用了全部的流动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无力投资,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这时候,我会以自己为例告诉他们。我以 50 万元起家创业的芬尼公司,我和同龄人最大的不同是:

    在大家买房子的时候没有买房子,而是把几乎全部资源都用在事业上。

    2006 年是我第一次买房子,一天就买了三套,还是抢在房地产的低价入市的,这足以说明当你创业小有成就的时候,房子根本不是个事儿。阿里巴巴也是 50 万元创业的,如果马云当年用 50 万元买个房子,怎么会有今天的辉煌。

    所以我经常对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就是:“
有理想的年轻人,不要轻易买房子,一套房子足以毁掉一个大英雄;
没啥想法的,那就去买吧。”

    ◇

    有时候年轻人往往会反驳,“我们要娶老婆啊,没房子娶不到老婆啊”。

    我的回答是:“我们选的是总经理,你告诉我,哪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没有老婆的?”

    我现在常常打趣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找的是没有房子也能找到老婆的人。起码说明他有魅力,有能力;我们找的就是敢于抵押房子来投资事业的人,起码说明他有胆量,有信心。”

    ——有魅力、有能力、有胆量、有信心,不就是对企业带头人的要求么?

    房子既是资产也是负债

    成为一个企业老板的前提是首先要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在钱的问题上挣扎,是因为大部分的人把负债当作资产。

    负债和资产唯一的分界线是流动性,也就是资产变现的容易程度

    流动性好的东西,例如现金、存款、股票、余额宝;流动性不好的东西,例如房产汽车。一旦资产变现出现困难,就会形成负债。

    如果你想变富,就不断地买入资产。如果你想变穷,那就不断地买入负债,但是绝大部分年轻人把负债当成了资产,例如房子。

    ◇

    房子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

    通常情况下,年轻人选择买房,大多数人会选择买郊区的大房子,几乎很少人会选择市区 40 平米的小房子。好不容易老爹支持 50 万元付个首付,结果从此之后就变成一个房奴。

    如果这是一次投资,同样都是花 60 万元,五年后的差距有多大!首先,市区的房子比郊区的房子总价值高了 39 万元。如果房子用来出租,五年内市区房子比郊区房子多产生 39 万元现金流。都是 60 万元的投资,资金回报率相差近一倍。

    以芬尼为例,办公地址在郊区,住宿舍的花费为每月 100 元。买房自己住的人都是负债。凡是租出去的都是资产,收益最大的方式是自己住宿舍,把市区的房子租出去。

    年轻人的正确选择

    我认为年轻人正确的买房选择是:

    选择位置好,容易转让出租的房子购买;自己住在离公司近的地方;钱不够的时候,能贷款就贷款;千万不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金饭碗是拿来挣钱的,别自己坐在里面。

    年轻人最常见的错误:

    1. 借款买个大房子,事业还没开始,先背上了负债,心理压力很大,生活很苦;

    2. 认为自己的房子才是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总是因为一套房子在啃老和当房奴中间徘徊;

    3. 一工作就准备买房子,占用现金流,遇到机会没有钱投资。

    中国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五年后就能分出层次。十年后总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因为他们穷得不好意思,而这本质的区别就是在开始的时候会不会使用资金。

    市区买房子出租、自己住宿舍和自己在市区买房,自己住的月收入差距 5000 多元,这就相当于多赚了一份收入。最关键的是,五年后遇到机会可以变现 100 万元投资自己做老板,所以资产一定要保持流动性,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把握机会。

    而买房自己住的人是很难变现的。一旦遇到机会却无法卖掉自己的住处,大多数人迫于家庭的压力而选择放弃机会。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一步步拉开的。

    所以我时常告诫身边的年轻人:

    1. 买房子要看现金流,现金流少的人不适合买房。

    如果要买房,就要买好的地段,越好的地段越容易变现。入住率不高的地段,即使再便宜也不要买,因为租售都很难,买了就是负债。

    2. 生孩子晚点好,因为孩子最消耗精力和现金流。

    3. 如果工作的地点是市中心,一定要在附近租房子。

    不要图便宜在郊区买个房子,每天花两个小时在地铁里度过。每天的两个小时非常珍贵,如果每天比别人多两个小时,人生就等于多活了几年,可以干很多有价值的事情。

    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

    年轻人之间财富的差距在于会不会用钱。

    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自己啃老还穷了一辈子?因为他不会用钱。不会用钱的人怎么能当一个好的公司带头人呢,这种人即使再努力也当不了一个好老板。

    还有一种年轻人会喜欢把金钱和精力投资在社会关系上,例如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读商学院的 EMBA,想去连接更多的社会资源。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根本融不进那个圈子。

    当自己还不具备一定能力的时候去连接比自己高很多层级的人几乎不可能,因为大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很难产生共鸣。你不知道别人的游戏规则,自己也没有资本玩,所以别人玩的时候就不会带着你。

    最聪明的年轻人会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在某个领域当自己的势能足够强的时候,所有的金钱、人脉、资源都会主动向你靠拢。

    所以真正具备创业能力的人,一定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遇到机会时早已做好准备。我相信能够创业的人只有可能做错,但是永远不会错过。

    本文由作者 宗毅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怎么让你的公司成为万人迷?>>>戳此听宗毅讲《裂变式创新》。

    罗胖曰:

    年轻人的投资逻辑——

    1. 什么资源升值空间最大?

    那些有学习能力的大脑。那些在认知升级的人。

    2. 什么东西最该投资?

    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大脑。

    3. 什么东西最不应该投资?

    束缚自己的东西,即使它增值很快。比如,穷人贷款买房。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