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抑郁不是你的错2016.9.11

     罗胖:

    话说有位朋友去医院看病,见医生不久就夺路而逃啊,为啥呢?因为他发现医生在百度上查他这个病。我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觉得这医生不靠谱,可是后来一想也未必吧,也许这只能证明这医生情商比较低,不太在乎病人的心理感受,至于医术怎么样,还真是说不准,因为大学问家写作也是要查书的嘛,查一下百度也不说明什么,也许更负责任呢?不过这事确实暴露了当代社会的一个问题啊,就是大量陌生人在一起分工和协作,导致我们凡事只能相信专家,但是在专家中呢,人类的本性又倾向于相信那些说话自信,斩钉截铁的专家;任何犹豫不自信的表现,都足以摧毁我们对专家的信任。哎,在这个断裂的地方,就是骗子和谣言的生存空间。那今天给你看一个例子。(信任)

    合理运动、保持乐观治不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脑的器质性病变 病因不明 不责备受害者 及时就医

    01

    经常有鸡汤文告诉我们,合理运动、规律作息、保持乐观、多多社交,能有效预防抑郁症,甚至能治疗抑郁症。

    纯粹是扯淡。

    先说事实判断的部分。

    ◇

    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生理心理双方面的疾病,并不是大众普遍误以为的单纯的心理疾病。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什么是生理心理双方面?就是说,抑郁症会影响大脑环境内的激素分泌水平从而干扰个体的正常情绪感受,甚至(尤其是重度抑郁症)会直接导致大脑的器质性病变,从而扭曲个体的三观和人格。

    这不是靠“你想开点”、“没那么严重啊”、“有什么不开心和我说一下吧”这一类清汤寡水的认知层面的疏导,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人所谓的抑郁了,不过是抑郁倾向或抑郁状态。偶尔不开心、遇到倒霉事郁闷一下而已,都不到症的程度。

    真正到了抑郁症这个级别,说得粗俗直白一点,已经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

    心病心药医,脑子有病就得吃有形的药物来医治。具体来说就是吃一些调整大脑环境内激素水平分泌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常见的比如 5- 羟色胺。

    当脑部出现器质性病变时,个体的情绪低落完全是认知层面无法解释的,因而也无法缓解的。

    比如我有个抑郁症现已通过固定服药而康复的朋友跟我说,发病的时候一到下午就想哭,到黄昏必须得哭。这有什么可劝的?只能赶紧吃药,等到不是想哭而是想死就晚了。

    对于这样一种生理层面影响因素更大的疾病而言,调整各种认知状态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情。鸡汤文中提到的那些方法只能说聊胜于无吧,实际上意义不大。

    ◇

    弄明白症状之后,看一下病因。跟所有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一样,抑郁症的成因,也是四个字 —— 尚不明确。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其内部诱因主要是基因层面,多少有点遗传特性,发作时有家族倾向。外部诱因主要是重大负面性生活事件,比如亲人骤然离世、遭受巨大失败、诊断患有重大疾病等。

    鸡汤中提到的那些措施,基本上都不可能对这两个重大诱因起到任何的预防作用。

    基因就不说了,个体面对重大负面性生活事件时,似乎心理承受能力若强一些是可以有效避免抑郁的。但事实上人的承受能力是有一个上限的,这个能力所处的量级永远要比那些重大的负面性事件携带的破坏力所处的量级低得多。

    因此那些措施也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情,更谈不上有效地预防。

    02

    再说价值判断的部分。

    其实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措施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和缓解以及治疗没有任何帮助,号召大家乐观地生活不也是一件好事嘛?

    很遗憾,不全是。

    主要的坏处有两点:

     1. 更加误导。

    鸡汤中这样的说法,不仅没有有效引导大众科学真实地了解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反而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提到的各个措施其实都没有针对抑郁症本身,而是一种鸡汤化的片儿汤文字。

    把抑郁症三个字去掉,随便换上什么病(比如上网成瘾,或者月经不调),它都说得通。

    而抑郁症是一种被大众误解了很久,很需要被明确被澄清的一种致死率其实并不低的精神疾病。

    所以这样的鸡汤文,我个人觉得,并不是聊胜于无,而是百害无一利。

    2. 责备受害者。

    鸡汤文中的说法,营造了一种抑郁症是一种人类个体基本上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心理问题的假象。见上面事实判断部分所述,真相远非如此。

    而当我们以为这种病是可以通过保持乐观来有效预防时,就会下意识地觉得那些得了抑郁症的人,是因为自己不够乐观、对自己的生活不够负责、自己的知识不够全面、没有身体力行地进行预防。从而导致旁观者将抑郁症患者的不幸遭遇,部分地归咎于患者,即出现“责备受害者”的心态。

    这样会进一步恶化抑郁症患者的处境,同时进一步加固大众中普遍误解抑郁症的氛围,更不利于整个环境的改善。

    因而我个人觉得,这种信息,能不传播就不传播。人,应该活得有点社会责任感。

    03

    最后,抑郁症症状严重当及时就医。一定要就医,先确诊再治疗。

    心理学太庞杂了,什么鸟儿都有,不靠谱的人很多。

    有不少人都认为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大部分心理疾病应该减少药物干预,甚至觉得药物才是导致或加重这些疾病症状的主要原因。

    各持一派观点其实没什么,但重度抑郁症是会死人的,吃药是必须的,这点没什么可商量的余地。

    在当前人类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意这一点的,不是蠢,就是坏。

    怀疑自己或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1. 去正规医院确诊;

    2. 遵医嘱;

    3. 如有必要,按时吃药。

    我们是人类,不是野生动物。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而且人有专业分工。

    抑郁症求助于药物,就是使用工具。抑郁症去专业医生那里确诊治疗,就是专业分工。

    死扛着,真心不牛逼,不过是原始和愚昧。

    祝大家都有力量。

    本文由作者 科学家种太阳?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 sunplantist。

    罗胖曰:

    相信运动、乐观可以治疗抑郁症?

    这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幻觉。

    和相信 ——

    内功提升可以飞檐走壁、削铁如泥;

    心诚则灵可以六月飞雪、观音现身;

    道德高洁可以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都是一样的。

    人控制不了世界。

    人只能通过工具和分工,一点点地探求世界。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