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万维刚|天真的干预 2016.10.11

     罗胖:

    最近有个学者说啊,中国只有培训,没有教育,哎,这个批评很有道理。培训是啥?就是让你本人变的更有本事嘛。那教育是啥呢?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也就是说,你除了自己变得更优秀之外,还有包括对外部世界更有洞察力。我举个例子哈!曹操在官渡大战击败了袁绍,然后就急着要讨伐袁绍的两个儿子,这时候谋士郭嘉就说了,袁绍这俩儿子势力都差不多,你要是急着打他呢,他们肯定就团结起来了,你要是假装不理他们呢,他们就会开始内斗,然后咱们再去打,一把就可以搞定了。哎,后来果然如此,你看,自己再强大也搞不定整个世界,所以咱们就得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自己动手,什么时候外界会提供助力,这就需要对他人和世界的洞察了。那今天给您看一篇万维刚的文章。(洞察)

    

    01 医生说:这药你吃不吃都行

    前段时间,我儿子连续几天咳嗽,后来发展到有一天在学校剧烈咳嗽而且伴有发烧症状。校医给我打来电话,我就直接把他接上领到了医院。我希望医生能用个什么手段赶紧把孩子治好。医生做了些检查,认为没什么大问题,给写了个处方,可能是什么抗生素。但是把处方交到我手里之前,她跟我说了一番值得写出来的话。

    她说:“其实对付这种小咳嗽,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弄点蜂蜜水喝,然后吃饭的时候多喝汤。如果咳嗽是细菌引起的,这个药会有帮助;但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这个药就没用。所以处方你拿着,想给他吃药就去买药,不吃也没问题。”

    她把她知道的都告诉了我,然后把决定权也交给了我。

    我就没去买药,结果蜂蜜水加喝汤疗法挺有效,孩子很快就好了。我又想起来,当时她听我说症状是“咳嗽”,马上跟我说的一句话:“咳嗽很正常,这个时候学校里很多孩子都在咳嗽。”

    02 被医院治死的人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三到十倍

    《反脆弱》这本书的作者塔勒布,肯定会赞赏这位医生。

    这本书中有个概念,叫做“
天真的干预
”。这个意思是说,有些系统——尤其是那些“反脆弱”的系统——出个什么小问题是可以自我修复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地出手干预,干预反而可能会带来大问题。

    比如人体就是这样。很多病不治就能自愈,就算是不能自愈的大病,强行治疗也不见得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说手术,古往今来大手术都是充满凶险的,就算手术可能有效,在决定是否手术之前你至少还是应该算算取舍:做手术的危险大,还是不做的危险更大。而在现代医院,有时候医生并不帮你分析风险,直接就让你做手术。

    现在回头看,乔治 · 华盛顿 1799 年本来是不必死的,但医生对他采用了放血疗法,整整放掉了超过五磅,甚至有可能九磅的血!

    像这种因为医生的错误而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医源病”。

    有统计说,在当今美国,按照医生们承认的标准,每年死于医源病——也就是明明不用死而被医生给治死了的人数,高达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三倍到十倍。一个病人,死于医生之手的可能性大于任何一种单独的癌症!

    03?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你出手“解决”

    特勒布说,政府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很多情况下就等价于医源病。

    比如说经济周期,原本就是一个正常的规律,有时候就是需要一场衰退去淘汰落后产能,才能带来后面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可是如果政府一遇到衰退的迹象就强行干预,最后只会破坏经济。

    特勒布列举了多个领域,都存在天真的干预:

    1. 医疗中的过度治疗,滥用药物;保健中的强行维持“好”环境,比如说搞个恒温环境,不能让身体体验不确定性;

    2. 想要优化森林防止火灾,结果导致更大的火灾;

    3. 政治上的中央计划、过分追求稳定;

    4. 经济上想要去除经济周期,人为地搞什么优化;

    5. 商业上忽悠别人创业,只讲回报不讲风险;

    6. 城市规划;

    7. 在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的领域,用普通方法做“预报”;

    8. 家长对孩子面面俱到的管理,不让孩子接触任何不确定的东西;

    9. 技术上一味求新;

    10.?新闻审查。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你出手“解决”。很多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反应。

    04 过度干预源于人的本能和利益

    现代社会为什么要讲“隐私权”,要给别人“私人空间”,其实也有点避免“天真的干预”的意思。

    比如你有个朋友夫妻间吵架了,你有没有必要立即冲过去劝解?当然没必要!别人的问题自己解决就好,有些人去劝架根本就是抱着八卦的目的。

    有个员工犯了个非常偶然的错误,导致公司蒙受损失,你作为老板有没有必要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针对这个错误的新的规章制度?很多情况下也没必要。告诉他这个事错了,也就可以了,大张旗鼓地过度干预,只会把公司上下搞得越来越紧张。

    有时候过度干预是人的本能反应,有时候过度干预也是因为利益。

    我们假设现在社会上出现一个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说某公共电视台深夜播出了一个色情节目。这件事你要处理一下,给电视台一个小处罚,都是可以理解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故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干脆成立一个“有关部门”专门负责此类事件,你可能就犯了“天真的干预”的错误。

    这个“有关部门”,从成立之日起,就有了自身的利益,有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它会慢慢要求对所有电视台的所有节目进行审查,甚至要求所有节目上映之前必须让它先看一遍……为此它会要求越来越多的运行经费和人员编制,最终不但浪费纳税人的巨额财富,还把国家的文化搞得噤若寒蝉。

    整个过程根本不需要什么政治阴谋。纯粹的利益就可能让事情演化到这一步。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是越变越大,不管有多少经费都肯定能给你花光,成立一个部门容易,撤销一个部门难,背后也许就是这个机制。

    这么做值得吗?

    如果没有这个部门,是,电视台有时候会放一些不该放的节目可是就算偶尔让观众看个不该看的节目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什么事情都有个花费收益比问题。为了避免小孩看到色情内容,到底国家应该花多少钱?

    05?由此得到

    面对问题,能干预的肯定会想要干预一下。可是有时候不干预不是无能,恰恰是智慧。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

    罗胖曰:

    根据武志红的说法——

    过度干预,是婴儿时期留下的毛病。

    一个自己打的嗝,就能让婴儿陷入不安,甚至是狂躁。

    因为世界失控了。

    失控了,自然就是有敌人捣鬼。

    所以,夺回对世界的控制权,是人性的本能。

    重温那篇著名的祈祷词吧——

    愿上帝赐给我勇气,让我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给我平和,让我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给我智慧,让我分得清楚上述二者的区别。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