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古典 在个人崛起时代,成为一个超级个体2016.10.31

     罗胖:

    有朋友问我,能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人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而你们的得到APP把他们都搞成了收费的,不花钱就看不到,这是不是增加了人和人之间的鸿沟啊。我说对啊,把人群分开的从来都是工具,从蒸汽机到电脑,人类每发明一个工具就是挖下一道鸿沟,把一小部分人送到未来,把大部分人留在鸿沟那一边。当然了,这道理还有另外一面啊,就是越好的工具将来会越便宜啊,最后大家都用得起,用不到200块钱,现在享受一个顶级大神的全年知识服务,你果真觉得贵吗?那今天,我的老朋友古典,正是在「得到」里面推出一个订阅产品,叫《超级个体》,这是为所有和我一样的人,就是为自己的成长速度慢而感到焦虑的人,打造的一款个人成长工具。古典老师为此写的发刊词非常精彩。强烈建议你今天读一读。(工具)

    

    “我们已经有了关于商业、趋势、政治和财富的内容,为什么不做一个关于个人的专栏呢?”和罗振宇碰这个专栏定位好几次,直到这句话突然跳出来,我看到他眼睛里放光。嗯,我们真应该为个体做个专栏。

    01

    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写的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所以我的标签似乎是“畅销书作家”。

    其实在过去10年里,我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做职业生涯的咨询、高管的教练、课程研发和授课。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件事——帮助他人加速发展。

    记得第一次谈客户定位,我被告知:能为知识付费的用户,是一群上进、焦虑、不满足的人。“知识狂躁,这群人。”罗胖捧着脸说道。

    我心里对应了一下自己,字字中枪。

    不过嘛,上进、焦虑、不满足,是件挺酷的事。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精英阶层也集体焦虑。

    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觉到时代脉搏的人。

    敏感才能感到变化,有才华才会有得选,追求自由才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每个厉害而自由的人,都有一颗焦虑的内心。

    02

    怎么样成为这样一个人呢?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施展背越式跳高。那个年代流行跨越式或者俯卧式,他的诡异动作引来阵阵哄笑。但随着横杆一次次升高,笑声没有了。在最后一跳成功后,他获得了奥运会金牌——全场起立鼓掌。

    福斯贝里是个典型的弯道超车选手,他的身体素质和成绩在普通跳法的时代很一般,但更先进的起跳模式让他获胜。

    这是加速成长的第一个要素,转换模式

    不过,仅仅转换模式还不够,学会应用新技术同样重要。直到上世纪60年代,橡胶垫才被用来代替原来的沙坑,在这之前,大头冲下的背越式跳高简直是自杀动作。

    这是加速成长的第二个要素,应用新工具和技术

    最后,福斯贝里并没有一直领先。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他连预赛都没有进。背越式跳高并不难学,他被更多快速学习、素质不错的人超越了。

    这是加速成长的第三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持续学习,提高素质

    转化模式、应用新技术和持续学习,提高素质,这三个方法,是时代变革中弯道超车的终极法门。

    03

    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的确需要我们用新的模式和技术,进化成全新的职场人。

    所有人都在说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 组织变化、行业跨界、个体能力越来越强;IP、U盘化生存、个人+平台模式、联盟思维……优秀的人能获得任何时代都没有的影响力和资源。

    《哈佛商业评论》说这是网络个人经济的开始:“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

    但是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个体崛起的时代,并不是每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而是少数个体崛起的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职场加剧了两极分化,少部分人获得巨大影响力和资源而迅速崛起;更多的人会被服务得越来越懒,成为平庸的跟随者。也就是说,个人崛起的时代,是一部分“超级个体”崛起,和一大群普通个体追随的时代。

    什么样的人能在未来职场中领跑呢?

    他们有一门极致的专业能力,优秀的基本素质,并持续自我升级;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通过多种方式交换价值;善于与不同公司、组织合作;重要的是,他们内心强大,拥抱不确定,自己掌控发展方向。在个人崛起的新职场时代,你需要理解新的职业模式,学会应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升级自己的各项职业技能,以及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抓住趋势,成为一个“超级个体”。

    04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见证了许多人成长为“超级个体”的过程,这是尤为可贵的人生经历。

    王小波说:“艺术来源于痛苦,但是没必要非来源于你的痛苦啊。”职业发展这个事也是一样——请相信,你今天走过的坑,早就有人爬出来过,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做过你现在做的事。你需要的只是学习。

    在这个专栏中,我想展示这些“超级个体”成长的路径和需要的能力——如何看懂未来的职业趋势,理解职业的底层逻辑,深度分析自我,系统提升个体作为一家“公司”应该具备的产品能力、媒体能力、运营能力,加速自我成长。

    一个人要系统地学习这些东西,可能需要上二三十门课,访谈很多领域的人,做系统的生涯咨询……

    高昂的学费先不说,期间会有大量的无效时间和弯路——弯路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近10年来有很多旧的技能和“职场经验”正在失效——10年前过来人的经验不再适合今天充满90后、职业无边界、创新爆炸的职场。用过去的技能面对未来的世界,无异于刻舟求剑。

    所以我的希望是,从自己这些年学习的近50门最新课程、近千个案例和正在活跃的“超级个体”的经历中,总结出最新的职场理念、技能和方法论,并且提炼和分享出来。

    如果你没有时间每周都去学新课程、见牛人,我能替你省掉这部分时间。

    05

    在《超级个体》里,我们准备这么干:

    1. 每周探讨一个加速发展的职场主题,重新认识个体崛起时代的职场。

    未来5年职场将有什么变化,如何应对?

    有哪些越来越火的新职业方式会出现?

    职场人如何获得更大限度的自由?

    个人魅力时代,如何塑造个人品牌?

    如何发现天赋并打造自己的优势?

    如何更快提升专业能力?

    怎样在奋斗的同时保持精力充沛?

    怎样快速做不后悔的决策?

    什么是这个时代有效的“人脉管理”?

    怎样成为一个既自律又有趣的人?……

    如果把你当成一家公司,你的核心能力由这4个部分组成:

    产品能力——对事的竞争力;

    媒体能力——对人的影响力;

    运营能力——对组织的领导力;

    以及战略能力——自己的个人成长。

    如下图所示,这4大类型8个板块的能力,构成一个人的职业核心竞争力。这些主题,我们会持续更新。

    

    2.每次一个看得懂、记得住、能实操的工具、模型或方法论。

    知识同样符合二八法则,一门领域真正核心的内容就是20%,最聪明的办法是用80%的时间学习每一个领域20%的精华。

    我会把每个主题中最精华的20%的内容,浓缩在每天一张“工具卡”上。你只要保存好对你有启发的“卡片”,一年后,就有了自己的技术工具箱。

    

    ▲ 工具卡示例

    3. 互动与答疑。

    每周2天,我会在专栏中深度互动答疑。不定期会采取“知识众筹”、“案例分析”的方式与大家一起研讨。等栏目走上正轨,还会邀请更多各行业的“超级个体”来分享他们的成功秘密。

    06

    职场是每天你花时间最多的地方,你需要修炼成一个很强大也很自由的人。

    如果你也相信个体的机会,不如和我们一起用一年时间,成长为一个自由而强大的超级个体。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iget@luojilab.com。

    罗胖曰:

    「得到」APP所有产品的设计思路都是——

    为用户省时间。

    最省时间的方法,不是“抓紧”,而是——

    掌握前人已经验证的“套路”。

    古典老师是我多年旧友。

    不从世界出发看自己,而是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就是他教会我的。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