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万维刚|花两分钟,学习精英水平的道歉2016.11.1
罗胖:
最近那,我们公司干了一件挺大胆的事,就是每周二晚上的八点,我们都要在「得到」APP里面直播我们公司开例会。因为现在公司人多了嘛,没那么大会议室,不如干脆就用手机直播开会得了。但是更重要的事呢,我们是想把所有的用户,看成是我们的协作者,和同事一样,也邀请他们旁听例会。你可能会问那,那公司不就没秘密了吗?对呀,马云据说也一度想把阿里的内网公开化,但是后来因为阻力太大就算了。你看,这件事大公司也想干,但是干不成啊。我们小公司就可以啊,用没有秘密的方式生存,以后会习惯的。反正这也是个趋势,跨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多,组织内的秘密,当然就越来越少。上周例会的时候,我说的万维纲的一个观点,很多人说特别好,但是没记下来,那好。今天我把原文发给你。今天是周二,晚上八点继续开会。(开会)

道歉不是为了操纵别人 人格完善一个好的道歉范本
01?道歉不是为了赢回他人的信任
当你道歉的时候,你到底想干什么?如果是一般的“职场导师”,可能会这么告诉年轻人——
你做错了事,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重新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这件事办砸了,老板或者是客户可能因此不信任你了,他们可能认为你态度有问题,也可能认为你能力有问题,赶紧从这两个方面想想,这个道歉信怎么写。
《哈佛商业评论》近日发了一篇文章,说的就是道歉的事儿。细读之下,心中暗暗吃惊。这些商界人物,对自己内心的挖掘,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
文章作者Joseph?Grenny说,这帮认为道歉就是为了赢回信任的人,其实是想用一封道歉信操纵对方,这样的道歉配不上别人的原谅。
02?道歉必须跟自己较劲
Grenny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作家和商业学者,有四本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经常给各大公司做咨询。
他最近到某公司作报告,结果搞砸了。报告中使用的一些材料是这个公司的人早就知道的,其中穿插的几个笑话还伤害了听众中的某些人。对高手来说,这样的错误犯不起。
于是在回程的飞机上,Grenny就想写一封道歉信。在写信之前他想了很多,他反思说:
道歉应该是你个人从这件事上吸取了教训,从而获得了进步,而不应该是对别人施加影响力的工具。所以你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什么人际关系问题,而是你自己的人格完善问题。
什么叫人格完善问题呢?就是你做的这件事,跟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之间的差距。注意,Grenny这里说的可不是“客户期待你是个什么人”,而是“你自己想成为什么人”。你必须跟你自己较劲。
事儿办砸了,别人批评你,你的本能反应可能是防守反击 。但你要想真正从这个事件中学到东西,有所进步,就必须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看这件事儿。然后你还要决定将来怎么办,怎么改进态度和能力。
Grenny说,只有当你分析和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的道歉才配得上被人考虑——
你在道歉中要告诉别人你自己对这件事的评价和反思,你对对方感情的响应。你本来想要的是什么结果,而因为你的错误,这件事变成了什么结果,给对方带来了什么伤害,是因为你的态度还是因为你的能力,你会做出什么改进。
道歉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从对方获得什么,这个你控制不了。你只能控制你自己。
03 以取悦别人为生的都是小人物
我们能从这篇文章里学到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道歉,但我们首先要学的,还真是怎么道歉。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特意在中文网络中搜索了一番怎么写一份好的检讨。主流的意见是检讨主要是给领导一个面子:我做错了,领导要出气,我做个检讨让他消消气。还有人的做法是干脆深挖自己的内心,触及灵魂,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乃至痛哭流涕……
这些道歉法,恰恰就是如前面所说的,把道歉这个动作当成了一个社交行为,一个影响力工具。
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局面呢?古人说要“三省吾身”,今天的人为什么在最需要自我反省的时刻,把反省当成社交工具呢?以我之见,这是因为古代说那句话的是君子,今天上网发帖问怎么写检讨的是小人物。
大人物关注自己的内心,小人物研究怎么应付和取悦别人。
04 狮子老虎和绵羊的想法不一样
我开设专栏《精英日课》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西方精英在想什么,最近就发现这些精英都很关注道德。
这里说的道德,不是指别人要求我们或者我们要求别人的ethic(社会伦理),?而是指个人的道德选择,也就是moral。
一个人做的事只要对外界有任何影响,他就一定面临道德选择。越是精英人物就必须越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你随意的一个小错误就可能给别人带来很坏的结果。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整天拿ethic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那是软弱的表现,是绵羊干的事儿。不管别人怎么想,专注于自己的moral,这就绝非是绵羊的事情了,这是狮子老虎的事情。
05 由此得到
一个好的道歉要有三步:
明确动机: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到东西:态度有问题就解决态度问题,能力有问题就解决能力问题。
提出道歉:说明你的错误,也说明你的改变,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不过我猜,这篇文章更大的教训是,一个真正的精英人物得有点中国古代君子,或者西方绅士的作风,学点反思自己的功夫。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
罗胖曰:
上周我的微信语音提到——
“人做一切都应该是为了自己。”
做工作,是为了自己的能力有成长。
做公益,是为了自己对社会有担当。
着装整洁,是为了对自己的每一刻时光负责。
本来,我还觉得,会有很多人谩骂。
但是,竟然没有。
感谢我们的用户。
我们真的互相懂了。
如果觉得有意思,愿意帮助我们,也邀请你旁观我们的公司例会。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