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秦朔:未来十年什么事情不会改变?2016.11.6
罗胖:
去年的今天我们全球首发了凯文·凯利的新作《必然》。前两天我们的同事聊起这件事,大家都有点不适应。啥,这事儿才发生一年吗?怎么都感觉过去很久了呀!这还真不是因为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多,而是因为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知提升了一大节嘛,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兴奋点、焦虑点全部都切换了,所以才有这个感觉。所以你看,这个时代我们珍惜生命的方式都有两种:一种是爱护身体;另外一种就是认知进步。快速进步下,一辈子真的是可以当成很多辈子来活。今天的是凯文·凯利《未来三部曲》珍藏版订单召集的最后一天。今年元旦你要是想买书,作为新年赠礼送朋友的话,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最后一次印刷,最后二十四小时订单召集。今天给你看怎样把握未来。(必然)

01 供给侧的主角:企业家
我喜欢供给侧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就是“王子理论”——
要是没了企业家,就如同要演出《哈姆雷特》,而王子从未登场。
何谓企业家?
奈特提出承担风险与不确定性,熊彼特提出创新,柯兹纳提出机敏。在他们看来,经济增长是企业家用想象力、惊奇、魄力去识别、预计和搜寻利润机会、承担风险的过程。
企业家的机敏,是主观的、实践的、有差异的、难以言表的、甚至无中生有的知识,但它可以通过市场过程传递给消费者,比如乔帮主和果粉的缘分。
在企业家通过市场和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出错,他们迅速调整。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家所需的是尽可能快地犯错误,因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快地纠正。
企业家不怕犯错,怕的是不让他们尝试和犯错的制度环境。
02 “王子”们在想什么
最近在北京和上海,我和一些企业家有过这样那样的交流。交流让我意识到,“王子”是最重要的。
“王子”们在想什么呢?
趋势与不变。
在北京,我见到了美团的王兴。他没有和我讲业务,而是说,要考虑一些非眼前的东西。
最近他一直在考虑两个问题:
互联网未来的形势是什么?哪些趋势是不变的?
“互联网的几个主要业务,比如搜索,全世界就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少数国家有搜索引擎公司;电商,除了亚马逊,阿里很明显也在做全球市场。
“未来无论你走到哪里,互联网可能就是美国品牌、中国品牌,再看一下会不会有本地品牌,在哪些方面会有本地品牌。”
我说O2O是很本地化的业务,你有什么好担心的?王兴说,打车也是很本地化的业务,Uber不是走向全球了吗?
“虽然美团点评是在中国,但要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个业务。”也许王兴已经在考虑未来是不是进军印度、印尼这样的市场了。
◇
“现在都在说变化,什么是不变的呢?我觉得,城市化的趋势应该是不会改变的,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应该是不变的,中国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短期是不会改变的。
“《泰晤士报》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和北大分别是18和21,中国在前100中已经有5所了。
“这种人力资源优势很明显,我们有那么多工程师、软件开发人员,换成一个小点的国家,可能软件开发员都没多少,怎么发展自己的互联网呢?”
几天后,我在和阿里巴巴移动事业部总裁俞永福交流时,发现他和王兴的看法异曲同工。
俞永福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化扩展是确定的趋势,其顺序是,先电商(贸易无国界),后通用技术工具,再游戏和内容性产品。
03 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改变
在上海,我见到了分众传媒的江南春。
从2003年发现等电梯时的“无聊市场”开始,他一直在耕耘“生活空间媒体”,从楼宇电视到社区海报、影院、卖场,一干就是13年。
“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我曾经很焦虑,分众会不会out了,现在我明白,移动互联网可以改变很多,但改变不了人的生活路径,还是要从家到办公室。
“每天你要看电视、看视频、看微信、玩游戏、教小孩读书、逛街、喝茶、看电影K歌,选择太多,资讯其实过度,被信息淹没了,这时候,分众这样的‘被动式媒体’和线下流量入口的价值反而凸显了。
我现在一点也不焦虑,周末就回台中陪老婆带孩子,散步,做足道,过一种轻松的慢生活,对冲在大陆的快生活。”
04 投资那些不变的东西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在2015年建议说,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不要问这种问题: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可能影响你公司的变化。
相反,你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未来十年什么事情不会改变?
然后把所有精力和努力放在这样的事情上。当你对某个东西有把握的时候——即使从长远来看也是如此,你就可以为它进行大投资。
在贝索斯看来,UberPool就是一个完美案例,它是在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人们希望获得廉价交通方式)上进行大投资。
本文作者由秦朔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qspyq2015),原文标题《供给侧的“王子”:中国需要企业家的一腔热忱》。
罗胖曰:
看到不变的东西,其实不容易。
需要非凡的洞察。
比如出版业,未来什么东西不会变?
知识传递?
视觉体验?
自我表达?
空间营造?
思想纪念?
你相信什么不变,你就会往什么方向去创新。
所谓的创新,本来就有两个面目——
1. 找到新东西、新方法。
2. 把它和旧世界缝合起来。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