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男孩全书》《女孩全书》让男孩成为男孩,让女孩成为女孩2016.11.18
罗胖:
这个周五我们要上架两套给孩子的书,男孩全书和女孩全书,版本是来自英国。现在市面上给青少年的书啊,多半是教孩子怎么动脑筋,而这套书是教孩子怎么行动的。我这把岁数了啊,读完了都很有收获。比如说男孩儿书吧,会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如何组建一个乐队,如何读懂别人的肢体语言,如何发送紧急的求救信号。而女孩书呢,会教他们如何在十五分钟内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如何避免被欺负,如何得体地接受别人称赞,等等啊!我家今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很多人都在问,你当了父亲之后有什么变化呀?哎我说,过去我只知道让自己变得更好,而现在我很在意,即使我不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女儿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能变得更好。那今天给你看我对这套书的进一步介绍。(孩子)

自从我当上了罗思思、罗维维的爹,必须承认,我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想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未来,都是有她们俩存在的未来。
虽然姐妹俩还不到半岁,我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憧憬她俩长成大姑娘的样子,甚至包括她们的另一半。
我开始担心起来,最担心没法应付她们的青春期。
直到看到英国这套《男孩全书》和《女孩全书》,我觉得我有办法了。
它让我看到了我所希望的女儿青春期的样子,以及她同龄男孩子的样子——
她智慧、优雅、自信,还挺有趣。
他有教养,有勇气,有行动力,还挺幽默。?

三个理由,推荐父母把这套书送给十来岁的孩子。
1 鼓励动手
市面上的青少年图书,多半是教育孩子动脑筋的,这套书独树一帜,告诉孩子们如何动手做。
相比起来,今天的中国教育,从家庭到学校,更欠缺的是后者。
德国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个工具房,日本很多家庭有自己的家庭实验室,美国家庭有手工制作日,而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买”。
中国特色的教养方式造就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一代人。但孩子毕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再爱他们也不能全程陪伴。
所以,我希望我十来岁的女儿知道——
如何在15分钟内整理好房间;
如何得体地接受别人的称赞;
如何对付校园“小混混”;
如何在餐馆点餐;
如何在荒野中扎营;
如何平息朋友间的争吵;……

也希望别人家的男孩子知道——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如何制作探险日记;
如何自己组建一个乐队;
如何读懂别人的肢体语言;
如何发送紧急求救信号;
如何增强自己的肌肉力量;……
在动手中娱乐,在娱乐中创新。
往小了说,是往孩子将来的生活情趣账户存款。往大了说,是给孩子未来的创新能力投资。你就是他们的天使投资人。
2 充分尊重
父母给孩子买书,多半抱着望子成龙的功利目的,你买的,孩子未必爱看。
但这套书,我保证会是孩子愿意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书。

▲《男孩全书》色彩饱和硬朗
像无所不能的英雄式大哥

▲《女孩全书》柔和马卡龙色系
是超有魅力的高年级学姐
每套书都专门设计了专属的男孩、女孩笔记本。书的封面我们再次用了触感膜工艺,手感舒服。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谁没有点小叛逆、小秘密,此时最有效的是同伴教育,而不是父母说教。
除了上述内容,这套书也会教给他们——
如何写秘密日记;
如何用牙签捉弄朋友;
如何避免被欺负;
如何逃避家庭聚会;
如何让自己的眼睛看上去更明亮;……
别担心,这并不是真的在教你的孩子“变坏”。更何况这本书里还教孩子如何理解妈妈,如何跟父母成为朋友呢!
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会让你觉得失落,突然有一天,他就会很抗拒跟父母的亲密肢体接触了。
这样一套书,这样一颗把孩子当大人的尊重之心,也许能换来一个久违的拥抱。

3 男女有别
这套书出自英国,是畅销超100万册的青少年性别养成行动指南,专门针对8-14岁的男孩女孩,帮助他们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方法。
英国人对这一套,总是特别有办法。
必须承认,即使在今天,对男女两性的评判并不完全平等。好在不平等虽然存在,但会越来越朝着平等发展。
身为父母,我们今天能帮孩子准备的,不是“男女都一样”的粗放鼓励,而是顺应这个大趋势——
①?承认男女有别的客观现实。
② 在客观不同的基础之上,尊重性别差异。
③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之上,发挥性别优势。

这两套书既有共通的主题词:
成长、强大、优秀。
这些特质,不管是招员工还是找伴侣、交朋友,都是硬通货。
但不同性别,也各有特色:
男孩子——特工、冒险、生存、冠军。
女孩子——友谊、魅力、秘密。
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一生过得更丰盈。
这套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出品,罗辑思维独家发售。
出版人王津也是一个小男孩的父亲。这是我们做给自家孩子看的书。
戳此↓↓↓送孩子爱看的书

预售 《男孩全书》《女孩全书》:男孩成为男孩,让女孩成为女孩【12月22日发货】
¥188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