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张天一|上课千万、千万不要学知识2016.11.21

     罗胖:

    今年李善友教授反复在讲两个词,非连续性和第一性原理。所谓非连续性吧,就是千万别用过去的经验来思考未来,世界的演化不是遗传而是突变。但是突变这这玩意它没方向,怎么把握呢?这就得靠第一性原理了,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找到赛道。每个创业者起点不同、特色不同,但是你只要稍微有点规模,就必须开始思考,你到底是要满足哪一种市场需求。比如我们自己吧,刚开始也是说什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但是现在也得揪住终身学习这个需求,才能找准业务方向啊。这就像新手开车啊,你要是老盯着手上的方向盘,车就摆来摆去嘛,而盯住前方的某个点呢,手机会自动左右调整,反而会开出直线。那今天给你看张天一对李善友课程的深度解读。(学习)

    

    知识是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

    1

    我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出于一种害怕被市场抛弃的恐惧,我曾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创业课程的学习。但些课程总给我一种感觉:都是在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现象解释现象、用趋势解释趋势,不学则已,一学就乱,上课时听得热血沸腾,回到公司却发现根本没法应用。于是,我心中就萌发出一个困惑:上很多课,进行很多的学习难道不对吗?

    直到在混沌创业营的一次游学中,我听到斯坦福大学华裔物理学教授张首晟讲了一个故事,才豁然开朗。

    2

    当年,拿破仑和普鲁士的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出现了两部兵书。

    一部是法国人约米尼写的兵书,这本书总结了拿破仑战胜的经验——大谈特谈拿破仑的炮兵战术。当时的欧洲,都很崇拜拿破仑,该书一时洛阳纸贵。

    另一本书,是战败国德国一个叫克劳塞维茨的人写的,名字叫《战争论》,这本书没有分析任何当时具体的军事技术,而是分析了战争的本质。但由于当时德国是战败国,该书无人问津。

    今天,稍微了解一点军事史的人就知道,《战争论》是人类最伟大的军事著作之一,今天的军事家们依然在学习。比如众所周知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名言就出自这本书。

    而约米尼和他的名字,则被埋没在了烟尘中,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学习怎么用炮。

    我猛然醒悟,我上的那些商学案例课,那些讲那些讲某某企业成功经验的书,和约米尼讲“如何用炮”不就是一回事吗?它们固然总结了过去成功的经验。可是,它们能解释未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终于明了,不是上课不对,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上课究竟要获得什么。?

    3

    我们许多人,以为自己去上课学习,要的是“知识”(knowledge),而我们恰恰没搞清楚,知识是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则,它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今天的琼浆玉液,很有可能到了明天就是垃圾。二则,它获取及其容易,互联网的存在让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早已变得没有太多意义。

    我们去上课学习,真正需要的是“洞见”(insight)

    洞见这个词儿,和知识本质是不一样的,它与某个具体的技能、方法无关,但它能帮助我们寻觅事务的本质,它能帮助我们在排山倒海的碎片信息中甄别、筛选出那些真正的珠玉。

    这就是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区别,一个讲“知识”,一个讲“洞见”。而我们真正需要的,难道不是身边的克劳塞维茨吗?

    4

    在我看来,李善友教授和他的混沌创业营的课程,就是一套不讲知识,只讲洞见和本质的创业创新课程。

    混沌创业营的课,我前后听过两次。这两次听课下来,就一个感受:

    我记住的东西并没有越来越多,相反我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每多听一次课,我就忘掉一点东西。?

    第一次听混沌创业营的课,我兴奋地记了十来万字的笔记,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课堂上教了我什么是颠覆式创新、什么是社群、什么是量子力学与自组织……

    听完以后,我激动万分,回去就践行教授的理论,做了伏牛堂自己的社群,用自组织的理论来运营自己的公司。果然也有许许多多的收获。

    但第二次听课,我没有记笔记,我的做法是删除第一次记录的笔记,我想看看,两天的课程上完后,我还能删剩下什么。

    最终,我发现当初的十万字变成下面的几百个字:

    1. 世界的真相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所以用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基本都无效。用教授的话说,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

    2. 但是,人依然需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第一性法则”,用它来解释未来。

    啥是“第一性法则”呢?我记得历史学者吴思曾经提出过一个“元规则”的概念。所谓“元规则”,就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比如,吴思发现,“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几个字可以总结人类所有历史现象。

    善友教授所讲的“第一性法则”,大约就相当于吴思所说的“元规则” ,掌握了它,你可以看透所有的商业迷雾。

    5

    就这么几百个字,在我第二次上完课后,却发现自己的收获远远大于第一次,这一次不再是某个方法的习得,而是段位的提高。

    这种“洞见”的习得快感,是一种绝妙的超体验。这样的感觉,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提到过,原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就是,知识和技能,越学会越多,越学越杂乱,而事物的本质和大道,则是越学越少,越学越精纯、越简单。

    混沌创业营,不“为学”,只“为道”。

    如果你也想感受下,那么你可以听听下面我分享的关于教授的“非连续性与第一性法则”这条元规则的解读笔记。

    

    本文版权由 罗辑思维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iget@luojilab.com。

    罗胖曰:

    张天一今年26岁,创业公司“伏牛堂”。我和脱不花对他发出了一个邀请——到罗辑思维来担任CEO。

    但是,他现在还在自己创业,怎么办?

    我们的回答是——

    1. 我们可以等。这个邀约20年有效。

    2. 我们两家公司比赛发展。如果我们发展得好,将来争取收购伏牛堂。当然反过来也行。

    我们要做的“知识服务”是一件大事。

    办大事,第一要务是找替手。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