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冯学荣 被挑选的事实 2016.12.23

     罗胖:

    有一位经常在网上写东西,但是被人黑的人,具体名我就不说了,那天呢,我是看他实在被黑的太惨了,就私下微信他说:挺住啊,别往心里去啊,过两天就好了!他回复我说:还好!还好!越有人骂我,这个公众号的粉丝就越涨。哎,你看,这个场景很有意思,过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共同体之中,对于看不惯的东西嘛,冲上去就批评就骂,这本身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呢,个人都生活在小圈子里,你谩骂和争论不仅伤害不了对方,反正是在帮助对方突破小圈子提高影响力啊。比如说,有一次我就亲眼看见啊,一个搞电影宣发的人在那儿自言自语,说搞点什么争议才好呢?你看,这个时代聪明人算计的就是那种满脑子是非对错的人。那今天给你看为什么不能有太强的是非心。(是非)

    

    1 非黑即白的历史,多为虚假

    清末时,有人在东京印刷了大量的反清书刊,他们告诉人们“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宣传满清铁骑杀害汉人的历史,并且夸大了原本就无法考证的死亡者数字。

    他们宣传的历史大体上是真实的,但同时又是片面的。

    他们不会告诉你:努尔哈赤的爷爷、父亲、外公、舅舅,都是被明朝的官军杀死,尤其是努尔哈赤的外公,他是被明朝的官军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

    他们也不会告诉你:明朝的官军还在关外一个名叫“古勒寨”的地方,对满清旗人不分男女老少,两千多人,全部杀光。

    我们无意说满清造反有理,但世间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一方全是好人,另一方全是坏蛋,这种黑白分明的历史,大多是假的。

    哦,对了。他们也不会告诉你:在嘉定下令屠杀汉人的,是清兵里的一个汉人将领,名叫李成栋。

    他们更不会告诉你:1650年下令广州大屠杀的清军将领,也是一个汉人,名叫尚可喜。

    
2 事实,并非你想象的那样


    有历史学家告诉你:英国使节马戛尔尼、阿美士德拒绝向大清皇帝下跪。这是事实。然而,他们并没有同时告诉你:白种人向大明皇帝、大清皇帝下跪叩头的历史,可算源远流长。

    依据《清史稿》的记载,荷兰使节来华,沙俄使臣来华,都要向清帝双腿下跪,而至于西域、南洋等地的进贡使节,那就更不用说了。

    大清帝国不是吃素的。满清入关初期,是非常强悍的,东西南北,都被满清打服了,你以为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台湾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吗?骗你的,它们是满清打下来的。

    清政府在后期,的确有腐败无能的时候,但它也有强硬争气的时候。

    1909年,大清政府利用和平外交的手段,从日本帝国的手中收复东沙岛。事情是这样的:1907年,日本人登陆东沙岛,修设建筑物、并开采磷酸、玳瑁等各种资源。1909年,清政府得知消息,立即向日本驻广州领事馆提出严正交涉。交涉的结果是,清政府出钱收购岛上的建筑物,日本帝国则将东沙岛归还给了大清。

    别人不会告诉你这种历史,因为这一类事实不符合满清“腐败无能”的脸谱,也不符合日本人“穷凶极恶”的形象。

    你所接触到的历史信息,可能是经过挑选的。

    3这些历史,你真的了解吗?

    (1)澳门问题

    有历史学家告诉你: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

    这是事实吗?不是。

    大明帝国为何把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真实的答案竟然是:大明国的官员受贿卖国。明朝当时的广东海道副使汪柏,收受了葡萄牙殖民者的重金贿赂,然后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的。

    换句话说,人家大明帝国是自愿的,而并不是历史学家所说的被迫。

    (2)传教士问题

    历史学家告诉你:传教士是“侵华急先锋”,但是历史学家没有告诉你的是: 传教士干了大量的收养婴儿、开办医院、募款赈灾,出资办学的事情。

    历史学家更不愿意告诉你:江姐(江竹筠)就是在传教士的育婴堂里养大的,而曾经就读于教会学校的中国人,则有孙文、宋庆龄、袁隆平、杨振宁、马寅初、王稼祥、林森、冰心……数都数不完。连方志敏都在传教士的学校念过书。

    (3)鸦片问题

    历史学家告诉你:英国商人昧着良心、向中国人兜售鸦片。对吗?对的,符合事实。

    但是历史学家没有告诉你的是:国民党在广州经营军政府的时候,也种植和贩卖过鸦片。

    民国的各地军阀,也有种植鸦片的现象。这些事实在《李宗仁回忆录》等多种史料,有明确的记录。就算是孙中山麾下的猛将许崇智,也种植过鸦片,以此养军、牟利。

    4正面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关于历史上的那些正面人物,历史学家也只会告诉你正面那一面,而负面那一面,他们不会告诉你。

    (1)杨虎城是个杀人犯

    参与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历史学家告诉你,他是一个爱国将军,然而不会告诉你:杨虎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杀人犯。

    (2)阿炳因逛妓院染上梅毒

    谱写《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影视剧告诉你,阿炳深受万恶旧社会的摧残,然而却不会告诉你,瞎子阿炳的眼睛是因患梅毒而瞎的。

    (3)张学良手下杀害英雄嘎达梅林

    反对“化草原为耕地”的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电影告诉你,嘎达梅林是被蒙古王爷杀死,其实是骗人的:他是被张学良派出去的兵杀死的。嘎达梅林的电影为什么隐去张学良的身份?因为要为尊者讳。

    (4)《本草纲目》内容惨不忍睹

    小学老师告诉你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然而你翻开《本草纲目》的《人部》这一章看看,惨不忍睹。李时珍说人屎、人尿、人血、人汗、人的眼泪、人的阴毛乃至人肉,吃了都能治病。不信自己去翻。

    (5)戚继光腐败送礼,一样不落

    历史书上都说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对不对?很对。然而历史书不会告诉你:戚继光为了升官发财,给朝中大员张居正送钱、送美女,其腐败程度,放到今天,是要枪毙的。

    5 历史是面复杂的多棱镜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可能只是它的一个侧面和角度。

    世事远比脸谱化的京剧情节,要复杂得多。你所知道的,可能只是历史这块多棱镜其中的一面。

    本文由作者 冯学荣?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冯学荣读史”。

    罗胖曰:

    这代中国人生于一种“表态文化”之中。

    最开始,是权力希望我们正确表态。

    因为,这关乎权力的运行成本。

    到后来,很多人就拿表态当成行动。

    经常被打分的人,习惯给一切打分。

    不轻言是非——

    这是一个人成熟之后的应有素质。

    不是胆子小了,顾忌多了,而是他知道,是非背后另有是非。

    草率论定,就是给自己挖坑。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