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编者后记

上一章     早在1987年,《红楼梦》电视剧一经播出,立时掀起了全国性的红楼热。魏绍昌先生在给秦一民先生《红楼梦饮食谱》的序言中曾提到一幅漫画《上海的夏天》,一位女郎在浴盆中洗澡,双手却捧着《红楼梦》,读得出神以致落泪。20年后,“红楼书”的出版一浪高过一浪,据说起因是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的三个年头(“红学”的“壬午说”、“癸未说”、“甲申说”三种学派分别把2002、2003、2004年定为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由著名作家刘心武主讲、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系列节目《红楼六家谈》陆续播出的18集《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更是为这股“红楼热”推波助澜,谈红楼、解红楼一时间成为一种读书时尚。

    刘心武先生“揭秘”《红楼梦》的热播,引来无数掌声的同时也遭到了众多的非议,包括来自红学界内资深专家的质疑,也有外界众多红迷的不同意见。但是,面对这些异议刘先生表示: “红学研究应该是一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在我看来,谁也不应该声称关于《红楼梦》的阐释非学者不可为,只有学者才正确,更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打破机构和权威的垄断,允许外行的人说话,要让那些哪怕是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京华时报》2005年8月16日第23版)

    有感于刘心武先生的坦诚态度,我们斗胆从这一热点切入,编选这本集子。正是通过“秦学”从沉默到热闹的过程,我们才更加清楚地看到红学家和各层次的研红者在一场红学喧嚣中的状态。“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尊重和展示前人今人的成果的同时,愿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推动更多的人来关心红学的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秦学”发表不同看法;第二部分列举对“红楼梦之谜”可与“秦学”相提并论的其他几种解读;第三个部分是核心,针对百年“红学”中影响比较大的流派、观点、研究方法发出“质疑”和“反思”的声音;第四部分的文章突出红楼人物,文章的作者多为非红学专业人士,亦可谓“民间论红”。这些文章作者背景大相径庭,因而写作风格、学术理念有所参差。而其共同性在于: 或者在某一红学领域或学说上观点具有代表性,或者见解独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反思性。

    正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红楼梦》”,《红楼梦》可以是属于每个人的,对于千万计的读者来说,阅读《红楼梦》更像是一场大快朵颐的盛宴。有些人喜欢文本,徜徉其中不亦乐乎;有些人希望了解红学研究的成果,希望知道红楼梦流传和创作背后的故事;还有些人不吝时间和精力希望找到自己的答案。诚如此,“红学热”定是“红楼热”的延续,哪里会是“虚热”呢?

    本书的稿件主要来源于红楼艺苑网站、《艺术评论》杂志社及本社直接向一些学者专家等的约稿。《艺术评论》杂志社的赵春强社长和陈晓红主任积极配合,提供了由本刊记者采写的几篇专家访谈。令人感动的是,黄允松先生年轻有为,自筹资金创办的红楼艺苑网站,五年来吸引了众多爱红人士的加盟,其中不乏有数十年学术积累的,更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我们在这上千万言的文章里遴选出大量稿件,成就本书非红学专业人士论红的一大特色。另外,国内著名争鸣性网站凯迪网络在本书征稿之初,同时开设了“民间红学研讨”的网上论坛,对本书的编写表示支持和呼应,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上一页 目录列表 《红楼梦》主题阅读 四大名著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