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智谋精粹》 一、攻心

上一章
    “攻心”战略,历来被著名的战略家所推崇,都置于战略的首位。能掌握”攻心”战略,不仅事半功倍,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能取得“全胜”。“攻心”战略不仅是“伐国之道”的最善者,用于治军、治国也如此:用于治军,则将帅齐心,士卒效死,将不可战胜;用于治国,则使人心服,上下一心,国家未有不兴旺者,推而广之,“攻心”战略,凡有人际关系,需人做的事,无不可用之;运用得当,可收到意外的奇效。

    “攻心”战略,提出于何时何人?有人说是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这不完全准确。孙武著的 《孙子兵法·谋攻篇》仅在原则上提出用兵最善之 法。他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是“善之善者也。”

    在这里,孙武提出了他的“全胜”思想。他认为,要“全胜”,在于“伐谋”、“伐交”。孙武这个“全胜”思想,后来被战国中期军事家孙膜所发展,他 明确提出了“攻心”战略。《通典》载:“战国齐孙膑谓齐王曰:‘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务先服其心。今奏之所恃为心者,燕赵之权。今说燕赵之君,勿虚言空辞,必将以实利,以回其心,所谓攻其心也。孙膑把孙武的实现“全胜”在于“伐谋”、“伐交”的战略计谋具体化了。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伐国之道,攻心为上”的战略。他认为要战胜秦国,首先要从外交上孤立秦国,这就要展开外交攻势,分化燕赵两国与秦国的关系,先向燕赵“攻心”,而“攻心”不是靠“虚言空辞”,要给以“实利”,始能“回其 心”。后来,历代不少战略家,为了孤立敌人以打败之,无不用“攻心”战略,先从削其党翼着手,因而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巨大胜利。

    “攻心”之术,有种种,如威胁、利诱、欺诈等都属于“攻心”之术的范畴。但这些“攻心”之术也许能一时得逞,但非“善之善者”。曹操南征,刘琮纳降后,致檄文于孙权,威胁说:“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这虽吓得张昭等辈主张“投降”,孙权也一时为敌威势所慑,但经诸葛亮、周公瑾进行战略分析,拆穿曹军外强中干的底子,坚定了孙权抗战的决心,乃与刘备结盟抗操,终于在赤壁大败曹操,董卓通过利诱,收买吕布杀了敌人丁原,但最后还不是被吕布宰了。“攻心”之术最善者,莫过于使“人心服”、“敌心死”。所谓“人心服”,是使人口服心服,乐为己用,所谓“敌心死”,是使敌心完全瓦解,不敢再进行反抗。《三国演义》有不少精采的“攻心”战例,就属于这类。下面将略举几例,以说明“攻心”之妙用。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列表 《三国演义》主题阅读 四大名著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