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评论精选》从魏灭蜀二三事看邓艾偷渡阴平关

上一章     1。天府之国,雄关壁垒

    “蜀为西郡,古号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它北有秦岭巴山,东有巫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云贵高原。整个四川盆地被重山峻岭环绕。

    古人说“蜀道难”,主要是说入蜀的交通十分不便,入蜀只有两条路,东面和北面:

    从东面是从长江三峡溯江而上,经瞿塘关而过。

    从北面是从汉中经栈道南下,汉中入蜀有两条路:金牛道和米仓道。金牛道较为便捷,可以过剑门关直达成都,是一条入蜀的必争之路。从米仓道南下巴中可趋阆中,威胁川中与东南之间的交通线。汉中争夺战,张合的进犯阆中,就是过米仓道。这两条路以剑阁为门户。

    剑阁北二十五里有剑门山,又叫大剑山,其东三十里有小剑山。两山相连,山势绝险,飞阁通衢,谓之剑阁。大小剑山延绵两百多里,延亘如城,下有隘路,谓之剑关。因其关夹在两山之中,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名剑门。

    剑门关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五代时,后唐军攻孟知祥于益州,因为攻破剑门,所以得以占领益州。后周王景攻后蜀,蜀主敛兵聚粮于剑门,为守御之备,王景不能克。北宋时,王全斌统兵伐后蜀,蜀军扼剑阁以御之,宋军不能进,后来绕道到剑门关后才破此雄关。

    所以对剑门关有人说“一关失,半川没”,是不为过的。

    剑门关北有利州,南有绵竹(就是涪城所在地),绵竹是成都以北的重要据点。无论从剑门金牛道,还是从垄上阴平,要想从被北面到成都,必经棉竹。

    至于本文的主要道路“阴平”,它是从陇上到四川腹地的奇路,实际严格上讲,三国时这确实不是条路,只是从理论上可以到达成都的“径”,邓艾自己也说这是条“邪径”(1)。

    而一旦到了成都平原上,交通条件还是可以的。

    理论上讲,要想稳守蜀地,必须北据汉中,东守江陵。因为汉中夹在关中和四川之间,汉中对四川拥有地理上的优势,而对关中则只是共享秦岭之险。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而越大巴山南进则相对容易。若汉中归北方,双方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

    蜀汉早已失去荆州,巫山之险与吴共之,所以只有守住汉中才能稳固蜀汉政权。

    但是,魏国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2。十八万兵入汉川

    蜀汉在诸葛亮和蒋琬、费祎的执政下,还是比较稳定的。姜维屡次“伐”魏,消耗了国力,在精神上是可嘉的,但是结果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蜀后主是个出名的“明君,在他的领导下蜀汉从小康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贫困。正如司马昭所说“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在军政上,内宠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勾结,导致姜维往沓中,“不复还成都”。这对蜀汉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羁旅讬国”的人不能在需要他的地方待下去,这是给了魏国可趁之机。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进攻蜀国: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多,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桥头,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应该说,这一进军路线是“既狠又准”。蜀汉内部政治斗争使“主帅”不在必争之地“汉中”,跑到了“沓中”。司马昭抓住这个机会。他的本意是用邓艾死死的钳制住姜维,让诸葛绪断阴平桥,切断姜维后路,同时用钟会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这样是一石二鸟,既可以为围困姜维,使姜维无法救汉中;同时由于汉中的空虚,用优势兵力趁虚占据汉中,避免了消耗巨大的攻关。即使邓艾和诸葛绪一时吃不掉姜维主力,只要钟会如期拿下汉中,那么姜维就面临被彻底合围的危险。

    这个计划一旦实现,那么蜀汉主力将被全歼于关城之外,那时侯蜀国的雄关将面临无兵可守,无将可派的窘境。

    但是姜维不会让司马昭为所欲为的。他巧妙的调动了诸葛绪,让这个战役实施的关键一环调离了阴平桥,跳出了包围圈(2)。听说汉中和阳平关已经失守,于是与北上来援的廖化、张翼、董厥等部队会合,退到了“剑门关”。

    由于诸葛绪的失误,导致西路军合围姜维主力的计划落空,魏军将面临与蜀军主力在雄关决战的不利处境。

    虽然如此,益州的“北大门”汉中,还是让钟会的大军不废吹之力就取下了。要知道当初刘备取汉中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魏延,诸葛亮,姜维在此惨淡经营几年,即使没有主力部队,抵抗也还是应该顽强的,可实际并非如此。也许司马昭也没想到蜀汉堕落到这样的地步(3)。

    汉中失守,姜维是脱不了干系的,他没有遵守“错守诸围”,据敌于外的旧制,认为“適可御敌,不获大利”,为了“获大利”,他采取“敛兵聚谷”,坚壁清野的战略,等敌人撤退时“与游军并力搏之”。这个战略构思固然巧妙,但是人家司马昭偏偏抓住了你主力不在汉中这个时机,这样由于蜀军兵力不足,无法固守关隘,不但原本坚壁清野的战略无法实现,反而使魏军轻松的进入汉中腹地,用了极短的时间的就拿下汉中全境。另外,成都方面命令汉中部队不在外围抵抗,全线退缩也可以看作是在执行姜维的计划。

    这样,魏军钟会主力与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对峙,邓艾则抵达了阴平路口。

    其后有个小插曲,西路军邓艾欲与诸葛绪联合由江油,避开剑阁,直取成都。但是诸葛绪说要“邀击”姜维,拒绝了这个提案,率军东进与钟会在白水会合。结果可怜的诸葛绪却被钟会陷害了(4),他的部队也归了钟会。

    3。邓士载偷渡阴平关

    从白水到成都,刘备时期就开始休整交通(5),从江由直接进犯成都,这对蜀国是致命的。但是由于阴平道人迹罕至,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可行之路,更何况是军队通过?因此蜀汉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动作(只有刘备在平武放了“三校”人马(6),还被钟会派田章扫除了(7)),因此这条路没有人认为它能行军。

    但是“非常人建非常功”。

    当时的局势是:钟会十三万人的主力部队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挡住,进退两难,粮草殆尽,运粮困难,钟会甚至想过退兵。一旦退兵,此次战役将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可是要说进兵,面前雄关是他难以逾越的。

    邓艾很明确当前的形势,于是他大胆的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江由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三国志》邓艾传应该说,邓艾这个计划有很大冒险成分:1。阴平道“七百馀里无人之地,山高谷深,粮运艰难”。部队行此险地,一旦敌人有所察觉,那将是全军覆没。即使敌人没有察觉,自己能不能从险地中从出来仍然是个问题。2。既然是“偷渡”,不可能用太多人,最多几千精锐而已。这几千人将面对江由守军,绵竹守军和成都蜀汉的中央部队,如果蜀军临威不乱,固守待援,那么邓艾这几千人后无援军,内无粮草,能有作为吗?恐怕很难。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阴平就在现在的甘肃文县,至今那里还有邓艾入蜀时修的栈道。

    “路”算是过来了,但是此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腹中无食了。前面就是江由,可以说这个城的守军对双方都至关重要。因为,一旦这座江由城失守,邓艾的精兵将得到补充,恢复战斗力,进而直取成都。但是如果江由城据城死守,那么邓艾的这数千疲师将成为军事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

    老天眷顾邓艾,蜀汉十分腐朽,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不容假设,因为历史是蜀军江由守将马邈投降了。这一来,形势对蜀汉急转直下。江由的失陷,使这座城成为了邓艾的补给基地。邓艾部队从死地中恢复,进可取成都,退可夹剑门。可以说江由的占领,宣告邓艾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

    邓艾能兵不血刃的占领江由,我们说有很大运气成分,但是他的主观作用才是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奇”。可以想象,马邈一直听说北线曹魏大兵南下,汉中失守,姜维在沓中战败(8),退守剑阁。蜀汉已经到了危亡时刻。此时任何蜀汉地方官都知道平时自己的皇帝和官员是如何的昏暗,他们是心中更多的是惴惴不安。而此时魏军象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么马邈肯定得慌神。也许他是在慌乱中不明不白的投降了邓艾的“先登”;也许他压根认为蜀汉就要亡了,干脆明哲保身;又或者他在慌乱中觉得是魏军打败了剑阁主力,直接攻到了江由,所以只有投降。

    但不管哪一种,“奇”字才是轻松取胜的根本原因。就象邓艾自己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蜀国在此根本就没有多少人马。虽然诸葛亮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但看来蜀汉后代并没有会意。

    蜀汉暂时没有灭亡,它还有成都全师在,完全可以一战。但是邓艾没有给蜀人任何机会。诸葛瞻率领最后的力量要“力挽狂澜”,曾经击败邓忠和师纂,但是邓艾明白,自己是没有退路的,必须勇往直前。终于破了蜀军前锋,进而攻破成都之前最后的防线----绵竹。

    一般认为,诸葛瞻此时应该固守,不应出战。实际上此时蜀汉已经基本被邓艾这好似“剜心一刀”的计划“刺死”了。

    因为邓艾的“神兵天降”使蜀汉上至君臣,下至将校已经胆裂(9)。要想守,必须要有一场胜仗,起码是一场不胜不败的战斗来稳定军队的士气,然后固守。诸葛瞻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奋死出战,谋求一胜。他能击败了邓艾的前锋应该是出于这种精神推动。但令他史料不及的是,邓艾军队立刻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这次蜀汉的军队终于崩溃了,诸葛瞻也战死了,蜀国的都城成都,彻底暴露在邓艾的兵锋之下。

    之后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献成都,投降邓艾,至此,蜀汉灭亡。

    4。 成都后主已亡国,此地姜维尚守城

    姜维得知成都被偷袭,率蜀军主力四,五万人(10)由广汉、郪道撤退,观察动静,但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等到的是一纸投降的赦命。

    姜维没有料到魏军会从阴平偷渡,没有料到诸葛瞻这么快就败了,更没有料到后主会全城降魏。他作为一方主帅,做了他能做的,但是蜀汉的腐朽已经不允许他做更多了。这或许就是“雄关在德,不在险”的道理吧。

    对于姜维南撤的军事动向,我也曾经置疑,他为什么不直接往成都方面撤退?后来明白姜维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1。如果他全师救援成都,那么钟会大军随后延金牛大道跟进,自己的部队就有进退无路的危险,那时侯失去了险关依托,面对数倍的魏军,是没有出路。2。当时姜维只知道邓艾进攻成都,并不知道后主会立刻投降,他考虑后主有可能入南中建宁,或者入吴(11)。这样理解就不难解释姜维的战略目的了,那就是“确保阆中一线与东部南部的联系”,这样将来无论后主怎么样选择,蜀国的残余力量还是有逃出升天的可能。

    可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后主会投降。蜀军将士知道后,也都拔剑砍石。

    钟会也知道了邓艾奇谋成功,看到姜维撤退,他命令胡烈、田续、庞会追击姜维,自己率主力赶往成都。

    姜维接到诏书,知道大势已去,率全师投降。

    邓艾得其主,钟会得其军。也算各得其所。

    之后,残酷的政治斗争使邓艾,钟会,姜维这些三国末年的豪杰们离去,倒是后主刘禅“乐不思蜀”,自在快乐。这里就不细说。

    5。简评

    (1)战役初期,诸葛绪的失误打乱了司马昭的既定计划,放跑了姜维的主力。使蜀军得以有全师四五万人扼守险关。也许这时邓艾的偷袭计划就开始酝酿了。

    同时,沓中之战,邓艾兵力与姜维的蜀军主力在数量上是相差不多的,而邓艾能战一月,并击败姜维(赵云次子赵广就是战死在此),充分说明了邓的指挥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以后他能指挥几千精锐渡阴平,破成都,绝不是偶然。根据记载,邓艾在关陇时招募五千羌胡精兵(12)。

    在汉中的战斗,蜀军失利如此迅速有三点原因:1。司马昭抓住蜀汉内部的斗争使主帅不在汉中的有利时机;2。蜀汉腐朽,蒋舒投降;3。成都方面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命令汉中部队执行姜维的“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术。

    (2)而在双方剑门对峙的时候,为什么钟会不从剑门东面绕过剑阁呢?

    如果钟会从剑门东面直接进阆中,取蜀的东南,是可以绕道攻击成都的,但是这样一来有两点不利:1,纵深迂回,而自己大后方是没有保障的,对姜维多留兵则入蜀兵力不足,少留兵则难以制姜维;2,一旦镇守永安防东吴的罗宪察觉,或力拒,或引东吴兵,那么整个局势就复杂了。另外钟会本身有野心,想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兵力。所以他是不会采取这种战术的。

    (3)双方胜败的关键是就是邓艾的偷袭计划。

    邓艾的成功不但彻底逆转了魏军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且迫使成都投降,立下不世奇功。

    而实际上此时即使诸葛瞻不败,姜维也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

    邓艾能成功,固然有他气魄过人,军队战斗力强的原因,但是运气成分还是有的。这是“奇谋”的共性。

    我说“运气”主要是指江由守将马邈的投降。当然,这不能怪马邈。要怪就怪蜀汉决策层没有在阴平道口的江由城放下数千人马和一个得力守将。

    整个蜀汉在战役中自始至终反映迟钝,调度失调,临阵倒戈。有这样的结局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诸葛亮平武都阴平就是为了巩固蜀汉防御体系,可惜还是被魏军从此突破。

    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钟会主力的牵制和吸引作用。

    (4)邓艾偷渡阴平的意义以及对后世入蜀作战的影响:

    邓艾此次奇谋的成功不但使蜀汉如期灭亡,还对晋日后灭吴打下了坚实基础。占据蜀则可以顺江直下,威胁长江下游。

    “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北魏邢峦说:“扬州、成都,相去万里,陆途既绝,惟资水路,水军西上,非周年不达。外无军援,一可图也。”

    如果中国出现南北对峙,那么北方在四川的成功便是南方覆亡的开始。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

    邓艾灭蜀也曾上言准备伐吴:“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国志》邓艾传后世兵家吸取邓艾的经验和蜀亡教训,守蜀者必然加强阴平一线的防御。五代时,石敬塘攻两川,西川帅孟知祥一面遣军争剑阁,一面派军趋龙州,扼守要害,以备阴平故道;石敬塘果然遣军欲从阴平道进兵,因西川兵有备,败还。明初傅友德伐蜀,扬言出金牛道,而潜引大军循邓艾阴平故道而趋成都。

    可惜邓艾立下奇功,却终于没能还都,可悲,可叹!

    真是“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注:

    (1)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三国志》邓艾传(2)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三国志》邓艾传(3)蒋舒开城出降《三国志》姜维传

    (4)会与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徵还。军悉属会。《三国志》钟会传(5)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典略》(6)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出涪,鄧艾伐蜀道也劉主時置義守。號關尉《华阳国志》(7)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三国志》钟会传(8)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三国志》邓艾传(9)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三国志》谯周传(10)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臣敕咸、闿等令分兵据势,广张罗罔,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绝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绝,走伏无地。《三国志》钟会传

    (11)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於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三国志》姜维传(12)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兒,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晋书,段灼传》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列表 《三国演义》主题阅读 四大名著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