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经营惨淡,不出新招只能等死
2016/5/30 铺铺旺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的咖啡消费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然而以茶为主业的“茶馆”、“茶楼”经营却举步维艰,早年知名的几大连锁品牌如“钱塘茶人”等均已停业。一位经营茶馆的人士告诉记者,多数传统茶馆都是靠经营者其他产业在苦苦支撑,“自身能够盈利的没几家。”
盲目多元化,专业人才缺乏
面对生存危机,许多商家开始考虑多元化经营模式,玩起了副业。除了茶水销售,开始代理茶叶、茶器的销售。一些商家还将茶馆与餐饮相结合,甚至引入棋牌等休闲娱乐活动。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茶馆摆脱困境,但容易造成同质化经营。业内人士认为,茶馆绝不能什么功能都有,否则经营的结果必然是没有特色,相对于其他行业,茶馆经营更需特色卖点。
茶馆可以是商务类茶馆,是商务谈判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渠道;也可以是文化娱乐休闲类茶馆,是普通大众娱乐休闲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是茶艺类茶馆,爱好茶艺的人在这里品茶、研究茶道,吸引的是对茶艺有兴趣的人;另外还可以是特色茶馆,比如以研习国学为主题的茶馆。

关于茶馆的生存危机,业内有人认为是经营模式过于单调,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也有人认为缺乏好的茶艺师是阻碍茶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尽管目前不少茶馆的经营者是品茶、泡茶方面的专家,但店内的工作人员对茶却是不甚了解。而茶叶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茶艺师也不是一般的服务员。茶馆内如果缺少懂得如何泡出一壶好茶、通晓茶文化、训练有素的茶艺师,不利于茶馆聚集人气。
“洋”模式进入,中国茶有别的卖法

星巴克在纽约开的茶吧
一边是传统茶馆经营困难,一边洋模式却钟情中国茶。据了解,不仅世界咖啡巨头星巴克已经在美国开出了以经营“茶”产品为主的“茶吧”,以“下午茶”为形式的洋品牌茶屋也已经在无锡落地,其中不乏中国茶。去年底今年初,无锡相继开出了几家以英国下午茶、蛋糕搭配茶为卖点的茶屋,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往尝鲜。这样的茶屋、下午茶吧开在热闹的商业综合体内,都具有连锁品牌标示,统一的执行标准,内部装修考究、茶具、餐具精美、服务规范,迎合了主流消费群的需求。
“其实传统茶馆也不一定非要固守一种模式,一种风格,完全可以尝试类似咖啡店、下午茶屋的风格,把消费者喜爱的中国茶用时尚的方式呈现出来。”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铺小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阅读更多干货好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铺铺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