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网络夺走了你的青春
2016/5/11 琢磨先生

     不要被网络夺走了你的青春

     文/琢磨先生

     最近遇到很多年轻人感叹,诸如:实在读不下去一本书。莫名觉得心情很烦躁。一会不摸手机就觉得缺什么,但摸起手机又觉得更恐慌。看不完的新闻,了解不完的信息,各种资讯如潮水般每天涌入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最典型的莫过于,每天只要决定睡觉,就变得非常忙。在黑暗中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哇有人又用美图修了自己的照片,鄙视之。有人又拍了挂吊瓶的照片,立刻给她点个赞,意思是你果然没有放弃治疗。有人又在分享各种治病偏方,他能活到今天还真是个奇迹呢。朋友圈真无聊,上新闻客户端看看吧,有的地方医患关系又紧张了,有的地方又莫名其妙死人了,有的地方城管又打人了,有个人为了爱情跟老婆离婚净身出户,结果小三因为他没钱愤而分手,真好玩。

     一看时间,已经午夜0点了,一想《权力的游戏》最新一集应该出来了吧,于是到各个网站去搜索关键词,期望可以找到熟肉版。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我们这一代人,在享受着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在被网络吞噬

     ▼

     我读大学的时候,手机还在大哥大的时代,上网?别闹了,只有DOS系统可以玩玩最简单的游戏。被逼着没办法,就去图书馆读书,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心也特别安静。从图书借一本书,躺床上读来读去,仿佛跟作者睡来睡去,有着更深刻的交流。

     现在读一本书,先去豆瓣看各种先入为主的解读,边读边回复手里微信群的信息,竟然有人发了个红包,立刻去点,哇,1分钱。读到任何觉得难懂的地方,首先做的不是自己的思考,而是去网络上查询资料,始终企图用别人的火,来点亮自己的灯。

     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一天又一天,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自己岁月的流逝,和一个越来越肤浅的灵魂。

     我也身在其中,我也深受其害。还在,我及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给各位提个醒。

     ▼

     1、不要加太多的微信群。微信的本质是社交,微信群的本质是群社交。想通过微信群分享智慧,别闹了,一个红包就足以让节奏立刻混乱。既然是社交,必然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这也是我步入中年后对爱情不再感兴趣的原因,呃~因为要维持一份爱情,是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的,互相猜来猜去,你怎么不理我,你怎么今天不发动态了,想想都肾虚。我这么大岁数,而且是一个有老婆的人了,每天想想林志玲就好了。

     你认识很多人,其实等于谁都没认识。

     一个人真正有效的社交,是基于自己能力和涵养之上的。你每天逗乐,那就是个小丑的角色,正经事人家根本记不起你来。你的能力和涵养,决定了你会跟什么样的人真正交往,否则人家一靠近,你一张嘴,就被你吓跑了。

     加少量的群,需要人群安慰寂寞的心灵的时候,就去热闹下。但不要把微信当做你的生活。

     ▼

     2、虽然我是个公共号作者,但我必须要告诉你们,公共号的文章不可能提供深刻的思想,比如我写过的哲学家系列,我只能提纲挈领的说几点他的思想,真正要深刻思考,必须去读那个哲学家的著作。那公共号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激发。

     激发你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兴趣,然后自己以此为跳板,去自我学习。所以很多人感叹: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你为什么做不到,就是你懂的太多,却没有深入思考。比如去思考为什么做不到,是什么原因做不到。很多人只是读了无数的文章,以为自己了解了很多,其实不过都是皮毛。

     上海财经大学演讲结束后散场的时候,一个学生走过我身边问:读哲学应该先读什么?我的答案是可以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而后从中找到一位感兴趣的哲学家,去读他的著作。我没有推荐我的公共号,我是个多么有高尚道德的人啊。

     这个道理别的公共号作者是不会告诉你,他们希望你们死也要死在他们的公众号里。

     ▼

     3、上班读书时间,不要玩手机。这是多么朴素的一个道理啊,可是再看看我们的办公室,再看看我们的图书馆。我始终觉得:你是个怎么对自己要求的人,你就会匹配什么社会地位。你不思进取每天懒懒洋洋,公司当然没法给你更高的薪水和职位,先不要抱怨公司,先看看自己每天的表现。

     以上这些话,我估计会惹你不高兴,但我必须要告诉你。

    

     听说南方暴雨,可划船,可捕鱼,觉得甚为有趣。可惜我这里艳阳高照,热浪滚滚。

     有人咨询我让孩子出国读书的问题,我简单说说我的观点。如果孩子在国内都有问题,出国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比如他性格懦弱被同学欺负,你以为出国就解决了吗?不会。因为这是个性格问题,不是环境问题。所以我认为,孩子出国是寻找更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而不是去逃避他自身性格所导致的不足。要让孩子出国的家长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中国很多大学,已经成了政治和官场的阵地,这也是个事实。

     一个人迟早会接触社会的黑暗面,但年轻人可以晚一点,不要过早被这些事情影响。这样可以让自己在纯粹知识的海洋里多遨游一会。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因为那你就是你的智商。

     上面这句话好残酷。但你不思进取,就会一直被生活欺骗。

     ▼

     今天你回复“读书”,我跟你交流一下读书的观点。

    

    

     用有趣的方式传递文化

     搜索“琢磨先生”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新浪微博:琢磨先生

     微信号:琢磨先生/zhuomoweixin

     投稿及工作邮箱:mrthinker@126.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琢磨先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