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一转就响,是不是患上颈椎病了?
2016/4/9 新泰洪强医院

小时候看武打片,高手打架前转动脖子,让其发出点声响,貌似很酷的样子。但是如果普通人脖子一动,也会发出“嘎嘎”的声响,就没有那么炫酷了。小编提醒大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颈椎病已经找上你了!
脖子为什么一转就响?
大家注意一个现象,小孩子身体是软软的,绝对不会出现脖子响的问题,而现在,很多人一活动身体,就会出现关节响的情况,包括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就是我们身体的气血供应不上,导致我们身体在变硬,关节在处于缺血状态下的干磨。

我们脊椎的骨头和骨头之间,都有椎间盘。椎间盘里面80%都是水,越是年轻里面的水份含量就越高。等人老了,水分丢失了,椎间盘就收缩了,所以,人老了,身体就抽抽了,就是这个道理。而这里说的水份,也就是血液。

气血双亏的身体相当于车轴里没了油,很多人骑过自行车,知道如果车轴里缺油了,会感觉怎样?一定是骑着费劲,一定会感觉里面的滚珠转动不灵活且有响动,有点类似我们的脖子响。只不过,自行车轴转动靠的是油,而我们骨头之间的转动靠的是血液罢了。
当我们血气双亏的时候,我们的骨关节之间的椎间盘,没有充足的气血供应,会形成干磨的情况,响动也就自然产生了。
骨关节为什么会有病变?1生理结构

人的颈椎和腰椎特别容易出问题,但胸椎却好得多。这是因为我们的胸椎周围有肋骨牵拉保护着,形成了一种力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我们的胸椎能够保持中正。但是,颈椎和腰椎就不同了,它们没有肋骨牵拉固定着,它们靠的是多组韧带和小肌肉群。如果这些组织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我们的颈腰椎出问题。
2工作姿势

当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感觉肌肉酸痛。正常情况下,如果胳膊腿酸了,我们活动一下,这样的现象会很快消失,但是,用电脑就不一样了,由于我们是长时间处于微弱的紧张状态,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样,等我们查觉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它造成的后果就是,颈腰椎周围的韧带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就会慢慢形成钙化,两侧的牵拉受力开始不均匀,久而久之,椎间盘就会突出,挤压周围的组织和神经,颈腰椎病就会形成。
3工作环境

如果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寒和湿比较严重,比如,在地下室工作、在空调底过的情况下工作,都会造成环境中的寒和湿进入到体内,特别是对于那些气血本来就不够通畅的肌肉和韧带,会形成潜在的影响,加重了病变部位的病情。
4饮用过多碳酸品
碳酸饮料会导致内脱钙,久而久之,我们的骨头变会得非常的疏松,那个时候,就不单纯是骨头响的问题了,而且还很容易导致骨折。
脖子转动响了就要治疗吗?
一般来说,仅有弹响、外表不红不肿,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动障碍者属于生理性弹响,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为此过于惶恐不安。那些久坐的人,当伴有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就需要及时到我院就诊,以确定是否是关节错位或关节受损。
对于年轻人,目前的诊断更可能是慢性颈项肌劳损或颈项部筋膜纤维织炎,而非颈椎病。您可以来我院就诊,拍摄颈椎正侧位X片,明确有无早期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那我们该如何调理?多多运动

天天以电脑为伴的朋友,用一会儿电脑,就要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活动一下脖子,但千万不要做360度的圆周运动,只作90度向左转,向90度的向右转的动作,以确保我们脖子两侧的韧带在短时间内,都能够得到均衡的牵拉,以改善局部供血。而且切记动作要缓慢。
相关阅读:《颈椎病也“好色”,女性更容易受伤》
不要让颈部受凉

尤其是不要让颈椎吹到冷风。颈椎受凉之后寒湿之气很容易进入体内,而加重颈部韧带的钙化。
纠正工作体位
颈椎退变与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种特定体位有密切关系。不良体位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对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建议:

①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读书写字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
②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与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
疏通经络

这点最为重要。如果是脖子不舒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自己的下巴写米字,一天做一次即可,或在桌子边搁后溪穴,以确保颈椎部的血液循环,使自己的颈椎摸着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凉的。
运动小贴士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习惯性翘脚、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都会造成我们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弯曲歪斜,很多毛病会跟着来,所以可以常常做滚背的动作,可以矫正脊椎!每天勤快108下,慢慢做,矫正脊椎自己来!


特色治疗

我院“射频热凝靶点治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该疗法的原理是在C臂机X光机可视情况下对突出物进行准确定位,用一根直径只有0.7毫米的穿刺针(针灸针大小),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进行热凝消融,使突出物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
健康热线:17753806909

点击了解“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技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新泰洪强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