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近视知识专题】关于近视的十大误区!!!
2016/9/16 光明博士眼健康

    

    

    关于近视的十大误区,自查↓↓你中招了吗?

    

    

     误区三:戴眼镜会导致眼球变形

     真相:随着近视的加剧,眼球前后径也会随之变长。一般来说,平均度数增加300度,对应的眼轴长度会增加1毫米。因此,高度近视的人,眼轴就会比一般人长很多,有可能表现为眼球突出,但这和眼镜无关。

     误区四:眼镜不需要一直戴着

     真相: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眼镜需要一直配戴,这样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只有当近视度数特别小(小于200度),看近处清晰度不受影响,可以考虑看远处的时候戴眼镜,看近处时不戴。如果近视度数较深,就需要一直戴眼镜。

     误区五:近视不是病

     真相:近视是一种病。按近视程度可以分为:轻度近视眼(小于300度)、中度近视眼(300-600度)、高度近视眼(大于600度)。中低度的近视只需要配戴眼镜,但是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增长,会带来很多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失明。

    

     误区六: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

     真相:假性近视属于眼球内控制晶状体形态的睫状肌痉挛现象,可以通过充分休息或睫状肌麻痹药物来缓解。是否配戴眼镜一定要遵从医生建议。过早配镜可能破坏眼睛自身调节能力,增加眼睛疲劳,造成真性近视。但很多家长怕孩子戴上眼镜度数会加深,所以只做眼保健操等,并不配眼镜,这会增加眼睛的负担。

    

     误区八:护眼灯或眼保仪能缓解近视

     真相:这类护眼设备对于消除眼睛疲劳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延缓近视没有根本改善作用。

     如果要明显地改善,还是要多做户外运动。

    

    误区十:拒绝给孩子散瞳,散瞳伤眼睛

     真相:散瞳是正常检查手段,无需担心!

     1、为什么儿童配镜一定要散瞳?

     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很高,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不散瞳麻痹睫状肌,就有可能检查出过高的近视度数,或者本身无近视而检查结果表现为近视(假性近视)。

     2、散瞳是否对身体有伤害?

     婴幼儿因为调节功能较强,一般使用长效睫状肌麻痹剂;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短效的,一般6小时候即可恢复。散瞳后所产生的瞳孔散大,会产生畏光、视近困难,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忧,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强光照射,不要近距离用眼即可。

    

     预防近视,养成6个好习惯

     1、阅读时,书本与眼的距离最好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

     2、走路或乘车时别看书。

     3、不要躺着看书。

     4、阅读时光线要充足,不要在强的直光下看书。

     5、连续阅读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阅读45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

     6、坚持做眼保健操。

    

     光明博士提醒大家

     经常眯眼睛

     对我们的视力有

     极大的影响

     学会合理用眼爱护眼睛尤其在儿童时期尽量避免长期间使用电子产品!!!

    

    

    

    

     全国联系电话:400-9910606

    

    

    点击原文链接,联系在线客服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光明博士眼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