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门牙被射落,肿么办?--看看古代“种植牙”!
2015/3/31 科尔口腔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提到了曹操被射落门牙的情节:“….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医士最后到底如何“调治” 曹操的门牙在《三国演义》中没有记录,那么到底中国古代,遇到门牙被射落这种事情到底肿么办呢?到口腔医院挂华佗大夫的号明显是不太行的一个方法,虽然要到七十八回华佗为曹操医治头风建议开颅手术才被多疑的曹操杀掉,在曹操掉牙的七十二回他还活着,但是没有任何资料说明华佗会补牙术。
虽然华佗不会治牙,但中国古代关于治牙的记录其实还是蛮多的,最早在汉墓出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榆皮、美桂及其他几种药物填牙齿的方法,貌似是我国最早的牙齿充填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大神,在他的《金匮要略》也有提到关于牙齿的内容,“小儿疳虫蚀齿方”,其处方为“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砷,有毒,应该是主要用于使牙髓失活,免除疼痛。到了明代就更猛了,直接上砒霜,也是就是三氧化二砷。

不过上面这些办法主要是处理龋病和相应的牙齿疼痛,不算真正的“补牙”。根据宋代文献引述,唐代于公元659年颁行的药典的《新修本草》中记述了用汞合金充填牙齿的内容。汞金是一种含有汞(水银)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银和锡少量的铜和锌,先将这些金属以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合金,锉成粉末,然后与汞调和成富有可塑性的软体凝固后即成为相当坚硬的汞合金。据称,用之“补牙齿缺落”,能获得“凝硬如银”,这是最早的汞合金补牙剂。当时我国称其为“银膏”。后来明代李时珍也提到了这个方法,《本草纲目》(第八卷464页)中记载了银膏的配方,方中含银薄、白锡、水银等成份与现代使用的汞合金配方已经非常相似。

真正意义上的镶牙或者补牙的方法直到宋代才有记录。宋代诗人陆游在《岁晚幽兴》诗中写到:“卜唳治棺输我快,染须种牙笑人痴”,还自己写了一注说:“近闻有医以补堕齿为业者”。所以宋代应该已经出现比较成熟的补牙方法,而且有人已经以此为业可以靠镶牙谋生了。
比陆游晚10年的楼钥《玫瑰集》曰:“陈生术妙天下,凡齿有疾者,易之一新,纔一举手,使人终身保编贝之美”,“编贝”说的就是排列整齐的牙齿。这个记录说名我国这时的义齿修复已经比较常见,水平也较高。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梁玉绳《白士集》曰:“今市肆有补齿铺,悬牌云镶牙如生,盖宋以来有之”。说明当时的补牙已经成为一种生意不错的行业。但是具体这些古代的职业镶牙者是怎么做的,却没有更具体的描述了。
一些零零碎碎记录提到的古代假牙材质有很多,除了象牙、牛骨之外,还有坚硬的檀香(这TM得多贵啊....)。假牙除了能解决实际的用牙问题,还有装饰和卖弄的功用。比如说一种“牙桥”,就是用软金铁线绑住牙齿,再绑入口内,没有咀嚼功能,纯装饰使用。
到了20世纪,丙烯酸树脂的应用,给假牙的制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它可以用于制作假牙基托。再后来,随着材料科技的飞速发展,口腔医学所能用于修复的材料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树脂,新的合金,高性能陶瓷等逐一出现,结合烤瓷熔技术,全瓷切削技术,CAD/CAM以及3D打印技术也开始用于口腔修复,目前种植牙的修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推广。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牙齿的人类有机会得到几乎完全能够替代原来牙齿的功能和外观的假牙。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假牙进化史进入了最为光明的一段时期,而更为令人兴奋的是,现在的种植牙技术已经很逼真了!
本文参考文章:《中医口腔文献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口腔病学》等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科尔口腔,与在线医生咨询预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科尔口腔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