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告急 国家终于被逼出手!
2016/4/5 正能量收获

    

     今天,一个消息震惊整个金融圈:2月末银行业不良率突然大幅反弹 突破2%红线!

     据财新报道,截至2016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告别“1”字头。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约45%;不良贷款率1.83%,比年初提高0.1个百分点。

     而最惨是农行,不良率远超其余四大行“生死线”高达2.39%!不良贷款傲视群雄,相当建行交行不良贷款总合!

     大家应该记得。4月1号,标普宣布将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国际上的评级机构毕竟不傻,之前中国表面掩盖的行为,是不可能骗倒评级机构,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并不是好事,对银行股偏利空!

     强心针来了,第一支剂量1万亿!

     今天,据“财新周刊”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贷款。

     这是什么意思?它将怎样影响我们的钱包?我的分析如下:

     1、“债转股”的意思是说,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可银行借钱竟然借成了股东。这样,银行账面上的“质量不好的贷款”减少了,企业也不用为还本付息而发愁了。看起来两全其美,对吧?但如果银行是你家的,你干吗?你当然不会干,因为你的钱是从储户哪里借来的,你也需要还本付息。把质量不好的贷款换成股权,那玩意岂不更加不靠谱?你总不能把储户也变成银行的股东吧。

     2、1999年前后,为了帮助国企脱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就搞了一轮债转股。方式是:成立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收购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转变成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钱从哪里来?央行再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低息债券等。说白了,主要的钱还是来自央行印钞,可以理解为全民共同负担。此轮债转股应该还是采取这种方式,因为让银行直接持有五花八门的企业股权非常搞笑,还违反“商业银行法”,也起不到粉饰银行报表的作用。

     3、目前广义货币M2的存量是142万亿元,1万亿只占0.7%。即便搞到5万亿,也只占3.5%。对人民币购买力肯定会有影响,但不会有上次大。但区别是,1999年人民币汇率是被低估的,现在是被高估的。债转股相当于压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一捆稻草,虽然本身不重,但压力将是显著的。

     4、有人批评,债转股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给国企、银行带来道德风险。换句话说,他们的当家人会变得更加不负责任,因为搞砸了企业或者银行,将来国家早晚会买单。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而且一旦转债股扩大到民企,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债转股是救急、救命的做法,相当于打激素救命,副作用巨大。

     5、去年国家为地方政府置换了3.2万亿元的债务,有研究机构预测2016年和2017年置换规模可能会达到合计11万亿。银行债转股的规模最终有多大,尚未可知,估计管理层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但1万亿看来是必须的。这些钱,事实上相当于是中国版的QE,最终必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每次经济困难都是一次国进民退的机会,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6、对于股市和楼市短期走势来说,1万亿规模的债转股当然是个好消息。第一,银行的报表将变得更好看,有利于稳住银行股的股价;银行股稳住了,大盘也就稳住了;第二,有利于提高部分国企的业绩,债转股之后,这些国企财务负担大大降低,体现为业绩上升,这样会支持股价上行。这相当于新一轮QE,有利于降低整个市场无风险利率,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换句不装B的话:反正钱越来越毛了,还是去赌两局吧!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赌赢了呢?

    

    


     一万亿不良资产债转股,可以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救市,其还可能存在哪些隐忧呢?

     作者:黄生看金融

     1、正如股灾期间,央行通过证金公司大规模救市,但是结果导致了大量的道德风险,被救的股票都是利益输送的股票,最终大规模反腐暴露出来的真相骇人听闻。同样,这次银行将大规模的银行贷款转成股权,最终一定会导致大规模的道德风险,被救的企业一定会大量存在利益输送和违规的贷款。

     2、银行从来管理不好这些股权。中国的银行业只适合严格的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只会越搞越乱,一放就乱。现在所谓的银行创新,就是越放越乱,连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还想做这做那。

     4、股权属于长期投资,而银行的资金主要存款,属于负债,短债长投,一万亿股权投资是很大的规模,除非银行扩大资本金,通过资本金来投资,但是这样一来,银行又需要大规模再融资。

     5、一万亿的债转股,不可能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转成股权,因为正常和关注类能还本付息,能还本付息为何还需要转股?最终一定是披着正常、关注类外衣的不良贷款转成股权。

     6、银行将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但是如何退出呢?最终又将通过股市退出,这需要股市大扩容,最终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又要买单。

     7、这只是表面上掩盖了不良率,并不会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改善,因为不良贷款转换成股权,如果这些股权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又有何价值?照样要提投资损失拨备,只是暂时掩盖了不良而已。

     (21早新闻综合财新网、天天说钱、黄生看金融等报道)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