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的糕点,法国马卡龙也比不了
2016/5/1 正能量收获

     法国人吃马卡龙讲求精致与情调,其糕华美如珠宝;德国人钟情于乳酪的豪迈外形与扎实浓郁的味道;英国人咬一口涂满德文郡奶油的司康时,还会啜一口红茶。与西方不同,东方的苏州人对糕点的追求柔和且富有意境。它顺应自然,就地取材,无时无刻不流露着中国人的精致生活。

    

     当一块苏式方糕触及舌尖,其甜蜜的信号会在0.5毫秒内抵达脑部中枢神经系统,之后,你就感受到了“甜”。你不仅感受到了甜,其内陷松软的酱料糯性十足,等待身体吸收充分,一种特殊的多巴胺得以分泌,于是,你体会到了“愉悦”。不仅仅是愉悦,苏式糕点的小巧玲珑、精细柔韧还继而转化为能量,汩汩地涌进你的心里。

    

     苏州是人间天堂,富庶之地,万商云集,人文荟萃,有达官贵人,有归隐士绅,也有皇帝派下来的太监,经过数百年的熏陶,苏州人就非常懂得吃。当然,苏州糕点在唐宋年间就非常有名了,到了明清两朝,苏州工商业的发展居于全国的前列,农业方面呢,“苏湖熟,天下安”,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商品化,也为城市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为工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据古籍记载,明清两朝的苏州糕点有麻饼、月饼、巧果、松花饼、盘香饼、棋子饼、香脆饼、薄脆饼、油酥饺、粉糕、马蹄糕、雪糕、花糕、蜂糕、百果蜜糕、脂油糕、云片糕、火炙糕、定胜糕、年糕、乌米糕、三层玉带糕等。王仁和、野荸荠、稻香村、桂香村等百年老店也开张了,并获得了相当的人气。

    

     以江苏省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苏式糕点在中国汉族糕点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汉族糕点主要帮式之一。据有关史料,苏式糕点萌芽于春秋,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继承、发扬、创新于现代。

    

     不时不食的美食定律

     在中国人传统的记忆里“不时不食”是美食的定律,苏州人对此尤为认同。春饼、夏糕、秋酥、冬糖,苏式糕点逢农历四时八节,均有它的时令品种,可谓四季茶食,应时细点。在苏州,一年四季皆可吃到软糯的糕点。春季有太湖三白做成的鱼味酥、夏季有沁人心扉的薄荷糕、秋天有香气四溢的栗子糕。

    

    

    

     而秋末冬初的蟹黄糕,包裹的馅儿是肥嫩金灿的蟹黄,将蟹黄去腥后,加入黄酒、白酒、姜,调稠入锅,放置冷却做成方糕,趁热即吃,甜美绵软。这个时候,苏州人往往还会配上一壶上好的花雕酒,一糕一酒,一品一饮,初冬暖阳正当时。

    

    

     方糕是苏州的特色糕点,对于做方糕,苏州人有独家的心传秘法:“苏式传统方糕的做法,模具是定制的,馅心也是老式的。方糕的米粉在做成面粉前需清洗浸泡,之后用热水、糖拌成雪花状,揉匀揉透。再将青梅、金橘切碎,放进豆沙、瓜子仁、松子仁,拌成果仁馅。食客们冬天喜爱吃玫瑰味的,馅心可放玫瑰花瓣;夏天喜爱吃薄荷味的,可放薄荷叶。最后,将有方格的木框放在铺有洁白湿布的蒸笼内,将米糕整个放进方格内蒸熟。”就是这样一块用尽心力的方糕,一口咬下,甜糯无比,一点也不粘牙,而甜分也恰到好处,舌尖触及甜丝丝的讯号,蕴藏于糕粉深处的香味也愈发浓郁。

    

    

    

    


     这座城的精致

     苏州这座江南的小城,有雨也是细细的,有风也是柔柔的,再也没有一个城市比苏州更适合甜点,苏州人说话的软糯,就跟吃了一块方糕一样的甜,因此在苏州跟邻居家的老太太聊天,她若是告诉你:“我喜欢吃甜食的。”就是在告诉你,她是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奶奶。甜点和精致就是苏州人生命里潺潺流动的河流。

    

    

     喧闹的城市里,人们对于精致生活的理解,或许是某一个午后,坐在落地窗背后的咖啡厅里,喝着咖啡品着来自法国的马卡龙。可对于苏州人来说,苏式糕点才拥有着个世界最美妙的滋味,不论身处何处,感受几何,只要一口精致甜美的糕点,一杯浓淡相宜的苏酒,总会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精致。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