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企业大佬的背后,都有一位“超级妈妈”
2016/5/9 正能量收获

    

     导读:无论商场中奋力厮杀,还是挑战前傲然一笑,企业家们展现给世人的常常是勇敢、刚强的自我。而企业家精神,往往是在母亲怀抱里培养起来的。母亲节刚过,一起来看看企业大佬们从母亲身上学到哪些智慧吧!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原文有删节)

     1李嘉诚:母亲的1个故事让我学会诚信,这改变了我的命运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李嘉诚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生产技术应用上,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庄碧琴叫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工夫茶。” 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那个住持么?” 未等李嘉诚回答,庄碧琴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

     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 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么?” 庄碧琴笑了笑,说:“是的。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无收,怎么能够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

     不久,李嘉诚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2柳传志: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妈妈特别善良,困难时期,所有人家都陷入饥饿之中,吃饭时,妈妈总是默默地把饭分成几份,自己留最少的一份,尽量把有营养的和多的留给父亲和孩子们,特别是我。因为我那时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总觉着吃不饱。

     记得父亲到香港开辟一片事业,家里为照顾父亲请了一个阿姨。每天早晨,为了让阿姨休息好,母亲会先起来把荷包蛋煎好。过年过节,要先给阿姨、司机、大夫包好红包。所以,我们是从爸爸身上学到正直、求实、诚信,在妈妈身上学到善良。联系到联想,我是主要创始人,但和大家共同分享联想的股份,我在其中只占2%左右的股份,我觉着这和妈妈对我的影响分不开。

    

     妈妈公私分得清楚,记得父亲1984年到香港创立了一家专利公司,直到现在这家公司也仍然是香港最大的一家专利公司。公司有一座大的住宅楼,员工大多数都住在楼里。可在那里,父母只住一套六七十平米很小很小的房子,有时我去看他们,晚上就只能住在仅能睡下我一个人的客厅里。

     随着事业逐渐做大,爸爸有时因工作允许想带妈妈到国外去走走,妈妈却总要问清是不是经过对方允许、费用是不是公司出,如果公司出,妈妈决不会去。这对于我很有触动。我在香港办公司时,她一度担心我爱钱财,后来看我对这方面根本不在意,看我和香港人都是公事公办,才放心。即使这样,她对我也总说我爸爸公私分明,表现出她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她就是这样,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刻意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

     我上初中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妈妈在中国银行秘书室,我要大量地读课外书,妈妈就一本一本地为我借。妈妈在贸促会图书馆时,开始有意识地为我挑一些书。我除了看一些如《青春之歌》那样一类提倡看的书外,还看一些历史书,一些文学名著,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恩仇记》等,像杰克·伦敦的,像大仲马的书,我都爱看。后来她管图书馆时,一拿回来就是30来本,基本是她拿什么我看什么。妈妈说:“就知道老大要看书,吃不上,就满足他看书吧。”

     现在一般人愿意请我讲些事情,认为我讲演逻辑性强,也挺生动,那是受妈妈的影响。记得1952年前后,没有谁重视讲演,讲演那时叫讲话,但是我妈妈重视。她鼓励我在课堂上举手,让我觉得讲话没有什么可害臊的。也许是因为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了宣传鼓动的力量,因此她对我说:“你应该有讲演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她平常是很好静的人,但1949年我们刚从上海搬到北京时,我大概5岁左右,所在贤宁小学要开一个庆祝会,竟然邀请她作为家长讲话,她还就答应了。开会时,看到妈妈走上主席台,把我吓一跳。后来想,她那是要给我做样子。

     我妈妈有一个特长是学各地方言,学得惟妙惟肖。学陕西人说话,学唐山人说话,听了就能学。我今天也喜欢学各地人说话,说个陕西话、湖北话,都受她的影响。有讲演能力,办公司就能把话讲好,让员工有士气,有利于带好自己的队伍。所以说,有讲话能力还是挺重要的。

     但是,对后来的我和我的父亲,妈妈就不再鼓励我们讲话了,总是让我们悠着点儿,让我们和同事之间、和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她认为想要把事情做好,要先想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人家起什么作用,如果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就要先向后退,多让给别人。我和爸爸都是一样的脾气,都是愿意向前冲的性格,到后来妈妈就是向我们说这些话了。

    

     幼年时的柳传志和母亲

     对爸爸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妈妈非常慈爱。在我出现思想问题时,都是爸爸和我谈话,妈妈陪着爸爸。高中毕业时,我被挑选当飞行员,成为全校惟一的入选者。可到了要批准的时候,因为舅舅是“右派”被拿下。灾难从天而降,高考又误了,我因此特别沮丧。但是,妈妈和爸爸对我说:“无论你将来做多么了不起的事,还是做多么平凡的事,只要是一个正直的人,就是我的好儿子。”一席话让我从此坚强起来。

     70年代,家里孩子中属我经济条件不好,妈妈问我:“要不要补贴?”我说不要,想自己克服。于是妈妈让我们回家里吃饭。那时我带着儿子回去,他们现在想起还在笑,父子俩就像从前线下来的,把桌上的饭菜能扫荡一空。

     我和爸爸性格相同,属于那种天上有块云彩要下雨,没云彩也要下雨的性格。我妈妈反而总是按着我们俩,怕我们有哪一点不周到影响事情成功。她在后面总是很稳重、很安详,让父亲把事情做好。她总是让我们谋定而后动,谋不定不动,但如果真做了,就不后悔。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每当我们有一点成功,她不会有什么褒奖,只是在后面微笑。到后来联想的路走顺了,在家里她从不谈我;当然了,如果电视台采访我,我也不告诉她。

     2008年,爸爸和妈妈都走了。我和弟弟妹妹在妈妈的住所用一个房间作纪念室,摆满了妈妈曾用过的东西、父母及家人在各时期的照片,每每在房间里驻足,看着妈妈慈爱的目光,我便会感到妈妈还在身边,对于她的孩子们,还在给予,给得很多很多。

     3李开复:母亲从小教育我要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的母亲很宽容。但凡事和我的成长、我的未来相关,母亲就会特别重视,也会对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总是要求我,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这方面,没有通融的余地。

     我在同龄人中,学东西算是很快的,当其他同龄的孩子还躺在父母怀抱里时,我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这主要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小时候,我一直渴望长大。突然有那么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自己一入学就是大人了。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是新鲜的,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在幼儿园里每天都要重复做同样的事。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足够了,但一整天下来几乎都是在吃呀唱呀,连梦里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跟家里人说:“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里不好么?”

     “太无聊了,整天都是唱歌吃东西,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5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这句话真管用,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她笑着说:“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我轻松地考完回家了。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闪发亮。母亲激动地像个孩子一样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跳起来,抱住母亲哇哇大叫。

     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不会忘记。从母亲的表情中我才知道,自己一丁点的小成功可以让母亲那么的骄傲。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感谢母亲给了我机会,去实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和跨越。

    

    


     李开复与母亲

    

     李开复三岁生日与母亲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其实,在新的世纪里,人拥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从小就需要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很庆幸的是,早在40年前,我父母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我,让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4俞敏洪:我坚韧和努力的个性受母亲的影响

     我母亲总共生了三个孩子。我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我哥哥在四岁的时候得了肺炎,我外婆迷信,说是被鬼相了,不让送医院,结果最后一刻送到医院肺都烧黑了,医生说来晚了一个小时,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母亲撕心裂肺地哭了很长时间,回头把全部的爱都倾泻到了我的身上。

     我小时候很不争气,同时得了哮喘病和肝炎,把我父母弄得提心吊胆了很多年,最后总算活了过来。我小时候能够记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天天打针,每天因为打针像杀猪一样地哭。我母亲被我哥哥的死弄得很胆小,只要我有一点毛病就送我去打针。我姐比我大五岁,长大后学习当了赤脚医生,和我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我姐当了医生,给我打针就方便了。

     我母亲是个个性很刚强的女人。我母亲有兄弟姐妹八个,我有六个舅舅和一个姨妈,从我记事起我的这些舅舅和姨妈就很听她的话,谁家要有了问题,只要我妈一出面,她怎样决断大家就怎样做,从来没有人反对,不是因为我妈凶,而是因为她的威望高。据说在我母亲很小的时候,她的这些哥哥姐姐们就都听她的指挥。我妈是我们生产队的妇女队长,生产队的工作没有她的决策几乎就没法进行下去。她公正无私,做事情带头吃苦,所以威望极高。

    

     尽管我妈很爱我,但却从来没有宠过我。也许她太能够理解生活的艰难了,所以从小就训练我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从小就在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样样都干,从来没有过被娇宠的感觉。我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家做饭、炒菜、洗衣服,到现在我还有自己做饭洗衣服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忙着割草、喂猪、放羊,一年里的几头猪几只羊,是全家能够换点钱过年的唯一保证。有一年冬天下了雪,家里没有了草喂猪喂羊,我妈让我拎着篮子在野地里,把雪拨开,把雪底下的青草一颗颗割起来,割了整整一天。

     这一天成了我童年里最艰苦也是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也几乎没有打过我,她根本不需要打我,只要看我两眼,我就知道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否则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我的勤奋很大程度上是被我妈逼出来的。如果没有我妈,我肯定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我妈唯一打我的一次是因为一双凉鞋。农村孩子从小赤脚,很少穿鞋,大概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妈用她攒了很久的几块钱,一狠心给我买了一双崭新的凉鞋,我穿上后那个高兴,一路就向小朋友们炫耀,然后就和他们一起到一条河里游泳,游完泳就赤脚回家了,根本就忘了凉鞋的事,回家后我妈一眼就看到了没有凉鞋,马上和我一起去河边找,哪里还有凉鞋的影子,我妈那个气啊,把我一顿臭打,把一根竹竿都打断了。刚打完,别人就把捡到的凉鞋送来了。晚上我疼得屁股都坐不下去,我妈又抱着我哭了一夜。

    

     俞敏洪和母亲在江苏江阴的家中。 新华社发

     我后来能够上大学,成为老师,也是因为我妈。从小我妈就说在农村一辈子太苦了,最后能够当个先生最好。先生在农村人的嘴里就是老师的意思,所以我从小被我妈念叨得对老师充满了憧憬,因此不管怎样被老师折腾,都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地位。还好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尽管上学成绩不好,但不厌学。等到高中毕业时的1978年,中国迎来了全国第一次高考统考,结果我根本就不可能考上,英语才考了33分。回到农村种地,我死心了我妈不死心,听说家乡的一所初中缺英语老师,拼命到校长家走关系,说我高考考的就是英语,英语水平很好,硬是把我给塞进学校去当了代课老师。

     那一年我十六岁,英语勉强能够背完二十六个字母,哪里能够教学生,但农村的初一,似乎怎么教都行,学生还很喜欢我。从那里开始,我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又落榜了。决定考第三次,也是我妈起了重要作用。我本来都打算放弃高考了,但我妈听说县政府正在办一个外语高考补习班,就拼命在城里请人帮忙让我进去,她一农村妇女,在城里哪有什么关系啊,可她硬是找到了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把老师感动得不得不收下了我。从城里回来那天晚上,刚好下着大暴雨,我妈回家的路上,摔在沟里了好几次,我在家里等着我妈,一看到我妈变成那样,立刻就明白了这一次只有一条路了。在拼命了一年以后,终于走进了北京大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妈一高兴,把家里的两头猪都给宰了,让全村人足足吃了两天。

     在我开办新东方以后,经济上变得宽裕了一些,就把我妈接来了北京。老太太闲不住,经常会到新东方来转转,结果新东方所有的人都开始认识她。老太太热心,总是这样那样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结果赢得了很多人的敬重,大家都热情地叫她阿婆。

     5史玉柱:衣服都是妈妈买的,会穿到破

     史玉柱喜欢穿妈妈为他买的红上衣和白裤子。他解释说他衣服都是妈妈买的,前几年还有几件白色衣服,现在穿破了只剩下红衣服和白裤子。

     新加坡三达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蓝伟光:母亲为我栽下环保种子

     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除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的名字,就不认识更多字了,但她教给我很多平实的做人道理。

    

     印象最深的是她对水污染的切身感悟。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才10岁左右,母亲为了多挣点工分,挑了生产队最脏最累的活——为稻田喷施六六六农药。农药喷过之后,田里的黄鳝、泥鳅都翻肚白了。跟她一起出工的社员很雀跃,因为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一盘荤菜极其可贵。她却闷闷不乐,回家喃喃自语:这么毒的药,让生灵瞬间灭绝,人畜就不会受害吗?因而她不允许我们像邻家小孩那样捡毒死的动物改善生活。当时虽然不太理解,却在我幼小的心灵栽下了环保的种子,我后来对水安全的兴趣和执着就是源自母亲。

     你的母亲有着怎样的过人品格?你从你母亲身上学到的最深刻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微信订阅号可以置顶阅读拉!更新微信至 6.3.16 版本,到公众号介绍页面打开「置顶公众号」,不再错过 正能量收获(ID:Gain_power)的每一次推送 =( ̄▽ ̄*)b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