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同传哥谈《翻译官》——真正同传的一天
2016/5/29 正能量收获

    

     这回写的东西和已经播出的《翻译官》剧情没啥关系,只是记录作为一个真正的“翻译官”的一天。

     今天要说的真正“翻译官”的一天从早上六点开始。这一天中我和搭档要做两场同传,两个任务客户不同。:

     任务一:上午两小时同传,10:00-12:00,人民大会堂。

     任务二:下午三小时同传,14:00-17:00,东皇城根儿北街某处。

     现场译前准备

     人民大会堂的会虽然10:00才开始,但是我们8:00就要到场,所以我是6:00起床,梳洗打扮,吃点儿早饭,7:20从家出发,8:00之前赶到人民大会堂。

     进入会场后,和搭档会师。先到同传间调试设备,看看能不能听到且听清会场话筒的声音(这个马虎不得,早年就出现过一些状况,有时调试设备时只是说几句话,确实能听到,但是等会议开始后才发现我们耳机里听到的声音很小,这时待机的搭档要出去找技术人员推大音量,现在有经验了,到会场后跟技术小哥不断强调给我们耳机里送尽可能大的声音),会场同传接收机能不能听到我们在两个频道(中、法)的声音,有接力时还要测试一下接力。

     设备调试好了后,俩人去找水。一开始没有找到瓶装水,就从现场饮水机用纸杯接了几杯水,到同传间备喝。后来客户送来了瓶装水。同传很耗水,连续说20分钟话,轮休时就想咕咚咕咚喝几口水,一是润润嗓子,二是平复一下刚刚高速运转的心。

     水问题解决后,我俩开始“对词儿”,把可能会涉及的一些专有名词的译法讨论讨论,统一一下,把两个人在预习时准备的词汇表互相学习一下。这是每场同传前的必修课,不仅限于这场。

     然后俩人商量谁打头阵,如何切换。后来决定开幕式嘉宾按发言人换,后面的讨论发言按每二十分钟一换。这个接班换人方法有很多影响因素,每个人的发言时长、会议主题熟悉程度、搭档的习惯和身体精神状态等等,变量很多,我还没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

     会议日程上写的时间开始前二十分钟时俩人轮流去了一趟洗手间,既soulager“水箱”,又soulager紧张。

     回来后静候战役打响。

    

    转场和午餐

     会中无话。会议按时结束后,用APP叫专车,在大会堂南路和西路的路口等我们,我们从大会堂东门绕四分之一个大会堂走过去。

     搭档边走边说特别饿,到大会堂南边一小卖部买了包奥利奥吃,唉,够艰苦的吧。我倒是还能扛得住,没吃。所以,容易饿的“翻译官”们要自己随身带些吃的。

     两人一起转场,大包儿小包儿的,所以叫了辆奥迪A6L豪华专车,空间宽大,驾驶平稳。上车后,我就用百度地图搜下午的会场周围有啥好吃的馆子,出现了三个选择。到地方后,我俩就选择了其中一个有些调调的云南菜馆儿。

     选餐厅时我俩也有共同的担心:怕去一些可能不太卫生的餐厅,下午会闹肚子。

     那家云南菜馆符合要求,而且如果坐露天座位的话还不用等位(我们前面有五六拨儿等位的呢)。因为这天北京的天气特别特别的好,蓝天上飘着就像被揪过的棉花糖似的白云,有微风,就是北京天气最理想的状态,露天吃饭非常惬意。

     这个餐厅在北京的最核心区,东皇城根儿大街,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市中心。旁边的灰墙灰瓦的四合院(大杂院儿)还没拆,我们的餐桌旁边就挂着大杂院儿大爷养的两笼小鸟儿,不远处还有人在路边练小号,一会儿就吹一曲,虽然会跑调儿,但是好天儿露天吃着云南菜,有免费的鸟鸣和音乐伴奏,在现代北京这是很享受的事儿。

     两个人十二点半开吃的,吃到一点半,点了手剥笋、汽锅鸡、茉莉花炒饭和米线,一个小时的放松和补充,使我俩的士气和体力都得到了恢复。

     方凳

     中午吃了一小时饭,离下午开会前半小时,客户打来电话,问我俩何时能就位。我俩说就在会场旁边吃饭呢,马上就到。

     这点我和客户们有同理心,像我订专车什么的,也是希望司机能早到一些,等着我,这样心里踏实,如果司机卡着点儿到,我之前就总是惴惴不安的。所以我们也理解客户的心情,一般都会提前至少20分钟到会场待翻。所以我俩马上起身,两分钟就到会场了。

     到会场就来了个下马威,因为同传间里给我们坐的座位是两个方凳儿!没有靠背。一开始我俩觉得也无所谓吧,问了管理同传间的小哥,他说也找到有靠背的椅子,而且我们也看了,所有听众坐的也是博物馆里那种长凳接起来铺上布的大长凳,一排一排的,也都没有靠背。

     但是后来坐的时间长了就体会到问题了,腰疼!因为我们在口译时身子要前倾,就和着同传机话筒,休息时就希望靠后座,靠在椅背上歇歇。这回没地方靠,挺难受,我俩至少在搭档翻译时各站起来两次,揉腰。所以,后来总结同传间里的基本配置还真是差一点儿都不行。

    

     尾声

     下午的会有一些拖堂,17:40才结束。

     晚上我俩就没再一起吃饭,而是各自回家了。

     一是因为折腾一天挺累的;二是因为第二天早上9:30还有一场同传,要利用晚间和夜间的时间看第二天上午会议的资料做译前准备。

     哇啦,真正的“翻译官”的一天就是这样了。

     紧张忙碌,充实有趣。

     因为紧张忙碌,很多人离开了;因为充实有趣,很多人留下了。

     微信订阅号可以置顶阅读拉!更新微信至 6.3.16 版本,到公众号介绍页面打开「置顶公众号」,不再错过 正能量收获(ID:Gain_power)的每一次推送 =( ̄▽ ̄*)b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