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天倒计时,这份备考指南请收好!
2016/5/31 正能量收获

     今天是5月31日,距离高考还有7天。

     高考宝典第一条:别迟到!

     “如何预防高考迟到”?

     一、提前踩点,熟悉考场线路

     二、订闹钟/家长提醒,双保险别睡过头

     三、出门检查,是否带齐证件

     1、证件类。高考当天必须带好证件,身份证还有准考证。

     2、文具类。签字笔两支、2B铅笔最好带两支、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刀子。作图工具带全有具无患。

     3、手表。因为考试时不能用手机,所以必须带块手表用来看时间。

     4、水。考试时可带一瓶矿泉水,透明的瓶子可以带进考场。如果考试中途感到口喝可以喝。

     四、早出门 交通堵塞找警察

     五、父母陪考,不排斥不拒绝

    

    


     高考宝典第二条:放轻松!

     高考虽然不是人生唯一一个转折点,但却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几乎所有考生对待高考无不抱着紧张的心情,严阵以待。不过,适度的紧张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过度紧张只会适得其反,影响正常的发挥。

     焦虑易感人群一:尖子生

     专家:考前七天让自己闲下来

     或许很多人都疑惑:尖子生成绩这么好,为何还要焦虑。但成绩好却恰恰是他们出现焦虑的诱因——大部分尖子生都有这样一个共通点:在日常的考试中,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在高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更希望能考出高水平,考上更好的大学,日后才能有更好的工作。

     对于出现考前焦虑的尖子生而言,应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保持一颗平常心;其次,考前一周,让自己尽量放松心情,无需花更多时间复习、看书、做题等等,尽可能让自己闲下来,抛开大脑中的所有想法,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抱着一颗轻松的心去参加高考,或许会有更意外的收获。

    

     焦虑易感人群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专家:有序梳理 心中有数

     对于他们而言,面对高考,他们往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慌乱、担心,甚至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紧张、焦虑、不耐烦、心情不好等等的焦虑症状就会表露无遗。

     对于这一类的考生而言也无需过分担心、焦虑。首先告诉自己:考试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面对考试,我们只需尽自己的努力,问心无愧就够了。然后,在家备考期间,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最弱的是哪一科;每一科的考试重点包括哪些;挑选出这些弱项、重点好好复习。哪些类型的题目是不熟悉或不会的,可多做一下这类型的题目。经过这样依次有条理地复习后,不仅达到了备考的目的,同时也能平复紧张、焦虑的心情。当自己走上考场时,才能做到淡定面对,心中有数。

     焦虑易感人群三:焦虑人格

     专家:接受正规的心理疏导

     最后一种考生是本身属于焦虑人格类型。这一类人遇到事情后,不管是考试,又或者生活的其他变故,都容易出现焦虑,而且比较难以自我克服。

     这类考生,一旦出现这种较严重的焦虑症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如有需要,可适当吃一些抗焦虑的药物,缓解焦虑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不可轻信网上或市面上的一些广告。若用药不当,不仅无法缓解焦虑症状,甚至有可能对身体的其他健康造成影响。

     高考宝典第三条:发挥好!

     毋庸置疑,每一只高三党都希望自己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而正确的应试、临场发挥技巧无疑是在扎实的基本功之外,帮助大家得到高分的途径。

     1、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规定,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之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接着将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

     2、开始答题后,要全神贯注。千万不要东张西望,东想西想,对于大题量不要害怕,从容应对,合理分配时间和答题顺序,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3、绝对答不出的问题,就干脆放弃,“弃卒保帅”。绝对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 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

     4、想不出答案时,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在写英文时,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译成英文,就可以应用这个,“直抒胸臆”→“说话直接”,结果就能顺利写出句子了。像这样,只须改变角度,就能简单解决束手无策的问题。无法答出问题时,还可预先列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将这些条件以各种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5、想出好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时要写出来,不要只在脑中做比较。考试时一紧张,有些东西就会变得难以确认,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把答案都写下来比较,写成文字之后,每一个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比较大。

     6、 做不出来时先留下记号,继续答下一个题目。一旦遇到难题无法再继续下去时,应暂时放弃,先做其他的题目比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题时,先在做不出来的题目前做一个记号,可把题目所包含的信息要点和你已经进行的思考写在草稿纸上,下次再重新检查时,可节省重新阅读该题内容的时间,省去了重复的思考。

    

     7、突然忘记时千万不要慌张。考试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记不起来。这时切记不要慌乱,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该项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又有哪些等。这样的回忆会使你茅塞顿开。

     8、 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有的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实论述题、简答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该题的要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答题时要抓住中心问题,再拟出答题提纲,然后简单地一挥而就。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9、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情况,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10、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没有弄清题意、题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问的问题就急于下笔,结果答题出错或答非所问;或者看到题目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类似,不认真思考就给出答案,其实题目的条件、问题、考察的角度已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答题,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开始答题。记住:稳扎稳打,欲速则不达。

     11、如果完全没有信心时,就用猜题。在答题时,如果幸运猜中,就可对一些一知半解的问题及客观题拿到分数,对于选择题至少有25%的机率得分,将试卷空着是很可惜的。

     12、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误的内容。

     高考宝典第四条:报得巧!

     俗话说:考得好,还要报得巧。一套优质的填报志愿方案很可能相当于您的孩子多考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学校档次提前好多;相反,由于填报志愿失误错失读好大学好专业机会甚至失去读大学机会的例子也并不罕见。

    

     那么,家长怎样参与填报高考志愿呢?可以从上届考生中借一套填报志愿资料(即大厚本)仔细研究,也可以从互联网查阅比大厚本更新、更翔实的高考信息。可以进入每所大学的官方网站,查阅您需要的各种资料。参加高考志愿免费讲座和请专家指导也是很好的选择。

     填报志愿的正确思路:

     1、综合考虑孩子兴趣爱好、学科偏好,以及几大能力的强弱与专业的匹配度,还有性格特征和未来职业的匹配度。

     2、先确定孩子适合的几个专业,再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考虑一下就业问题!

     3、再根据孩子大概的分数水平去研究开设了相关专业的10-15个左右大学,家长的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4、可以根据孩子的平时成绩,围绕上面确定的几个适合的专业(对应的未来就业也不错的)制定高中低3套学校预备填报方案(根据孩子的几次大考成绩随时调整)!到真正填报志愿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距离高考还有一周的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调整心态,注意细节,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似乎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有许多工作都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协助孩子一同进入最后状态。

     其实,高考不仅仅是考高三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考家长,尤其是在高考前的最后几天,有些家长可能比考生还要紧张焦虑。紧张归紧张,家长千万别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另外,有些事儿,还要替孩子想到做到。

     今天小编要和家长说说,考前最后阶段,家长要做好哪些事儿。其实,高三的孩子大多已经成年了,高考前的准备工作完全可以自己做好,如果家长愿意助孩子一臂之力,当然是锦上添花。但是一些家长往往喜欢亲力亲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小编支招广大考生家长,高考前的时间既不要过于“漠不关心”,也不要过于“细腻”,这样都会令非常“急躁”的孩子感到“意外”。面临大考孩子的内心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他们又都处于青春期末端,独立意识较强,负面情绪也需要宣泄,同时,在备考中有些细节又不能出现失误,因此,家长在孩子考前要做到粗中有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睡: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

     对有“挑灯夜战”习惯的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前一周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因为如果睡眠时间太短,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会随之受影响。更严重的是,由于习惯了现有的作息时间,前夜许多考生会失眠,直接影响到第二天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考前家长要帮助考生调整好睡眠时间,保证8个小时睡眠。

     小编整理了高考前一周作息时间安排表,希望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提供服务。

     考前倒数第7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30以前

     复习:9:00—11: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运动、散步:18:00—19:00

     看书:20:00—21:0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6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30以前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0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5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00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 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30

     睡觉:22:00

     考前倒数第4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00以前

     轻松复习:9:30—11:0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7: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看书:20:00—21:3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3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00以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自由安排):20:00—21:3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2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30

     睡觉22:00

     考前倒数第1天

     起床:7:30

     自我放松: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看考场:15: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浏览知识结构 19:00—20:30

     检查考试用品:20:30—21:30

     睡觉22:00

     温馨小贴士: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为剧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

     食:饮食均衡最适合考生

     “要考试了,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这是家长的普遍想法,而且在高考的冲刺阶段,考生们的用脑强度是平时的6~10倍,这时候,如何调配营养,也成了家长关心的问题。于是,有家长到超市和市场买来大鱼大肉,结果发现反而容易引起考生食欲不振。也有不少家长希望通过补品、营养品等方式,赶紧给考生“加塞”一些营养,殊不知,这种“关爱”很有可能会害了考生。

     清淡饮食、规律饮食是几乎所有营养专家对高三考生开出的良方,按照均衡营养的要求,每天要保证考生摄取适量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记住千万不要贸然打乱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家长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间的午餐和午休地点。

    

     下面专业的营养师来支招送上高考一周食谱,家长们可要仔细看哦!

     高考考生一周食谱(家长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餐单内容)

     餐单

     品类

     食材

     食材数量

     (单位:g/ML)

     早餐

     牛奶

     牛乳

     220

     煮鸡蛋

     鸡蛋

     50

     菜肉包

     小麦粉(富强粉,特一粉)/小白菜/猪肉(肥瘦)

     150,100,30

     嫩酱瓜

     酱黄瓜

     25

     小米粥

     小米

     50

     青菜肉丝汤面

     小白菜/猪肉(瘦)/挂面

     100,50,100

     胡萝卜炒鸡蛋

     胡萝卜/鸡蛋

     100,50

     肉泥蒸蛋饼

     鸡蛋/小白菜/猪肉(瘦)

     30,100,25

     间餐

     苹果、粒、桃子等水果,或者是核桃、夏威夷果、花生、杏仁等坚果

     100

     午餐

     小米饭

     稻米/小米

     50,50

     烧鸡

     鸡

     50

     海带炖猪小排

     海带/猪小排

     100,80

     红烧牛肉

     牛肉(肥瘦)

     100

     红烧鱼块

     青鱼

     80

     醋熘鱼块

     青鱼

     100

     炒土豆丝

     马铃薯/辣椒(青、尖)

     150,20

     木耳炒白菜

     木耳/大白菜

     40,150

     黑木耳烩豆腐

     豆腐/木耳

     150,25

     盐水河虾

     河虾

     100

     虾米炖豆腐

     豆腐/虾米

     150,10

     晚餐

     山药粥

     稻米/山药

     30,25

     炒洋葱

     洋葱

     150

     西红柿炒鸡蛋

     番茄/鸡蛋

     50,50

     清蒸鲳鱼

     鲳鱼

     100

     菠菜汤

     菠菜

     200

     鲜蘑清汤

     蘑菇/芝麻油

     50,2

     青椒炒肉

     猪肉(瘦)/青椒

     80,100

     碎菜粥

     稻米/小白菜

     30,30

     豆角炒肉

     豆角/猪肉(肥瘦)

     60,60

     肉末茄子

     茄子/猪肉(瘦)

     100,60

     夜宵

     酸奶

     自制酸奶或超市购买

     280

     紫菜虾米汤

     紫菜/虾米

     5,10

     牛奶藕粉汤

     牛乳/藕粉/白砂糖

     220,10,15

     绿豆汤

     绿豆/白砂糖

     25,15

     行:与孩子一起散步锻炼

     考前的一味苦读会使大脑产生自我抑制,容易导致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对考试非常不利。所以,这段时间不要再沿用以往高强度、长时间学习的作息表。适量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节制,尽量远离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剧烈的体育活动等,以免过度消耗精力。

     所以每年高考前,专家都推荐考生和家长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减压放松。家长可以在起床后陪考生到附近的公园或小区内运动半小时。慢跑、散步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运动量要依据考生的身体素质,不宜运动过量。

    

     微信订阅号可以置顶阅读拉!更新微信至 6.3.16 版本,到公众号介绍页面打开「置顶公众号」,不再错过 正能量收获(ID:Gain_power)的每一次推送 =( ̄▽ ̄*)b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