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那不叫努力,叫重复劳动!
2016/6/2 正能量收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日日早起夜夜晚睡,经常加班加点,你约他出去,他总说没时间,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但是从老板到同事,提起这人就是摇摇头摆摆手,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他们很忙,做的事却不漂亮。

     因为他们并不算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原来上学有一个同桌,别人学习的时间他也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也在玩,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总说自己脑子慢,有一次考完试,我看他在写什么东西,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他把错的题,一字不差的抄到了本子上。

     我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么?”

     他非常认真的说:“不行啊,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方便。”并且一脸学习方法优良的表情,似乎站在的勤奋和道德的制高点。

     我又问:“那就写核心、重点行不行呢?”

     他又说:“不行啊,以后翻起来很容易看不懂哪是哪?”

     我再说:“这些错题的原因你研究过了吗?”

     他疲惫的说:“我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我抄完再说吧!”

    

    

     【他们究竟在忙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一群人,不用很忙却得到了很多赞誉?

     抄题的他说班里同学:“你看那个刘X,平时也不怎么熬夜,还考了第三名,肯定是他爸爸有钱,说不定贿赂了老师给他泄题呢。”

     加班的他说单位同事:“你看那个王X,也不怎么加班,到点就下班,现在都升经理了,论资历,应该是我的。老板太偏心了。”

    

    

     【为什么有的人就显得那么轻松呢】

     问问刘X,他说:“错题我先研究为什么错,概念不清、思路错误还是马虎。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思路错误的回忆当时的思路,正确答案的思路是什么。以后同类的题是否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有特别有价值的才会抄下来。”

     问问王X,他说:“写东西之前,我先问清楚老板的要求、目的和背景。他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东西是拿给什么人看的,对内还是对外,专业人士还是业余人士。写之前还要先列出大纲,给老板看,确定还有没有增加减少或者修改。确定不会再改之后在动笔。最后完稿的时候通常跟老板的需求都差不多了。”

    

     【这就是努力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环节中,努力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环节中。所以为什么说:“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而不是说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用更多的时间。”

    

     (重复劳动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

     (努力却在直奔目标投入精力)

     重复劳动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的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实情。就拿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对题,要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至于抄在错题本上的字迹是不是美观,排列是不是工整,对于解题能力不会有一点提升,没有实质影响。

     重点来了【如何摆脱重复劳动】

     要摆脱重复劳动,首先要分清出最重要的环节。对目标最有帮助的因素,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比如写文案来说,最重要的目的是老板满意,那么就要围绕老板满意去投入精力。最常见的情况就是:

     老板说:“这个活很急,周一就要!你们周末赶紧加班赶出来吧!”

     于是周末一直在加班,忙了一个周末没有休息不说,周一老板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啊,现在来不及了,今晚加班弄一下吧!”

     可怜的仁兄,就这样白忙活了一个周末。不用说,今晚写的东西也一定不会通过的,还会让老板认为他能力低下。升职加薪能有他的份吗?

    

     (没有结果的苦劳 不值一提)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功劳还有苦劳呢!”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就是错把重复劳动当做努力。所以我们应该说的是:“没功劳谈什么苦劳!”

     当那些厉害的人站在聚光灯下,他们看起来是如此光鲜。他们的成功看起来如此轻松。然而,他们只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而你不知道罢了。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苦逼往事,才是真正让他们成功的理由。只有特别地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你去看那些分享成功经验的人,他们分享的,并不是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就像冰山理论,你永远只能看到冰山的角,而看不到它大部分的真相。成功者不会把那些努力的过程一五一十说出来,因为那些东西太阴暗、太痛苦了。我当时的苦逼程度,只有我自己最懂。

     当姜思达和黄执中辩完后,郭德纲做了这样一个总结陈词:“如果演员都用功的话,都会成为侯宝林。可是这一场相声七段,七个侯宝林,我们怎么安排谁第一,谁最后。老天爷就是这么设计的,有的就是开场的命,有的就是中间,有的就是攒底。勤奋的就勤奋吧,懒的就好好歇着吧。这是天道。”

     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2,非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8。

     不得不承认,变得牛逼或是取得成功,都太辛苦了。但总有20%的人,愿意逆着人性来,愿意跟人性对着干,愿意用代价去交换,去换一个成功的花环。

     也总有80%的人,他们顺应着人性,过着毫无意外的生活。这真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人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起因可能只是因为当年,那个懒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按部就班。而那个未来的牛逼之人,他开始变得隐忍,开始接受做一些苦逼的事。他开始明白,金光闪闪的牛逼,是要用阴冷的、疼痛的、不那么体面的苦逼去换的。

     他开始明白,美好事物的诞生,是建立在某种牺牲之上的。

     那些牛逼的存在,都绝非偶然。

     微信订阅号可以置顶阅读拉!更新微信至 6.3.16 版本,到公众号介绍页面打开「置顶公众号」,不再错过 正能量收获(ID:Gain_power)的每一次推送 =( ̄▽ ̄*)b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