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翻译官”结缘瑞士,黄轩受邀到瑞士驻华大使馆做客
2016/7/31 正能量收获

     7月25日,天气预报:暴雨,三里屯东五街瑞士驻华大使馆官邸。

     听闻一部在中国很火的电视剧《翻译官》在苏黎世取景,剧中主演黄轩6月以瑞士国家旅游局形象大使身份前往瑞士旅行拍摄,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邀请这位向中国推广瑞士旅游的形象大使来官邸一聚。

     下午六点半,黄轩准时到达。

     “大使,你好。”

     “你好啊,瑞士国家旅游局形象大使。我听说你在瑞士拍摄过《翻译官》,这位是我的翻译。”

    

     “你看起来很精神”,“其实今天早晨才结束一个拍摄工作”,两位老干部移步客厅。

    

     图中在座有两位翻译,两位大使,三位主任。

     “这身西装很适合你。”

     “今天场合正式,我平时穿得也挺休闲。”

    

     包西蒙:“别看黄轩是明星,工作之余也热衷背包旅行。”

     戴尚贤大使:“西装上没有背带印呢?”

    

     黄轩意识到,和他对谈的是一位特别爱用发散思维和语言精巧处开玩笑的老干部,无法预料他会说什么,给这样的老干部做翻译应该非常有挑战。

    

     大使溯源黄轩与瑞士的缘分。黄轩表示一直倾慕瑞士的和平与自然,由于拍摄工作与瑞士结缘,拍摄结束后决定留在瑞士独自旅行。受感染于瑞士的自然、人文和两者的和谐共生,而爱上瑞士。

     从瑞士的旅行、交通、语言与拍摄,到世界范围的极端气候与瑞士的6月天,简谈各自的家常、大使间“比一比”(无法实现的)假期数量也谈旅行对于年轻人的意义。还聊到了彼时还在空中飞着的不用燃油的阳光动力2号飞机环球壮举,它即将(已于26日凌晨落地)成功落地出发点阿布扎比。

     “载人的太阳能飞机,太厉害了。如何环球飞行?”

     “中途是降落的,经过中国的时候曾在重庆和南京停留。太阳能飞机理论上是可以日夜连续不间断地飞行,飞行员还不行。”

    

     黄轩对这个“源自瑞士的创意”表示赞叹,大使也对黄轩对“源自瑞士的酒”之热爱表示惊奇。

     “瑞士酒庄小,产量不多,瑞士人很能喝又认自家酒,所以瑞士葡萄酒基本上内部消化了,用于出口的不多,即使品质上乘也没能名声在外。你怎么喜欢上瑞士葡萄酒的?”

     “我在瑞士拍翻译官,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一般就不想出门了,独处的时候我就一本书一杯酒,发现,!,瑞士葡萄酒好喝。我尤其喜欢白葡萄酒。”

     包西蒙:“此行瑞旅局特地安排黄轩到苏黎世Munsterhof广场的白葡萄酒喷泉。”

     来自苏黎世的使馆文化媒体处汪副主任对此兴趣浓厚,“这个喷泉……我怎么不知道?”

     “在我官邸品酒,多喝也无妨,楼上有客房。”

    

     包西蒙:“官邸的客房可是给联邦委员(瑞士的国家领导人)常备的哦。”

     “使馆里面都有官邸吗?”

     “在北京很多是这样。瑞士使馆建于新中国还不是很开放的年代,西方那个时候还是使馆区深墙后的一个模糊概念,连员工的公寓都建在使馆里。后来中国逐渐开放,员工搬了出去,大使还是住官邸。瑞士在全球的驻外使馆里面都有官邸,北京之前我驻巴黎的时候,使馆和官邸同在一栋宫殿内。现在,每当我出差在外,‘回家’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回北京’。”

     谈了几回合的酒,黄轩喝了一口橙汁,倾身把杯子置于茶几上。

    

     “你那是“黄酒”,一会咱们喝白的(葡萄酒)”,交谈与媒体会之后,大使邀请黄轩进行了品酒。

     古今中外都拍摄过,代言活动也是家常便饭,黄轩坐得秀场主宾,也走了不少红毯,但第一次做客三里屯另一侧:藏于银杏大道里的外交场所,言语与眼中好奇闪烁,让人感到他的真挚可爱。

     所以在媒体见面会上,戴尚贤大使开场便表示自己接触过一些名人,“大致可以把明星分为两类”。

     “一类盛名在外使之傲慢无礼,另外一类名人,即使在名气的光环下仍不失真挚与亲和,我很高兴地看到黄轩是后面这一类明星。”

    

     包西蒙表示,黄轩重返瑞士之旅得到了瑞旅局为首的瑞士旅游业的高度评价,他不仅代表了有选择有品位的成熟中国游客,也认真负责地行使了瑞旅局形象代言人的使命。

     媒体:“接下来什么安排? ”

     黄轩:“打算明年一月在冬季体验浪漫和动感的白色瑞士。"

     包西蒙:“具体什么时候去哪儿,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

     媒体:“在瑞士有吃到什么特别的食物吗?喜欢瑞士奶酪吗?”

     黄轩:“很喜欢瑞士奶酪,瑞士奶制品在源头就质量很好,但是瑞士奶酪火锅……容我适应一下。”

     大使:“还在消化中吧,那东西不好消化。”

    

     媒体:"下次自己去瑞士的话,想坐公交还是自驾?"

     “我想骑自行车……如果有时间的话。”

     这次黄轩去自己钟爱的格施塔德,也玩了一把山地车。

    

     摘自瑞士国家旅游局,摄影: 梁恒溢

    

     格施塔德,摘自瑞士国家旅游局微博

     媒体:“为什么是瑞士?”

     黄轩:“极美的自然,适合户外运动的环境,顶级的艺术馆博物馆,古典和当代并存的建筑,还有好酒,瑞士符合我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是因为人少吗?”

     “有这个原因。"

     其实瑞士实现了很多名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平和静谧,健康的生活方式,足够的私人空间,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奥黛丽?赫本,卓别林,皇后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等巨星都曾在瑞士遇到了他们的美好生活。1954年时任新中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期间还特地去拜访了居住在瑞士的电影大师卓别林。今年,卓别林博物馆重新开放,不妨一去。

    

     当黄轩提道,“在瑞士旅行我并没有一种外人的感觉”,在座记者闻之略有骚动,有些戏谑,不易察觉。黄轩的答复诚恳,“所到之处当地人都待我友好,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也易于使用,遇到的每个人都说英语,我自己坐火车溜达,用英语便可以在瑞士畅通无阻地出行。”

     除了旅行的便利,是瑞士的“自然本色”让热爱户外的黄轩感受到自己“不是外人”。

     虽然是发达的工业国,也有着强大的制造业,瑞士极力呵护着一个山青水秀空气净爽的环境,环境则以亲和回馈。比如遍布苏黎世城区可以饮用的喷泉,比如夏天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城会玩”玩法:跳入阿勒河,随河水漂流到市中心。阿勒河据说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区的唯一一个达到可游泳水质标准的河流。

    

     图中远处是联邦政府大楼,伯尔尼旅游局

    

     戴尚贤大使表示瑞士的“自然本色”源于瑞士人民深刻的环保意识、完善的法律和企业的创新,并邀请黄轩在今后的深度游中体验瑞士不同语言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体会瑞士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最幸福国度”的生活理念传递给中国游客。

    

     品酒结束,SwissChat对黄轩进行了短暂采访。

     背景音乐经授权使用:George Gershwin: "I Got Rhythm" (arr. André Desponds) performed by the Gershwin Piano Quartet

     话别时间,同感于繁忙行程的奔波,大使问黄轩:“像你这样常旅行,时差对你会产生困扰么?”

     黄轩:“往往一到达我就会投入拍摄,有一次连拍三天没怎么睡。时差不会对我产生太大困扰。”

     大使:“你别叫形象大使了。”

     ……

     “你是Superman。”

     小编送给读书不爱功利的黄轩一本与瑞士无关的书做礼物,今晚“有酒,有书”又体验“瑞士人家”,对我们的客人来说,这样的聚会是不是很完满呢?

     “很高兴今晚受邀来大使官邸做客。” 这句客套话被黄轩摄入双眼的真诚还原了其本身的含义。

     临走,黄轩送给戴尚贤大使竹叶青茶作礼物。

     大使:“再不咱们再品个茶?”

     暴雨失约。次日,北京拨云见日,“假装在瑞士”模式在这个闷热多雨的夏天闪现。

    

     一个对黄轩快问快答采访的问题“最想什么时候去瑞士哪儿?”由于黄轩只回答了什么时候,没回答具体去哪儿被严谨的小编减掉了。他说,“四季”。

     瑞士四季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翻译官》:从高翻院双学霸追溯金童玉女们的纯真甜蜜情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