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辽宁医改都改了什么
2015/4/23 医药云端信息

     来源:辽宁日报

     五年减轻患者用药负担27亿

     过去几十年,“以药补医”、“以药养医”是我省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运作模式。药品加价之后再销售,其利润是医院和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一轮医改,我省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药补医”历史结束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减轻了。

     对于基本药物制度到底带给老百姓的实惠,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王家村村民王进先说得最清楚,“过去,一瓶100毫升的生理盐水,家门口的村卫生服务站只要8毛3,跑到镇上医院要3块6,差了3倍多”。王进先感叹道,现在,基本医疗机构的药品零差率让老百姓真真正正省了钱。

     截至目前,我省全部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64%的村卫生室均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患者药费负担27.23亿元。

     在一边竭尽全力做减法——降低老百姓用药负担的同时,我省一边不遗余力做加法——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丰富、更专业的公共卫生服务。

     近五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2009年为人均15元,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翻倍增长,提升至35元。提供给百姓的服务项目也从最初的9大类增加到11大类,预防接种、孕产妇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老百姓最需要的服务都纳入其中。

     不止如此,在我省,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继启动;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日臻完善,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年构筑起新医疗服务体系

     2013年底,铁岭县第一医院搬迁新址,同时更名为铁岭县中心医院。床位数量翻一番;新建了急救中心;引进了多个顶尖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

     对比新旧,已经住院五年的“老病号”纪玉新感触颇深,“过去在县医院我住的病房,因为是老楼四处漏风,现在的新病房不但屋子暖和,设施也现代,住着比以前舒适多了。”

     铁岭县中心医院的脱胎换骨,只是我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条件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亿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4个县医院全部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加强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这五年,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人士说。

     五年来,我省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不遗余力:全省23个县的32家县级公立医院实施了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今年这项改革全省铺开;鞍山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进入了改革攻坚阶段;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结构,深入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和全省统一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建设。探索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居民健康卡发放和应用模式,共计发放600余万张。

     “我们要切实打通决策部署‘最先一公里’和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落地,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医改带来改革红利。”展望未来,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大南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