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重点监控目录正悄然逼近
2015/9/7 医药云端信息

     文 | 点苍鹤

     当我们还埋头应对招标时,另一种药品价格的监管方式已经悄然逼近,那就是重点监控目录。招标是药品定价的核心,而重点监控目录的确定犹如撒了一张价格大网,在网中的药品如同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将受到特殊关照。

     至少在国家发改委、安徽省、江苏省已经或正在制定目录,将改变医院的用药结构,终将影响你我的日常工作。

     对药企药价形成来说,招标是打江山,重点监控目录的应对则是守江山。

     今年6月1日以来,发改委取消了绝大部分的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变为招标+医保二元定价模式。但正如点苍鹤多次提示的那样,发改委不对药品定价,并不意味着该部门退出了对药品价格的管理。

     发改委至少在两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反垄断,包含医药行业在内的全行业的,但凡涉及垄断行为,都受到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的监管。最典型的一起事件莫过于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函至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要求蚌埠市卫计委纠正其在带量采购中涉嫌反垄断法。此事每一步都掀起行业轩然大波,目前蚌埠市卫计委正准备书面回复国家发改委,称后者「来函内容是比较片面的论断」。

     另一方面,则是对药品价格信息的监测、以及对价格行为的监管。药品价格信息,正在建立全方面的监控体系,随着跨部门的药价与市场交易信息平台的建成,药价将变得更加透明。这其中,对一些用量大、价格高、交易频繁的药品的重点监测,将成为发改委工作的常态。

     6月,药价放开时候,国家发改委就悄然制定了一批重点监测品种,包含480个品种,涉及近千家生产企业。7月下旬,《关于加强药品价格重点监测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悄然流出,与上一次的内容相比,最大变化在于监测对象由480个品种变为270个,并且做出了监测遴选依据、范围及数据来源等相关情况的介绍。(本平台做过报道)

    

     除了国家发改委以外,各省也对此进行了类似的部署。

     【安徽】安徽省卫计委于7月23日发出《2015年安徽省关于建立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预警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实行预警管理制度。

     据悉,该省将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用情况进行连续性监测分析,按照药品采购金额排名,参考价格、用量及常态采购使用情况,确定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具体品规、厂家和采购金额)。

     在发布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同时,对监控目录内药品采购金额占本地区、本单位总采购金额排名靠前的市、县(市、区)及医疗机构,实行采购使用异常预警通报。该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对纳入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的管控措施,除了约谈医疗机构及生产企业、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外,安徽省卫计委在其权限范围内,将预警药品与新农合报销相挂钩。具体办法是:对属于报销目录的预警药品打折后计入补偿范围,并对该医院药品总费用打折后予以补偿,具体打折比例由新农合经办部门根据药品费用增长情况制定。

     【江苏】据《现代快报》报道,江苏省物价部门从国家、省级药品目录中选出222种药品,其中包括低价西药125种、中成药57种、紧缺药品40种,开展动态监测。该省物价局在7月底的会议上,通报该省部分低价药品涨价明显,并点名28种药品。

     该省对于药品价格监管,将有以下几点安排:

     加强对药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或者与国际价格、同品种价格以及不同地区间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将及时研究分析,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

     研究制定药品价格行为规则,目的是对市场价格行为秩序做一些规范,预计今年年底前会出台

     价格部门将参与医保控费、药品招标等工作。对于一些专利药以及独家生产的药品,物价部门未来还可能会参与价格谈判;还有一些重要药品,会进行及时的市场监测和价格发布。(222种药品,其中包括低价西药125种、中成药57种、紧缺药品40种,开展动态监测)

     此外,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把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列入价格诚信记录并给予相应处罚;对于哄抬特殊患者的特殊用药价格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严处罚。

     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家发改委,还是各省的地方药政主管部门,都可以从自身的管理权限出发,从不同角度盯着药品价格。

     因此,药企在今年的药品营销、招投标等看得到的政策限制外,还需留意某些隐形的管制措施。2015年的药品政策注定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全面观察研究,才能制定具体策略。幸好,医药云端信息一直陪伴你走过如此充满坎坷的道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