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步步惊心5连环
2015/9/22 医药云端信息

     文 | 点苍鹤

     个人微信号:dch466

     目录公布了

     今天,福建省药采中心挂出了《2015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其中化药2699个,中成药920个,共计3619个。(如果按目录名称计算,在1800种,6000品规之内)

     根据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5〕124号)精神,目录由各级医疗机构按临床治疗需要自下而上申报药品采购计划,省级药品采购机构以各医疗机构申报品种最大重合度为主,省级药品目录品种数控制在1800种以内,品规数控制在6000种左右。

     采购方式

     福建将药品分为招标、谈判、挂网、定点生产、自行采购等5类采购方式,分类药品采购目录均应向社会公开,其中公开招标采购的药品确标后的目录,也应向社会公开。

     省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依据省级药械集中采购平台产生的药品入围价格,确定并公布药品销售价格。医疗机构按不高于公布的销售价格进行销售,采购周期原则上一年左右。

     招标药品其中有3家及以上药品通过“双信封”竞价采购,不足3家的按议价办法采购。同时,从公开招标采购目录中,选择部分常用的临床治疗必需药品,按照全省实际使用量,开展省级统一带量采购。

     别进错目录

     因此,根据上述「若干意见」,福建接下来应该会是将省级目录进行分类并公示,确定5大分类目录,之后,再按相应的采购办法分别或分批进行采购。

     值得注意的是,分类也是有讲究和有窍门的,不同药品属性究竟以何种优选顺序划分,将会决定进入什么样的采购目录中,从而导致不同的采购方式有不同的商业模式。

     比如,某个药品既是基药又是低价药,并且采购金额占比排序在前80%内,试问,这样的品种究竟进入双信封招标还是进入低价药挂网?

     按7号文及70号文的精神,这样的品种如果不属于谈判品种,那么仅凭采购金额占比排序在前80%这一条,就会以「用量大」的理由划归到招标采购中。

     但话也不能说死,各省都有自己的自行裁量权,何况福建还是4大医改试点省份之一。君不见北京、陕西的类型划分也并非一上来就把招标部分划出来,而是先把低价药等容易识别的药品属性划出来,再用排除法来确定哪些品种属于招标范围。

     因此,点苍鹤提醒诸位朋友,省级采购目录既定,接下的工作才是格外考验人的智慧和能力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品种,趋利避害,选对目录、选对采购方式。福建如此,江苏如此,全国亦如此。

     带量采购的疑点与困惑

     招标品种双信封入围后,还将进行两种方式的带量采购:1)各片区医疗机构根据入围品规组织联合体带量议价采购;2)「从公开招标采购目录中,选择部分常用的临床治疗必需药品,按照全省实际使用量,开展省级统一带量采购」。

     省级带量采购不是所有的招标品种而是部分常用必需药品,这一点值得注意,估计后续还将进行遴选,形成一个《省级带量采购目录》。

     综上,福建的采购流程大致是:①通医疗机构上报计划→②省级汇总形成目录→③划分5类采购目录→④采购入围→⑤带量采购,每一个环节都会形成相应的目录(幸存者),同时也淘汰了一批药品(烈士)

     第一步不算难,只要是上一年度医院的在用药品,医院都会上报;

     第二步,省级平台会进行合并同类项,这一步有些凶险,稍有不慎,就没在省级目录中;

     第三步,刚才说了如何划分是个关键,不同的采购方式不同的结果,估计这也是前几天业界关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直接挂网遴选原则和示范药品的缘故吧;

     第四步,按采购方案规则,价格就低不就高,价格被压缩很大空间;

     第五步带量采购,能否真带量还是个问题?药企到了这步,想想前面经过层层筛选和价格压制,能活到这步实属不易,即使不带量又能怎样?打脱牙活血吞!

     可是最后到了带量采购这个环节,仍有疑问:假如医疗机构之前上报的品种没有中标怎么办?医疗机构是否有权采购自己未报计划的中标品种作为候补用药?就凭前四步的凶险残酷程度看,相当部分的药品被淘汰,医疗机构很有可能用不上想用的药,怎么办?

     解决的办法或许是:药不能停,再来一次!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行业第一营销自媒体

     专业 | 深度 | 可信

     咨询 、培训 、 投稿

     请发邮件:drugist@163.com

     采购目录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