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什么是“自营”!
2015/12/10 医药云端信息

     作者:刘峻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老板给他一个命题:“什么是自营?”多年来,我一直以医院处方药的自营为自己的专业,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首先想到的定义是:公司采用费用预算制,投入费用开发和推广,以工资奖金的方式聘用代表和管理人员的销售模式。这个命题背后的思考是:自营的关键不是费用和工资奖金的投入方式,而是能否管理医院终端销售和直接拥有客户资源……这是个很有趣的想法。

     常规的思维定式是:我出钱请人开发和维护市场,市场就是我的,我来管理,这是直营。如果让别人来开发市场,你就别插手人家的市场和管理,这是代理。

     那么,如果共同开发和维护市场呢?是不是可以共同管理呢?

     理论上是成立的,现实中,只要“共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可不可以在推广工作链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上分工合作呢?例如,代理商负责市场准入和匹配人员,生产企业负责学术推广和关键客户维护。代理商会说:我也可以做学术推广和关键客户维护;生产企业会说:我也可以做市场准入和配置人员……于是乎,代理和自营各做各自,水火不容。即使是一个企业有两种模式混合,也是两个有竞争关系的事业部。

     为什么合作这么难?为什么不能各自聚焦在自己的专长呢?

     医药行内的坚持自营模式的企业很多,坚持代理模式的也很多,还有不少企业是两种模式混合。

     有的企业是招商为主,然后建个自营团队给代理商压力——你做不好,我就收回来自己做。现实上是,有个自营团队在那里,代理商哪儿哪儿不舒服,如芒刺在背,没有信任感、没有安全感,不愿意长期投入开发新市场。

     有的是自营为主,自己做不好的用招商弥补。通常重点市场都是舍不得放出去的,如果边边角角的市场,谁会关注呢?代理商不会,招商人员没有积极性,如果自营团队兼顾招商,更加不行了。

     还有一些企业处于围城状态:自营模式的企业想往代理转型,代理模式的企业想往自营模式转型。

     两种模式的各有利弊,大家都清楚,这也是各种纠结的起源。专业化招商3.0时代,代理制模式下的医院终端的学术合作推广和关键客户管理,还真是值得尝试。有很多人会说这有多难、多么不可能,很多创新性的模式都是在难和不可能中诞生的,哪里会有容易并可行的模式在等我们?

     这种模式意味着开发和管理的招商经理,要向管理医药终端的营销经理转型,需要逐步培养5个专业能力:

     对行业趋势的专业理解

     对药品和患者的专业知识

     3.0时代的专业技能

     终端管理的专业能力

     与合作伙伴的专业沟通

     这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却是招商经理提升自己岗位价值(=增加收入)的长久之计。

     百强药企高管人手一册《中国药品采购政策研究报告(2015)》,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