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连锁齐刷屏反对电子监管码,其是药店艰难处境的真实写照
2016/2/2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点苍鹤

     今天,多家百强药店连锁发生罕见的集体刷屏,各家的官方微信号陆续发出内容相同或类似的反对电子监管码的声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连锁药房)

     山东漱玉平民大药房▼

    

     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

    

     浙江天天好大药房▼

    

     石家庄新兴医药连锁▼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

    

     甘肃众友健康医药连锁▼

    

     兰州惠仁堂药业连锁▼

    

     新疆泰康东方医药连锁▼

    

     药店集体呛声电子监管码,无非还不是为了利益,但其背后,反映的是药店处境艰难的现状。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指出的是,药店近年来几乎没能享受到医药政策的红利,反而在此轮医改中受损。

     以下几个要点,供你参考:

     1.【医药分开的渠道和用户之争】医药分开还未清晰,即便分开,估计多半会被医药电商或移动医疗等线上项目拿走,药店与之竞争,在渠道和用户争夺上,能有几成胜算?

     2.【基药制度的价格优势】基药红利几乎被基层医疗机构抢占,零差价率下,药店没有价格优势;

     3.【分级诊疗的患者资源】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大病不出县,患者资源被根据政策优势、医保优势和价格优势的医疗机构抢走;

     4.【医保资格】药店长期为医保报销问题所制约,即便取消医保审核,后续申请及协议也不见得简单;

     5.【移动互联线下转移线上】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之下,药店若不发展线上,消费者的购买和注意力会被分流,但发展线上自身条件有限。与医药O2O项目合作,自身沦为配药点和送货站,如以上都不具备则被边缘化,腹背受敌,处境艰难。

     种种不利因素,全部压向药店。电子监管码作为药品监管互联网化、大数据化的产物,客观上的确使药店负担加大,而其由代表移动互联的「外来人」--阿里健康运营,监管运营者+药品经营者两者集于一身,更是为药店反感。因此,电子监管码不过是一个药店集体反弹的导火索而已。

     反观工业,为何少有质疑电子监管码的?也值得思考:

     1.电子监管码的投入没有连锁药店大,负担得起;与GMP改造的花费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也就懒得提了;

     2.可从中厘清长期无法解决的产品流向问题,比如控制窜货,获益;

     3.可以从中优化营销管理,比如加强对终端的管理,获益;

     4.还有什么?请你留言告诉我。

     或请点击:我所知道的医药大趋势,浓缩为40万字呈现业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