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主任如何防"统方"?
2016/4/12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根据公开新闻报道整理而成

     送你一张【邀请函】请点击:居危谋变群英会-药企四大生死危局下的自救行动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介绍“防统方”

     4月12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介绍甘肃中医药方面的有关情况。其中,涉及到该省通过反统方来解决医生开单回扣的经验。

     刘维忠指出,甘肃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医生开单回扣的问题,采取两个方法,一是从纪委借来一个警示教育片,乡以上医院必须每个月看警示教育片,时刻警醒着医生,谁拒绝看病就给记不良业绩,慢慢医生作风就好多了。

     二是设计了一个“防统方”软件,杜绝医生拿回扣。设计专门医生统计处方,以及医生开药的信息。把拿企业回扣从源头上切断了,医生就无法拿回扣。同时也可以倒着查,某个医生拿了多少回扣,某个药开了多少。这个软件设计完之后在省二院试验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四个医生统一处方,这些医生也承认了,最后这四个医生都给了处分,最终解决了开单回扣的问题。

     现在大概还有几个环节没有解决,比如心脏支架不用统计,肾脏的导管、检验试剂、骨科耗材,这四个方面甘肃正在想办法,但是用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大部分的医生拿回扣的环节都被切断了。

     所谓“统方”

     所谓“统方”,是指一家医院对医生处方用药量信息的统计,对于普通人而言,该数据价值不大,但一些医药代表却视此如宝,因为他们可以依据“统方”,兑现回扣,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营销策略。

     为获取医院“统方”,个别医药代表不惜向医务人员行贿。而“反统方”就是采用一定的措施,包括行政、制度、技术等措施,进行非法统方(商业统方)的预防阻止和审计追溯。

     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2015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从严格规范医药购销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合力进行医疗反腐。

     这一行动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医药购销更是九部委这一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自2007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的通知》以来,反统方行动不断升级。2015年医疗卫生行业开启互联网+征程,工信部的加入也充分表明非法统方问题不仅仅是医药购销行为,而是已经上升到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的范畴了。

     虽有强大的政策推动,同时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主管们也开始重新关注反统方系统建设,但医院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的挑战。

     举例

     浙江

     2015年12月28日上午,浙江某医院院监察室主任余永飞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显示为“防统方”软件报警:有用户正在查询处方及用药情况。她立即通过电脑登录系统进行查验。“报警信息显示,是药房正在进行操作,这个操作已经备案了,如果是其他业务部门,或者操作没有备案,我们就会立即追查,阻止数据外流。”余主任告诉记者,这套“防统方”系统精确便捷,已成为她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江苏

     每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纪检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由专人查看“防统方”系统监控情况,对于每个异常报警都要跟踪调查,就在前几天,这个系统成功阻止了一起乱开药的行为。

     事后查明,当时是一位病人的医保卡信息无法读取,工作人员在调试中无意中涉及到敏感字段。在这套系统的监控下,对于特定药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数量、开单人员、使用科室等信息的统计,系统都会发出告警,“这个系统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某个电脑、某个IP地址、某个工号的某个人员在什么地方。”负责这项系统开发的南京某医疗公司技术总监郭楚华说。

     从去年起,常州全市14家二级以上医院统一安装了防“统方”系统。这套系统在医院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医务人员来说既是警示也是保护。常州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何小茜评价说,通过科技加制度的手段来斩断药品回扣利益链,同时我们还推广使用了医德医风考评系统,通过动态考核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现状,严格行业监管,让群众放心就医、满意就诊。

     安徽

     2011年,作为安徽省“防统方”软件试点单位,安徽省中医院出台《关于严格禁止工作人员非法“统方”的规定》,建立了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将“防统方”软件和严密监控院内销售前20位的药品、药品采购岗位人员定期轮岗等结合起来,以避免药品使用环节不正之风的发生。据介绍,“防统方”手段产生的震慑作用已显现,医院内的“统方黑手”已有收敛

     借鉴相关经验,安徽省卫生厅在全省省级医院全面推行“防统方”软件。据介绍,“防统方”软件的工作原理首先是将网络地址定位到每台电脑、每个使用者;再核定相关数据库授权登录者。如果是越权登录,或是在非正常时间登录,就会在网上留下作案的痕迹。

     新闻报道

     “统方员”腐败不可小觑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卢金增 曹秋实

     检察官在浩如烟海的账目中查找证据。

     药价高、看病贵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在医药购销体系中存在一条环节众多、层层加价的利益链条。这条利益链条在医院的集中体现就是:医生开“大处方”,“统方员”按月统计医生开处方卖出药品的情况,医药代表根据卖出的药品给医生送回扣。

     “统方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

     笔记本披露大秘密

     2012年夏天,山东省济宁市某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左右的公立医院,熬过了40度高温的天灾,但没有躲过“人祸”。原院长、原药剂科主任、药品采购员、药品调剂师4人相继因受贿罪锒铛入狱。

     2012年5月14日,泗水县检察院在济宁市检察院查处医疗机构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中,接到指定查办该医院原院长张学海涉嫌受贿案件后,立即展开调查,从原院长张学海受贿案揭开医疗机构神秘面纱,又从小小药品采购员的受贿案揭露医疗机构商业贿赂大秘密——利用“统方”贪贿利益链。

     所谓“统方”,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为商业目的“统方”,是指医院中个人或者部门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医生或部门一定时期内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的行为。

     “统方”本身并不可怕,它是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可以说它在医学临床研究领域是掌握一手资料辅助医学治疗不可或缺的统计方法。但是,为商业目的“统方”让人不寒而栗。回扣的支出谁来承担?医药营销人员没有自掏腰包,而是转嫁到患者头上。

     患者把回扣“给”谁了?医药营销人员不是最后的赢家,在医药购销体系中存在一条环节众多、层层加价的利益链条,70%多的利润被医院各类人员瓜分。医生独占鳌头获得50%、“卖”信息的“统方员”仅有3%-5%的“辛苦费”。

     大公无私、甘为人梯的“统方员”是谁?医药营销人员萧红(化名,另案处理)揭开了谜底。

     萧红,39岁,在某医药销售公司任业务员5年,后挂靠过三家医药公司从事医药营销工作(俗称“医药代表”),2008年开始向这家公立医院销售“酮”(化名)药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萧红习惯写“日记”。但萧红毕竟是个老江湖,她深知“日记”的内容事关重大,在搜查萧红住宅时,她想用“赝品”蒙混过关,不料被办案人员揭穿,在卧室壁橱最顶层隔断中的棉被里,搜出了一个卷皱的墨绿色小本子。

     办案人员翻开小本子,听萧红从头讲起了与这家医院的恩恩怨怨。“2008年刚过完春节,我代理了新上市的‘酮’药,在张院长和药剂科主任(另案处理)的大力‘帮忙’下,我成功与他们医院建立起了药品供应关系。”

     萧红以为“疏通”了上层,从此就踏上了康庄大道。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2008年4月初,药品采购员就通知我送货了,我以最快的速度送去货。因为,当时资金不宽裕,进货数量不算多。”萧红想起了当时的心酸。“快两个月过去了,医院也没通知补货,我以为药的销量不好,就打电话问药品采购员,她说剩不多了,但她没让我补货。”

     采购员变身“统方员”

     “药品采购员是谁?”办案人员察觉到事有蹊跷。

     “她叫陈扬,30岁刚出头,她负责药品采购8年了。”关于陈扬的话题,萧红滔滔不绝,细说着这位药品采购员的秘密:“那时候,我初来乍到不懂行业‘规矩’,没向陈扬‘表示敬意’,遭到了报复。”

     原来,当医院销售完萧红的药品后,陈扬没有联系她,而是大量采购了其他医药代表的同类药品,直到萧红自己发现供应的药品早已售完,才开始四处打听此中原委。

     药品采购员的威力如此巨大,萧红这才恍然大悟。因为在药品储备不足时,药品采购员应该及时通知补货而不通知,会直接导致用量的减少,不仅如此,药品采购员建议或者其他医药代表“打点”医生开其他药品代替,造成这个药品获得“难看”的利润数字,无力经营继而被迫清出该医院药品销售市场。

     此外,萧红得到了同行指点迷津:“提高销售要上下‘沟通’,一方面与药品采购员搞好关系,通过‘统方’给其回扣,既解决了采购补货遇到的难题,又掌握了医生开处方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药品销量,分别针对医生送‘开方’回扣。”

     药品采购一职不起眼,但却是个非常有油水的职位,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统方’讲究找对人而不在乎财神大小。”萧红还说出一位同行传授的“法宝”。

     原来,在医药界有个圣旨一般的原则,“宁找小鬼不拜大神”,药品采购员仰仗着采购大权以及权力带来登录电脑系统录入药品信息的职权,能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及时不间断,备受医药代表的青睐,成为“统方员”的最佳人选。

     这样一来,医药代表每个月从采购员处获悉每位医生用其代理药品药量的多少,将医生用药量和月结得到的回扣等同,用的量越多回扣就越多,刺激医生开具更多该药品,从而大幅提高销量,赚取更多利润。

     而这些送回扣的情况,萧红都习惯性地写进了小本子。

     “统方员”养活“利益链”

     随便翻开墨绿色小本子的一页,除了人名,就是数字,每页都是,每行都有。时间、请托事由、人物、金额,这是一本“行贿账”。办案人员指着本子问:“‘临床费用’是什么意思?”

     “那是我向这家医院供应的‘酮’药品,由医生开处方后,根据开处方的数量给医生相应的钱作为处方提成。”萧红忙不迭地回答。

     “2008年5月,王世(化名)167×20=3340,什么意思?”办案人员再次发问。

     萧红顺着办案人员手指的地方看过去,接着说:“王世医生那个月开了167支,20是每支处方的临床费用标准,所以给王世医生3340元提成。”

     “方子:1468×1=1468,这是怎么回事?”办案人员问。

     萧红正襟端坐,说道:“那个月,所有医生用我的药共开处方1468支,都是药品采购员陈扬帮我‘统’的,‘1’是我给陈扬的‘统方’标准,每支1元,那个月我一共给了她1468元。”

     说起这些,萧红俨然一副权威专家的模样,她用小本子上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给办案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医药销售黑幕”课程。

     萧红把本子往后翻,手指停在“2010年5月临床5451支×21=114471”上说:“这是2010年5月给医生和陈扬的处方提成。”2年的时间,销量提升了近4倍。

     萧红交代:“以这种零售价69元‘酮’药品为例,我从医药公司以20元提货,以60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差价高达40元,但是,实际上到我手中的只有9元利润。因为,这40元要支付‘统方员’回扣1元、医生‘开方’回扣20元,‘疏通’医院其他环节5元,另外,扣去税收、银行利息、运输费等成本费5元。”

     到患者手中的药品价格实际早被“计划”好了。最终,26元被医院各类人员非法瓜分,这占到医药代表本该赚取的利润70%多,医生“动动笔”划走了其中50%的利润,而“统方员”只有几元,甚至几毛钱的回扣,“统方员”不辞劳苦、不嫌麻烦每月给医药代表和医生做“嫁衣”。

     终于,该医院人员利用“统方”贪腐利益链浮出了水面。

     4年“统方”近27万支

     2012年8月15日,几名办案人员早早地来到了这家医院药剂科的二层小楼上。陈扬从单位班车上走下和往常一样来到药剂科采购员办公室。但随后,她就跟办案人员上了车,从此消失在其他医生的视野里。

     “2008年4月,萧红说她的药销量不好,让我帮忙统统方。我就没拒绝。”在审讯室里,陈扬痛苦地回忆着过去。“2009年下半年,萧红的药连续几个月蝉联我们医院的销售冠军,为此被停用了一段时间。”

     每月月初,陈扬都按时登录“医院电脑管理系统”,熟练地操作界面,轻松输入药名,编入查询起止时间,所有医生给每位患者的门诊或住院处方数据就轻易地看到了,点击打印,一张“发票”就出来了。陈扬把“发票”给萧红,让萧红“报销”。

     除此之外,陈扬还向办案人员娓娓道来了鲜为人知的“潜规则”:“只要是处方药,都可以‘统’,营养药标准高于常用药,抗生素更高。”

     对于“统方员”来说,只关心品种的好坏,零售价高的被视为好品种,品种好了标准就高,拿到手的“统方费”自然就多。而且“统方”必须延续,每月都统不能间断,医药代表每个月或两三个月付费一次。

     据陈扬交代:“一般情况下,我每个月初为这些医药代表统计上个月医生开具他们药品的处方数量,医药代表再按照标准和数量支付给我‘统方费’。好品种一般1元,小品种每支5角。”

     自2008年开始至2012年6月初,陈扬利用“医院电脑管理系统”共给多达15人“统方”,涉及18个药品。4年,陈扬为有明确“统方”标准的11个药品“统方”近27万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至2012年6月,陈扬共收受15名行贿人回扣款共计20.20095万元,于2012年10月24日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法院一审判决张学海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办案期间,检察机关顺藤摸瓜,在“统方”现象上查深查透,扩大战果。又查处该医院一名药房调剂人员于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受“统方费”近10万元的受贿事实,并且犯罪手段如出一辙。此案尚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泗水县检察机关深入探究医疗机构形成利用“统方”贪贿成因,结合办案实际,于2012年11月8日向济宁市某公立医院发出《检察建议》。同年11月25日,据该医院反馈,他们对相关机制进行整改,并严格规定了处方管理办法。2013年1月4日,记者获悉,泗水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对这家医院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发现院方已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医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并严格限制查看电子处方和纸质处方的权限,相关配套机制运行良好。

     相关链接:

     名词解释:“统方”是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所谓为商业目的“统方”,是指医院中个人或者部门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医生或部门一定时期内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的行为。

     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为避免为不正当商业目的统计医生个人和临床科室有关药品、高值耗材用量信息。要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药品、高值耗材使用等信息实行专人负责、加密管理,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统方”,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

     案后说法

     “统方员”在“360行”之外,但是,“统方”的人员、受益于“统方”的人员却都在“360行”之内。当再次想到“妙手仁心”、“白衣天使”等赞美医生之词时,“统方员”的存在让人尴尬。“统方员”,在药品漫长加价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纽扣”作用,锁住了医药代表和医生。“统方”的存在,是一个应该被予以高度重视的现象。

     4月17日论坛信息

     群英顾问与医药云端工作室联合举办“居危谋变群英会-药企四大生死危局下的自救行动”,给你带来政策、技术、市场及模式方面的新视野、新思考。

     【模块一:产品生死危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市场重构的机遇与风险

     演讲嘉宾:医药魔方创始人 魔方君

     【模块二:潜在价值危局】:产品梳理和筛选

     挖掘价值产品、避开政策与市场雷区

     演讲嘉宾:南方所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张步泳

     【模块三:市场生死危局】:带量采购和医药集团采购(GPO)

     药品采购方式变化带来的市场销售大变局

     演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昊

     【模块四:策略挑战危局】:营销转型

     危局下,营销模式不能一成不变,非转不可

     演讲嘉宾:医药营销与移动医疗跨界者 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 刘谦

     【参会对象】:药企董事长、总经理、营销/销售负责人、政府事务负责人、药品代理机构负责人

     【闭门沙龙】另外,在当天论坛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一场具有针对性和点对点交流解答的闭门沙龙,欢迎高端务实人士报名(限30人)

     【论坛报名信息】

     电话:010-84517085/89转320或321

     传真:010-64684699

     联系人:彭定琼 手机:135 2265 2360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进入论坛话题讨论群,和大咖们提前沟通

    

    

    

    微信ID:yunzhongluer

    长按左侧二维码加微信后进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论坛详情并直接报名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