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人的“原罪”被两票制揪出来!
2016/5/10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点苍鹤

     药企情况各有不同,“两票制+营改增”政策也同时在徐徐推进,并未完全落地。在这种情况下,解读政策是必需的,但还是不够。我想给各位朋友提供一种视野,提供一种可能奏效的路子,但这条路能否走通,还得靠药企本身。没有标准答案,谁也不可能提供标准答案。

     表面上看,两票制+营改增就是一个渠道+财税问题,但落实在医药行业,可能会被放大。事实上,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很大程度上是靠药企利益得以存续,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扭曲的药品定价机制。

     实施两票制,扭曲的药品价格空间将被压缩渠道的方式逼到了墙角,与此作为配合,国家药监总局《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要求5月31日全国所有药品批发企业上报包括个人挂靠在内的10大违法违规行为。

     两票制+营改增+打击挂靠走票+税务药监双重监管等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同时出台,医药行业顿时被连续击打,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国企业界10多年前就在争议的“原罪”问题,这一次,彻彻底底在医药界被放大,5月31日后,还有多少人能安然在市场上出现?

     所以啊,有的人在两票制政策消息一出来时候就肯定地说,两票制不可能降药价!我说先别这么早下结论,一定有企业搞不掂财务处理或不愿意冒较大风险,会按底价+物流费发给商业的。

     我们来推演一番。

     这并非不可能,在新一轮药品采购政策的“招标+采购+销售”逐渐三合一的趋势下,特别是在很省份实行单一货源采购的地方,医院确标以后,医院照目录进药,医院看目录开处方,销售的职能逐渐被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药价已经被招标压榨的所剩无几,厂家凭什么还要冒着巨大财税风险去高开?

     或许甩开代理商(没有空间给了),自己直接对接商业,凭借主流商业配送,自然销售,销量会比从前有所下滑,但和巨大的风险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损失的销量有又多大问题呢?(何况不用代理商或销售,又省去一块费用,利润未必下滑)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要解决两票制+营改增,想破头去规划财务、商务体系,想着资金、费用的循环,到最后,你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是营商环境,这也是广义上的政府事务。三流企业盯着财税,二流企业知道要调整经营体系,一流企业看到的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构建。

     而营商环境则是由合规在推着药企转型,自然人转型,没有明白这一点,即便今年解决了财务问题,以后不合规依然存在定时炸弹,真的,想到这里,今天突然感觉一阵恐慌……

     国内4700多家药企,大部分都该被淘汰,这是客观规律,但是,从30年的医药市场发展史看,大家都是受害者,现在来自救,合情合理,也需要务实面对。看到有些外企嘲笑现在两票制下国内企业的恐慌,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救是本能,值得尊重。

     CSO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很多自然人即便有了专家资源或者专业化的推广能力,但由于不具备财务处理能力、经营体系的规划、良好营商环境的构建,也无法成为真正的CSO。何况还有更多的自然人,还处于蛮荒状态。

     现在的形势是,定时炸弹已经安放好了,谁来接?务实的是赶紧把炸弹在还没有爆炸之前,拆分出来,往下游转移,一层一层转移,然而总要有人接过炸弹,难道这条线上的最后一环就犹如接鼓传花游戏中的倒霉蛋,天生要来粉身碎骨?

     厂家、代理商、自然人,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如果自顾自己,不顾别人,迟早也会引火烧身,所以为何我一直要求厂家带着代理商一起来参加北京5月14日-15日的研讨?呵呵,你以为我是为了这点培训费?

     厂家和代理商,假如不能够达成共识,共用一套“操作系统”的话,很快就会出现硬件、软件、神经、血液方面的冲突,不是血栓,就是血管爆裂。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

     1、合规是前提,透彻理解政策是基础;

     2、财务处理是解决两票制+营改增的起点,但未必是终点,终极目标一定是藉此转型营销模式;

     3、厂家+代理商是同一个营销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需要共同面对问题;

     4、以上问题,需要经历过两票制操盘者+财务专家+实战处理才能解决全盘问题,缺一不可。

     我们请财务专家+两票制操盘手+实战专家,在北京举办两票制+营改增研讨会,分别在5月14-15日、21日-22日为您解答各类实际问题。

     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