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抵制两票制,我们要的是解决方案!(上)
2016/5/16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点苍鹤

     骂娘不解决问题,抵制只会被淘汰

     两票制政策即将在全国200个医改试点城市推行,范围约占全国33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60%,这引起的震动,当然不是当年实施两票制的福建区区一个省份可比的(福建药品销量不到全国的4%)。况且,除了推行范围的扩大,加上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两项政策的双重重压之下,药企代理商一时陷入了恐慌之中。

     生存重压之下,很多朋友难免一时适应不过来,对两票制抱怨、嘲讽甚至骂娘的声音一直连绵不绝。作为行业中人,我能理解大伙儿的心情,政策本身,不可能完美无缺,能否奏效需要时间;一项政策的出台,也势必影响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关键是,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抱怨之后,还得静下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还在对两票制采取抱怨、嘲讽甚至是骂娘的朋友们,赶紧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才是理性选择。两票制+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势不可挡,形势比人强,咱不和政策对抗,不抵抗两票制,我们要的是解决方案。

     抛弃不切实际的方法,高开(正常开票)已成必然之选

     有些厂家认为,两票有什么难的,我直接开出底价票到商业配送公司不就完了?这既符合两票制政策要求,财务处理又清清爽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何难之有?

     这样的认识不是没有,而且在很多底价招商企业的财务人员中广泛存在,但问题是,假如药品价格的追溯机制建成,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采集了底价数据,药企很有可能面临如下价格风险:

     1)发改委以底价歧低、中标价歧高的“异常现象”对生产企业展开价格调查;

     2)国家药管平台及各省药品集采平台数据采集,形成招标限价,价格再无提升之可能;

     3)据此形成医保支付标准,较低的报销比例严重影响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三点提示,估计没有哪家处方药生产企业敢冒这个风险,但不排除普药或没有医院市场份额的企业,借机用底价优势在各地的带量采购中,抢占同通用名同剂型同规格的医院市场。从这个角度上看,两票制并非完全是政策利空哦。

     除了价格风险外,底价发货到商业容易,但产品没有了适度的利润空间,谁来做推广?(嗯,当然,我说的是合规的推广)没有推广,后续销售无从谈起,发出第一批货,就很难有第二批第三批了。

     因此,对于处方药企业来说,以上这种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不可行,图样图森破!那么,合理的解决方向是什么?答案当然是要选择正常开票(高开),这是两票制下的唯一理性选择。

     正常开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高开部分的费用,以什么方式入账?在营改增背景下,相应的发票如何而来?更难处理的是高开部分的资金循环问题。这是两个关键核心。

     解决方向:工商一体化共同承担风险

     明确了高开票的处理方向,还需要在工业、代理商之间达成共识:双方只有在一个财务处理平台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顺畅的资金循环。工业、商业、代理商(含自然人)都是医药营销体系中处于专业分工的不同环节,各有不同的价值,如图所示:

    

     特别是在7号文之后新一轮药品采购中,招标+采购+销售三合一的趋势越发明显,市场准入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例如在安徽1118目录及16+1带量采购,以及福建招标采购及各片区带量采购中,两省的处方药销售从贡献度分析,市场准入工作对整个销量的完成贡献度几乎达到70%-80%之间。

     招标采购目录、全省中标(入围)、各片区的带量采购三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当地代理商在专家资源的积累、大型医疗机构的采购信息反馈、卫生行政部门沟通管道的通畅,就没有后续中标、确标的可能。而药品一旦确标,就算医院没有签订或承诺销量,但所剩无几的药品数量(安徽4400多个品规、福建不到6000个品规,分到医院不足1800个品规)几乎为医院所能提供医疗服务的药品所需。

     医院目录代表着后续的采购,采购意味着后续的销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淡化销售职能而强化市场准入职能,是未来中国处方药营销的必然趋势。但,没有当地代理商的配合,上述工作靠国内药企的销售+政府事务团队,几乎不可能完成。这就是代理商存在的市场价值。

     一些厂家习惯将风险转移到下游客户,这是长期以来底价销售的惯性思维所致。在两票制+营改增政策重压之下,更是简单地认为自己财务处理完成后,代理商自行处理,不管不顾任其自自生自灭。然而,这样的想法,无论是主管意愿还是客观条件,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这是由于:

     1)过票公司的消亡,厂家以及代理商都不得不自己处理财税问题。之前从事高开高返或自营体系的公司,无不是通过第三方的通道完成体外循环的,如今,政策逼得自己完成过票公司的职能。

     2)高开票及费用处理完全由自己内部解决,风险很高、难度很大,理性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或分摊出去,而此时代理商天然地与厂家站在同一个体系之下,没有代理商的配合,几乎不可能独自化解风险。(自营体系下的各办事处销售人员在营销体系中的价值等同于代理商)特别是营改增后,费用冲销需要找到合规的费用项目,来自代理商的推广活动成为最大一项费用票来源。

     3)代理商自身的财税处理难度并不在厂家之下。对代理商而言,产品不是自己的,费用佣金需要厂家划拨,拿到佣金之后同样需要解决与厂家类似的风险分摊问题,但如果代理商不能处理或者处理不善就会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正是这样,厂家与各级代理商的利益与风险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结语

     综上所述,两票制+营改增背景下:

     1)厂家应放弃底价出票的操作而转向高开,范围不能局限于政策要求的200个城市之内,应向全国所有区域做好高开的准备;

     2)代理商在新时期(新一轮药品采购+两票制+营改增)的市场价值仍然存在,但偏向于市场准入等工作,后期的销售职能相对被淡化,但也因此显示出拥有专家资源和专业化推广能力的重要性。不具备这些资源的代理商岌岌可危,趁早转型立场;

     3)新时期的营销体系越发促进工商一体化的资金、信息、服务的大循环,厂商只有在一个统一的操作思路、操作平台上才能解决问题。

     以上是两票制+营改增的第一步,即统一认识、统一平台、统一操作方式的“三统一”,只有实现了三统一,才能产生有效的解决方案。下一篇,将谈谈两票制+营改增解决方案的操作路径及关键细节。

     5月14-15日,我们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场“两票制+营改增”解决方案研讨会,实战派人士的干货抛出让现场朋友们脑洞大开,找到了可落地的方案;

     5月21日-22日,我们在北京的第二场研讨会报名已经截止,仍然挡不住业界的热情,为此,我们将举办第三场:

     【时间】5月28日-29日

     【地点】杭州某酒店(待定)

     【内容】政策解读风险评估(3小时)+财税规划(5小时)+商务结算体系(4小时)+营销升级转型(4小时) ,内容讲解+互动答疑

     以上内容全部是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全部是实战派+操盘手为你提供的成功经验,如有半点水分,可当场对水货发飙!

     为了保证活动效果,限制人数在60人以内

     【费用】四星级酒店包两天食宿。报名费1人8888元,2人同报14888元,3人同报19999元,4人同报21888元。谢绝讲价!

     【联系方式】

     电话:010-84517085/89转320或321

     传真:010-64684699

     联系人:彭老师 手机:135- 2265 -2360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