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两票制不能降药价,那么药品控费一定能!
2016/6/30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七彩小荔枝

     题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一、盘点2017年药品控费相关目标: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从2009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新医改以来卫生总费用增长率整体下降,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亦逐年下降(伴随着社会卫生支出与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的提高),但距离“2017年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至10%以下”与“2017年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两大宏观层面指标尚有距离。

     数据来源:历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结合医院层面的具体控费要求,不难看出:

     1)降低医院药品与耗材支出既是“腾笼换鸟”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资金来源,也将是“2017年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至10%以下”的主要实现手段;

     2)降低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是切实减轻民众看病负担、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这意味着医保基金(社会卫生支出)需要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意味着对医保目录范围外药品与诊疗项目使用比率的监控——两者都将带来对药品控费的进一步强化。

     二、观景台:药品控费将如何实现

     自2015年起,国务院、CFDA、发改委、卫生计生委、医保基金、医院对于药品控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主要包括:

     面向未来的游戏规则:新药上市价格承诺公告为未来进口药品上市价格制定设限,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标准成为现有仿制品质量准入与以质量为基础形成价格的依据;

     市场规则的维护与透明化:两票制+药品价格专项检查;

     限价采购或直接降价:国家谈判,省级招标与试点城市二次议价;

     医保基金管理通过定价进行控费:基于谈判价格的药品的准入、药品支付标准设定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诊疗+药品打包价格);

     医院管理:医院(医联体)议价逐步走向前台、对辅助用药的监控目录管理从医院层面上升到省级与市级层面并成为医院KPI,个人自付比例成为医院管理的KPI。

    

     三、三明医改是否为更多地区提供了参考案例?

     三保合一、“腾笼换鸟”降药价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限价采购、两票制、辅助用药目录控制、公立医院薪酬改革——三明医改中的一系列举措都已成为国务院层面制定医改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三明模式2014年成绩单来看,2012年至2014年:

     严控医院总收入增速,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医药总收入年平均增幅8.58%(低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增长幅度需降至10%以下的要求);

     严控药品收入,药占比从改革前的46.77%下降到27.36%(低于国务院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左右的要求,零差率改革已完成),终端辅助用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明显萎缩。

     2016年5月,三明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对个人自付比例的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向2017年控费目标

     发布《住院费用全部按病种付费工作的通知》(明医管〔2016〕27号),在全市21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住院费用全部按病种付费工作,并要求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自2017年起全面开展。

     该举措对应到该市医改操盘手詹积富之前表示还是有一批药品未能降价——此前国产药总体降价幅度为15%~30%,而进口药总体降价幅度仅为3%~5%。

     虽然在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标准出台之前该举措略显激进,其制度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发布《关于严格控制医疗总费用中个人自付比例的通知》(明医管〔2016〕29号),比照小于或等于30%的标准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分别制定全病种付费总费用中个人支付比例控制指标。

     药品限价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个人自付比例,至此,三明已形成对医疗卫生支出中药品费用监控的全面合围。

     结语

     回到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的点评:“公立医院改革,不让医保多拿钱,不让百姓多拿钱,不让医院少拿钱。那么改革的空间从哪来?就是腾笼换鸟。”

     更严格的药品控费不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亦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趋势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下行(自2012年以来GDP增长持续低于8%),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未来财政对于医改的进一步投入;

     社会老龄化催生医疗需求增长(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亿、预计2026年超过3亿、2037年将超过4亿),带来医保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压力。

     2017,我们一步步走近。

     2017,只是一个里程碑而远非终极目标。

     “两票制+营改增”终极解决方案将在7月2日北京推出

     政策梳理风险评估+财税规划+CSO架构搭建+营销升级转型,内容讲解+互动答疑,彻底厘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

     7月2-3日北京(彭老师135-2265-2360 金老师138-1018-2977)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