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药品提价后,市场拱手让人
2016/7/17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虞国庆

     医药水浒传之六十一:有的活儿不可复制

     梁山制药一直以普药销售而著称,走的是大物流,以渠道销售为主。十几年的跌打滚爬,已在全国建立了26个省级办事处,一直做的是一级经销二级分销的模式,虽说发展不快,但也说得过去,2015年底,所有的剂型全部通过新版GMP论证。

     从去年开始,大老板呼保义宋江总觉得公司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本市的兄弟厂家,不知道突破口在哪儿,心里憋着一股劲,又找不到好的方法。于是,听从了圈内同行的劝说,预付了百万年薪,请来了业内高手史文恭,来操盘梁山制药的销售工作。

     据称史文恭在国内好几家大公司担任过营销老总,尤其擅长OTC品种的销售。史文恭到任后,踌躇满志,同宋江当场拍定,一定会在梁山制药整出点名堂来。

     史文恭也的确好生了的,到任一个星期后,就风尘仆仆到周边省份转了一圈,回来就对宋江说,梁山制药原来的销售模式太陈旧了,完全不符合现代营销理念,所以毛利率和发展速度总是上不去。

     史文恭似乎一下子就为梁山制药掐准了命脉,找到了病症,又闭门思过一个星期,拿出了一个完全区别于公司原来销售模式的营销企划方案,有理有据,数字详实。调整品种结构,筛选高毛利品种,现有的品种不再走渠道,提高价格,让出空间,直接铺货到终端,先从本省开始,三个月后推向全国。

     全新而诱人的方案,让公司的毛利率一下子从30%上升到65%。宋江看了眉开眼笑,到底是高人,短短的时间里就拿出了如此漂亮的方案,为什么以前就没有想到,怪不得公司原来发展缓慢,想不到问题出在这儿。于是宋江亲自参加,连续召开公司经营层会议和省区经理会议,布置和落实史文恭的方案。

     原来的总监和部分省区经理懵了,动作这么大,如此高的价格能卖的掉吗?市场能不能接受?多少年来,梁山制药一直卖的是原来的价格,和市场上同类品种的价格差不多,而且一直走的是一二级渠道,原来的总监和省区经理也是老江湖了。

     史文恭说,这就是梁山制药的病根,为什么就不能以高价直接铺货到终端,减少中间供应链,如今的市场是终端为王的时代,又列举了东北好几家大药厂成功的案例。强调说,梁山制药若不改变目前的经营思路,肯定是死路一条。

     宋江站出来为史文恭打气撑腰:“一切按史总的方案去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有抵触的情绪,谁就走人”。老板这么一说,经理们就没话了。

     从本省开始,原本只有十个业务员的队伍一下子扩充到上百人,原本多家经销商走货的渠道,现在每市只选一家,也只是过票而已。其他户头全部关闭,退货。由梁山制药的业务员直接把产品铺到药店和诊所,连大连锁也暂时放弃了,因为大连锁既不接受高价铺货,也不接受高价出货。

     每个业务员负责20---30家药店和诊所,以超出原来80%的价格铺货,给予60天的账期。100多名业务员忙得不亦乐乎,史文恭更是每天守着电脑,观察铺货的结果。

     老板闲下来,也跑到销售部,关注着本省的走货行情。不到半个月,成绩就显示出来了,全省铺了近千家的终端客户,虽然销售总量不如以前走渠道的,但毕竟是新生的销售模式,而且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梁山制药十几年来的经营观念,而且毛利率几乎增加了一倍,当然还有一定的费用。看到这种结果,哪个老板会不高兴?预想着三个月以后,销售额肯定会超过以前。

     宋江开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到那时,梁山制药不仅占据了终端市场,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终端网络,而且业绩会像几何式地不断往上递增。人与人的水平就是不一样,百万的年薪值,如今的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其他省区也在密切地关注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虽说目前还是做着渠道的生意,但也开始通过经销商的产品流向,收集终端客户的信息资料,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前做些准备,因为谁也不愿意被市场所淘汰。

     本省的试验田继续扩大成果,一个月以后,铺货铺到了二千多家药店和诊所,电脑上的数字还在被刷新,宋江的大班台上的地图被插满了红旗。

     但本省区经理行者武松的眼神却不那么舒展,毕竟在省内做了七八年的销售,这两千多家终端客户,以前或多或少地从渠道里拿过梁山制药的产品(从产品流向里可以查出),此次的高价能卖得动吗,武松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本省的市场他太了解了,虽说我们的产品在本省同类品种中占据了近一般的市场份额,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价格原本就比人家高出20%。

     另外四五个厂家一直盯着这块市场,乘我们大幅度调价,退出渠道之际,他们又降低了10%的供货价,全面进入渠道,还加大了促销力度。武松现在最为担心的是,第一次铺下去的客户,至今没形成第二次要货。

     说到底,铺货仅仅是药品库房的转移,只有出现第二次发货,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可至今没有任何动静,两个月过去了,只有客户的增加,不见客户的走货。

     史文恭亲自到各市去督查,还是无济于事。反馈回来的信息:涨价幅度太大,虽说店员一个劲地促销,但老百姓不买账,虽说我们的产品在本省是响当当的品牌,但价格也是太敏感了。

     涨价10%到20%还看不出来,一下子涨了80%,老百姓还是放弃了,转向买其他厂家的产品。原本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普药品种,价格透明度非常高,老百姓就是接受那种低价位。

     三个月下来,渠道里全是人家的产品,又通过经销商的渠道,同样走进了终端客户,连大连锁药房也开始批量地卖开了其他厂家的产品。“怎么会是这样”?史文恭从没想到过会有这样的结果,东北几个大药厂都是这么做的,而且都很成功。为什么复制到梁山制药就不灵了呢?

     半年不到,梁山制药的产品在本省的销量一下子下滑了80%以上,几乎被踢出了市场。史文恭撑不住了,宋江的脸也紧绷起来,见势不妙,史文恭招呼也没打,开溜了,反正钱早已拿到。

     最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梁山制药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启动费用,还亲手把自己稳固的市场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可见再好的方案,再好的活儿,是不可能完全复制的,因为市场上品种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不经相同,盲目的照搬和擅自的调价,是要吃苦头的。

     医药界当前最为关心的“两票制+营改增”主流解决方案,详情点击右边蓝字进入:CSO运营管理高端集训营:南京(7月23-24日)

     详情请来电咨询:彭老师135-2265-2360 金老师138-1018-2977

     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