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要这么做:一家药企引爆百家药企
2016/7/28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广深高新区样本: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比政府更有效”

     从一家企业催生出一个产业集群要多久?达安基因的答案是:两年半。2013年,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建设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目前已经孵化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106家。

     “推动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已成为我们的一大特色。”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夏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政府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天使投资人,以及其他各类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孵化器。

     “我们孵化器孵化的,不仅是从树苗到大树的奇迹,更是‘独木变成林’的发展模式,而且事实证明,龙头企业做孵化比政府更有效。”达安基因(002030.SZ)董事长何蕴韶对记者表示。

     “大树”加速长成“森林”

     作为一家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达安基因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尤其是基因诊断技术及其试剂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为何还要做孵化器?

     何蕴韶认为,健康产业企业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对于企业而言,专业孵化器能帮助解决健康行业创业者或者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缩短成长周期;

     而对于孵化器自身而言,单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成长为“大树”。“依托自身资源,进行外生孵化,向平台化、集群化过渡,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

     达安基因专门成立了4只医疗健康投资基金,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遴选上下游产业新项目,并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企业发展必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

     同时,达安基因利用自身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的成熟的供应和销售网络,为在园企业在上下游产品采购、推广、销售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和便利。

     2013年和2014年,广州开发区创造性地将民营孵化器纳入区孵化器管理、考核体系,并享受同等政策和服务,鼓励区内企业盘活旧物业和闲置、低效用地,就地实现功能转换,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奖励。

     目前,广州开发区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投身孵化器建设,全区约70%的孵化器为专业型孵化器,其中80%左右是由政府引导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的。

     同样选择做孵化器的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的就是“内生孵化”的路径,也就是通过母公司内部人员的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创业项目,随后由母公司出资成立子公司进行项目开发运营,子公司可以使用母公司的所有资源,产品也可以卖给母公司,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目前,视源电子已经建成以电子信息专业为核心、包含多种相关业务的专业孵化器,成功孵化12家子公司,已经取得专利近500项,销售额超过50亿元。

     作为国内再生医学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238.SZ)探索出一条新的“协同孵化”的路子。目前已入驻企业达到23家。

     冠昊生物总经理徐斌告诉记者,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单靠自己后劲乏力,“产学研合作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合作创新的模式”。

     上述三大企业孵化新模式,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较强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广州开发区的孵化效果。数据显示,广州开发区孵化器2014年总销售收入251亿元,税收11.9亿元,单位面积收入为12677元,约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倍,单位面积税收为601元,约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倍。

     破解土地资源匮乏的难题

     但开发区的发展仍有瓶颈。

     香港嘉德乐集团董事长徐怀义最近正为扩大业务的事情犯愁,因为没地了,连建厂房都困难,“但我们对广州开发区有感情,不想搬走”。

     广州开发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黄姣娥告诉本报记者,反映地不够用的企业不止嘉德乐,现在政府正在想办法,比如清理闲置土地等。

     深圳也为同样的问题头疼。相比规划面积37.34平方公里的广州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的规划面积仅11.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上聚集了近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45万从业人员和10万居住人口。

     深圳改变了把地直接卖给企业的普遍做法,而是采取由政府“集中供地,成片开发”的方式,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以位于深圳市中心的软件产业基地为例,负责开发运营的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德群告诉记者,入驻企业可享受国家和地方给予的税收优惠等政策,还可申请租金减免。“我们对入园企业有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拿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批复。”杨德群说。

     深圳市科创委副主任李志远表示,“未来的产业空间优化拓展主要通过产业升级改造来实现”。

     打造高新产业生态圈

     对企业来说,高新区的吸引力在哪儿?记者采访了十几家企业,发现它们最看重的是氛围、资金和人才。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他最看重的就是高新区的创业氛围,这里有“拓荒牛”的精神,摒弃浮躁,埋头苦干。

     曾经供职于腾讯的郑重现在是阿卡纳网络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他也最喜欢这里的创业氛围。在深圳湾创业广场,由“老企鹅”(腾讯离职员工自称)自发组织的社群圈子“南极圈”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为包括红杉、IDG、联创、顺为、经纬、险峰华兴、真格、北极光等几十家VC机构及个人,提供了近200个腾讯项目对接。

     资金方面,软件产业基地已进驻中小担、高新投、众投邦、中投证券、平安等23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而在广州高新区,对批准的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将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的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企业融资需求,也可通过已建成的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平台获得支撑。

     统计显示,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企业,2014年有1062家,到今年5月已达4047家,增长了近3倍;融资交易额突破220亿元。更重要的是服务。在广州高新区,从企业提出申请到拿到结果,最长不超过34个工作日。

     “目前广州开发区主要有‘1+7’科技政策体系和‘1+9’人才政策体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陈建荣说,“企业无需去全部了解,它只需要到我们的政策研究室窗口递交材料,有结果后我们会通知企业,并且一条一条地给出书面说明。”

     据悉,2016年广州高新区财政直接用于科技创新的扶持资金将超过10亿元。

     预告:8月13-14日,我们将在广州举办《营改增+两票制背景下的营销解决方案》研讨会,欢迎参加,议题如下:

     一、两票制+营改增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及影响

     1)两票制的定义、要求及推行趋势分析

     2)营改增政策对药企税务、发票的要求

     3)两票制+营改增对各医药营销模式的冲击

     4)各项政策的合规要求

     二、医药企业如何应对两票制+营改增政策

     1)底价模式如何过渡到两票制

     2)自营模式如何调整

     3)新形势下的商务渠道构建

     4)主流发展方向:CSO

     三、CSO公司的设计

     1)如何开办CSO公司:经营范围、注册、公司架构

     2)CSO服务内容设计:以营销预算为起点,项目执行为核心的合规运营

     3)协议签订:厂家与CSO;大型CSO与小型或专业CSO;

     四、营改增+两票制下的CSO财税规划

     1) 两票制对厂家和代理商财务管理的影响;

     2) 营改增后代理模式转型的财务对策;

     3) 营改增后自营模式下的财务对策

     4) 药企应如何利用营改增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五、CSO公司管理

     1)营销管理;

     2)费用管理;

     3)支付管理。

     详情请来电咨询:金老师138-1018-2977彭老师135-2265-2360

     长按以下二维码,可以向点苍鹤提出问题,语音回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