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9月2日严格执行《药品交易办法》
2016/8/11 医药云端信息

     医药云端信息: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来源:南方日报

     营改增+两票制背景下的处方药营销解决方案将于8月13-14日在广州举行,点击左侧橙色字体见详情

     日前,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编办、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国资委、广东省工商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暂行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交易办法》)。

     南方日报记者11日从省卫计委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9月2日起广东将严格执行《交易办法》,近4万种品规药品将全部上线交易,并通过“以量带价”以及让国产仿制药品和过期专利药同台竞争等几招,动真格降药价。

     【总体情况】除中药饮片外、原料药外均在省交易平台交易

     此前,广东已通过遴选由第三方出资筹建省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省交易平台)。据省医疗药品采购中心科长杨远锋介绍,目前,除中药饮片、原料药外的全部药品均已在省交易平台挂牌交易,药品采购制度已逐渐从“政府主导”的集中采购模式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交易模式的转变。

     “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相关政策和改革文件。我们将要执行的《交易办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创新。”据省卫计委药政处处长吴景赠介绍,这些调整主要包括:调整竞价周期、双信封评审方式、药款结算时限、药品分类采购方式、药品层次划分等,增加议价方式、配送方式和引入比价交易新规则等方面。

     【重点调整】医院可“抱团议价”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药品采购由过去的“月月竞价”调整为“季度竞价”,“主要考虑月月竞价过于频繁,采购量不能充分集中,而且,企业更容易进行围标等违规操作,体现以量带价,达到促进竞争、减少围标的目的。”省医疗药品采购中心主任杨哲说。

     就议价方式而言,如今在医疗机构自行议价的基础上增加了“自主联合或委托议价”两种议价方式。在吴景赠看来,这能提高医疗机构的议价能力,也可降低议价成本。因为医院过去是“单打独斗”,如今“抱团取暖”,量上去了价格也就下来了。

     此外,除了非医保目录药品、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低价药品、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目录药品、管制药品、谈判品种等药品外,广东还将实行“双信封评审”,也就是先设质量门槛,过了质量关的药品再采取“价低者胜”的采购方式,以确保入围药品有较好的“性价比”。

     对医院影响较大的药款结算时间的调整。根据《交易办法》,医疗机构的药款结算时间将由“60天”调整为“30天”。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对一些医院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瞄准“虚高”】让它们和优质国产药同台竞争

     “实际上,部分过期专利药药价虚高是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是它们质量好、受欢迎,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它们在单独序列采购,没有竞争。”吴景赠说。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广东将率先让“过期专利药”和“稳定出口到国际主流市场的药物”、“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技术标综合最高得分品种”等优质国产药同台竞技。

     “简言之,哪怕是仿制贴牌的产品,只要质量过关,都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并通过一定的比价系数和进口的过期专利药竞争,这样,过期专利药便不可垄断市场,而且会为了赢得更多市场,将药价降下来。”吴景赠说。

     【保护低价】联合议价加复合配送来解决

     在广东,低价药要在统一平台挂网,买卖双方自主议价,网上交易。2015年初,广东又规定,新版药品交易低价药目录品种须按照“低价药品在西药≤3元,中成药≤5元内”的日均费用标准。

     在这样的低价药改革政策下,至去年12月,省卫计委统计省内低价药虽然平均涨价23%左右,有三甲医院统计涨价的低价药达三成,广州医药生产企业则反映低价药涨价幅度是10%-20%,但也有低价药是降了价了。

     不过,医院和患者发现,低价药短缺问题依旧存在。业内人士分析,部分低价药供不应求,原因多在于药品用量不大、利润低,生产企业不愿生产或生产量少;生产或配送企业不签合同或不供货、不足量;有的短缺药品如硼酸甘油滴耳剂,根本就没有药企报名或报价。

     新的药交办法实施后,吴景赠表示将有两大变化。一是低价药挂网,药企可在“低价药品在西药≤3元,中成药≤5元内”的日均费用标准下报价,可保证药企有得赚;而议价方式从原来的只有医院自主议价,单独采购,调整为鼓励医院们自主联合议价、或委托议价。“‘抱团’采购需求量大,全省一年报一次总合同量,但又可分期买,灵活机动,药品产、用双方都可接受。”

     另一方面,低价药配送调整为每个品种在每个县区不得超过5家,将有效保障供应和配送,解决低价药短缺问题。“以前每个医疗机构单笔采购才几千元,药企根本不愿意送”,吴景赠说,调整为少于5个配送商,将药品配送复合化,配送更能保障。

     若还是没能议价成功怎么办?吴景赠表示,《交易办法》还“留了后手”,即可备案采购,允许单个医院按药品目录备案后议价去买,这其实是让临床必需的低价药,获得与采购困难的罕见用药、定点生产用药、谈判品种“同等待遇”。

     8月13-14日,我们将在广州举办《营改增+两票制背景下的营销解决方案》研讨会,欢迎参加,议题如下:

     一、两票制+营改增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及影响

     二、医药企业如何应对两票制+营改增政策

     三、CSO公司的设计

     四、营改增+两票制下的CSO财税规划

     五、CSO公司管理

     六、现场模拟实战演练、专家点评辅导

     详情请来电咨询:金老师138-1018-2977彭老师135-2265-2360

     报名可点击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