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活得像体面的寡妇,中国人更像开放的“小三”
2016/6/10 新闻早餐

     怎么每天看到这种美文呢?点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免费提供三分钟各大新闻源榜单的价值新闻,版权属于原作者。发现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人。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播放

     当外国人坐在马桶上忧郁地仰望星空时,中国人正乐呵呵地边玩手机边YY;当外国人孤独的躺在床上听狗叫时,中国人正拼了老命地网购双十一……

     外国人下班回家了,中国人还在跟哥们喝酒撸串;外国人安静地睡着了,中国人还在充满激情的打DOTA……

     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中国好脏好乱好热闹?谁说不是呢!

     夜幕降临,就到了中国各种娱乐场所show time的时间,KTV、酒吧、电玩城秒变每个城市的主角。

     而澳大利亚的晚上,却没有任何灯红酒绿,处处都是无人区。人们日落归家,毫无乐趣可言。有位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朋友回国后抱怨道:“澳大利亚的男人下班后就回家,不是因为多爱老婆,而是除了回家,他们根本无处可去。”

     呃……多么痛的领悟!

     当黄晓明在《中国合伙人》中高喊American的时候,我脑海中的美国是这样的:

     快节奏的生活,霓虹灯闪烁的大都市,歌舞升平的酒吧餐馆……然而真实的美国却大相径庭。在美国,晚上8点想要找到一家餐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在大学城这种本该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大学生却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他们社会活动稀少,交友范围也比较狭窄,有车也不知道去哪。再来看看中国的大学生,刷微博、开网店、打游戏,聚餐……无论白天夜晚,校园内都一片嘻嘻闹闹。也难怪中国的大学生毕业时都万般不舍,而在美留学生说的最多的却是“loneliness”。

     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节目曾经邀请过两位常住中国的外国人当嘉宾。主题是比较中国与外国的区别。外国人坦言,在中国一年遇到的“热闹”数量比他们在自己国家20年遇到的还要多。外国人如此惊叹中国的热闹,怪不得老谋子用熙攘人群开场的电影总能在国外电影节上频频获奖。给外国人看他们经常看不到的,他们自然会感到新鲜,感到有趣吧。

     当“热闹”成为外国人的稀缺资源,抑郁症就顺理成章地抢了风头。在西方国家,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通的精神疾病,其中终身抑郁症的发病率在6%~8%之间,随着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抑郁症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50%。所以英国的医生才会鼓励抑郁症病人来热闹的中国治疗。继续留在国内只怕会更加糟糕。

     想想,一个每天只有空虚、寂寞、冷的人跟一个体面的寡妇有什么区别?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也许正在渴望中国的华灯璀璨,当空旷的马路四下无人时,他们也许正在期待中国的摩肩接踵。当他们独自驾车回家时,他们也许正在憧憬着中国的车水马龙……

     热闹的生活不需要解释,它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一些鸡血,让我们更加亢奋地醒着,更加年轻地活着。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欢乐,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打破孤独,真真切切的赶走寂寞。

     有一个外国朋友,算是得了抑郁症,因为经常一个人坐在窗台上发呆数星星,可自从来中国后迷上了社交网络,抑郁症好了!为啥?因为他说能匿名去骂别人,痛痛快快地骂,毫无保留地骂,在自己国家做不成“蜘蛛侠”、“蝙蝠侠”,来你们这分分钟成为“键盘侠”。我每次见他都感觉他神采奕奕,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今天我骂了谁,给哪个键盘侠点了赞,你们言论可真自由……下次骂的时候我带上你……blablabla”

     我只能“呵呵”……

     也许我们每个人周遭的一切在趋于平庸时,都会与抑郁为伴。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个女孩跟Leon说,自从遇到你,我的胃痛就好了。我想那个胃痛的感觉就是孤独了。

     有人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平庸,因为中国24小时都让你激动着,闹腾着,沸腾着。”

     与其在国外抑郁,不如来中国狂躁。

     比起国外“安静”的生活,你我都是如此地幸福,也如此地幸运!

     本文为公众号商界必读(ID:shangjiebidu)的原创,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第99届THLDL大课堂上海站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报名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新闻早餐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