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打人是谁之过?
2016/9/13 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免费送你12本亲子教育电子书


作者:一寸光阳
孩子打人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甚至屡教不改,这让很多家长都很头疼,不禁怀疑自己的孩子难道攻击性强。其实,很多时候,造成孩子喜欢打人的,往往正是大人自己。
1
我的一位朋友,和老公两人都在外地上班,刚满两岁的儿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最近朋友回老家,发现孩子喜欢上了打人,在家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算了,带孩子出去外面玩,孩子连别的小朋友也打,一不留神孩子就走到别的小朋友面前来一个“盖火锅”,小朋友都被他给吓哭了。
这让朋友觉得很尴尬,拉着宝宝一直给别人赔礼道歉。回到家,一家人吃晚饭时,聊到宝宝在外面打小朋友的话题时,爷爷奶奶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奶奶说:“是呀,这孩子最近变坏了,老喜欢打人。”

朋友很纳闷,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喜欢打人了呢?
过了几天,朋友终于找到了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原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家里经常喜欢玩打人的游戏逗孩子玩,“宝宝,打爷爷!”说着奶奶就抓着孩子的手往爷爷脸上啪啪啪地打,爷爷也像黄盖一样,被宝宝打得乐呵呵,看爷爷奶奶都笑,孩子也就跟着乐了。
原来孩子喜欢打人正是爷爷奶奶自己教的。当奶奶教孩子打爷爷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只是在逗孩子玩,爷爷奶奶的反应让孩子也以为这只是一种游戏,所以当他在外面打其他小朋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干一件可能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坏事,对他来说,他只是在和小朋友玩游戏而已。
找出了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后,朋友立刻给爷爷奶奶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要再以打人的方式逗孩子玩乐。
一开始,爷爷奶奶并不以为然,爷爷说:“多大点事呀,不就是玩嘛,小孩子又不懂事,再说了这样以后还不容易吃亏。”“小孩子是不懂事,所以他不知道什么样的打是玩,什么样的打是会伤害别人的。他如果一直这样喜欢打人的话,以后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才是真正吃大亏呢。”
听了儿媳妇的话,爷爷奶奶都沉默了,看爷爷奶奶似乎有悔改的意思,朋友缓和了语气继续说道:“爸妈,我知道你们的本意是想逗孩子玩,但是逗孩子玩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其他健康又好玩的方式呀。比如教他把打人的动作改为轻轻的抚摸,既可以表达友爱又不伤害人……”
从那以后,每次孩子要打人,爷爷奶奶都会抓住孩子的手,放慢孩子的动作,和孩子说“你打别人别人会疼的,要这样轻轻地摸一摸哦,摸一摸就不疼了。”慢慢地,孩子打人的坏毛病也不见了。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生单纯和天真,他们喜欢模仿大人,但往往只能学到大人的一点“皮毛”,他们学会了打人的动作,却不知道打人背后的多种寓意。

也有的人说自己从来没教过孩子打人,可孩子好像无师自通,一开始还打得很轻,慢慢的下手越来越狠,越打越重。这其实可能是大人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对孩子肢体语言的误解造成的。
孩子从出生以后就一直在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和局限,用手拍打东西也是孩子手部能力发展的一部分。甩甩小手,拍拍这个拍拍那个,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的手还可以这样玩”,有时候也会把大人当大玩偶一样拍拍打打,在大人看来,这个动作就好像打人一样,但其实不是。这时候如果大人再反应过激一些,跟孩子说打人真好玩或者严厉阻止孩子,反而强化了打人这一动作。
2
有一次,我带着1岁多的小月儿到朋友家吃饭。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女儿乐乐(3岁)不乖乖吃饭,爷爷就吼她:“再不吃饭打你了!”孩子还是不听,爷爷就真的上前去啪啪啦打孩子。吃完饭,乐乐和1岁多的小表妹一起玩,两人因为一个玩具发生了争执,乐乐就伸手打了小表妹,奶奶跑过来劝架,乐乐连奶奶也打了,这一幕被乐乐的爷爷看到了,抓起乐乐就打“让你不乖,让你打妹妹……”
后来听朋友说,这在他们家是常有的事。女儿脾气很坏,经常不合她意就喜欢打人,他爸爸又是一位严肃又严厉的人,在对孙女乐乐的管教上,也不例外,经常乐乐一犯错就打骂她。多么讽刺啊!明明嘴里吼着“不许打人!”的人,却喜欢以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家长,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和模仿家,大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如果你只会以打骂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那孩子也会以打人骂人的方式对待别人,包括你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现了喜欢打人的行为,请先不要急着纠正孩子,而是仔细回想下,自己是否在对待孩子的哪个环节上,“教坏”了他。
- END -
本文为儿童心理课堂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推荐阅读: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