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朴槿惠:这次中国的阅兵我为什么要来?
2015/9/5 健身养生

点击上方蓝字,狠劲爆!



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首都天安门前,举行中国式阅兵。阅兵场景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可骄傲的背后,总是要付出太多努力的。中国军人虽然有钢铁般的意志,但阅兵时想让一个上百号人的方阵整齐划一,也是很难的,但他们做到了。能做到如此惊人的整齐,是因为军人们训练时,还是用到了一些“神器”加以辅助的。
中国大阅兵是如何练成的?
1毫厘不差的步伐
天安门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米,受阅部队徒步方队通过这96米的时间规定为1分06秒,且必须不多不少正步踢出128步。每一个正步75厘米,距地面25厘米;


2拉五线训练法
“拉五线”即:头线、胸线、枪线、手线、脚线,保持方阵队形的整齐化一。装甲车队的方阵更是通过激光测量位置,间距不得超过1厘米。


3表情训练
为了保持受阅时庄重严肃的表情,训练时甚至需要保持连续70分钟不眨眼睛。另外,女兵在受阅时不同于男兵,需要面带微笑。在训练之余,女兵还通过口含筷子练习微笑。


4忍受酷暑
训练正当午,即使驾使室内温度高达60度,驾使员也不能开空调和车窗,他们每天要喝15斤水,流10斤汗,鞋子里可以倒出汗水。


训练时候用到的“神器”
TOP 10 小物件——细微处,见真章
圆珠笔:

扑克牌:

生活中的小物件,在阅兵训练场上也能发挥大作用。细微之处的严要求,最能看出一支队伍的精气神。
TOP 9 喷壶——暑气天,最得力


酷暑、闷热天气下,长时间的拔军姿,还是这个深的大家心,最惬意的时刻莫过于此吧。
TOP 8 军容镜——看你我,识不足。


从宿舍到训练场,它承担的任务一如既往,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不服输的精气神让自己变得更好。
TOP 7 不锈钢碗、军帽——头顶天,向前看。


这是训练场上随手可用的“标准”,头顶物件,体态上提,目光如炬,不仅形象更加高大挺拔,散发的魅力也是无与伦比。
TOP 6 三角板——板身形,正精神。


脚跟并拢靠齐,脚尖分开约60°,背部挺直,站如松······每一个挺拔的身姿后面都有一段肌肉记忆向水到渠成的过渡。
TOP 5 喊话器——有令行,有禁止。


号令高于山。咳咳,古代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靠自个儿嗓子喉可不好使,于是他们发明了传令兵和旗语。今天,靠“电嗓门”这个秘密武器,即使指挥万马千军也不在话下。
TOP 4 度量尺——有规矩,成方圆!


这件秘密武器大家都很熟悉了。普通人走路可快可慢随心所欲,军人走路步幅步速都有严格规定,阅兵尤其如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阅兵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得用尺子卡!
TOP 3 瞄准线——齐不齐,用线比。


其实这根线学名叫啥俺也不知道,暂且叫做瞄准线吧。阅兵村拉线瞄准的场景,相信大家也看得多了,司空见惯,操作简单,这货确实简单实用啊!
TOP 2 三镜一器——小工具,大作用。
“三镜一器”,空降兵战车方队自制的几种“神器”,横向标齐镜、卡距镜、纵向标齐镜和油门限制器。这些“神器”由空降兵某部战车“神医”叶有义发明,在阅兵场上,对驾驶员标齐战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TOP 1 标齐系统——高科技,助标齐。


当然,除了这些“神器”,最重要的还是解放军战士们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导读:朴槿惠至今未婚,竞选时她说:“我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国民就是我的家人,让大家幸福是我参政的唯一目的。”批评者说她是“冰公主”“冰山女王”,不具亲民的魅力,她说:“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

▲2015年9月3日习主席与普京、朴槿惠等各国元首登天安门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19年,朝鲜流亡人士在中国上海法租界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该临时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中国国民政府当时虽也未正式承认,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援助,如协助训练地下武装及情报人员,并为其在国际上扩大影响。

1920年12月,李承晚在上海正式宣誓就任大韩民国临时大总统。此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又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今天的韩国政府正是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
不过,受冷战和朝鲜战争的影响,新中国和韩国在二战后长期彼此隔绝,直到199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双边关系迅速发展。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办公旧址位于上海闹市,中韩正式建交以来的全部五任韩国总统包括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都曾在任期之内莅临参观。此次朴槿惠访华在北京出席阅兵式后,还将出席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楼再开馆仪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HELLO珠海
2013年3月1日,朴槿惠纪念1919年朝鲜半岛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时发表讲话,敦促日本政府以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朴槿惠说,“一方为施暴者、另一方为受害者的”历史事实“即使1000年以后也不会变”。
2013年6月,朴槿惠访问中国,向习近平提及希望中方提供帮助,在哈尔滨火车站义举现场(1910年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之地)设置纪念标识石碑。2014年年初,哈尔滨火车站的安重根纪念馆开馆。出乎韩国意料的是,中方不止是同意了朴槿惠之请,而且从约定的纪念碑升格为纪念馆。
作为日本殖民地,整个朝鲜半岛有相当多的壮丁被强制征入日本军队,参与侵华战争。朝鲜人参加日军,始于1938年日本在朝鲜实施新的志愿兵役制度——此前朝鲜人参军被长期严格禁止。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前线吃紧,遂又在朝鲜改志愿兵制度为强制征发制度。有数据统计,抗战期间,有5万余朝籍日本兵被派往中国战场,亡者约1100人。
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当年正是朝鲜籍侵华日军的一员。朴正熙1917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在韩国读完师范课程,做了两年教师之后,以日本名“高木正雄”参军,1940年4月成为伪满州军官学校的第二期学生,获授予“皇军“少尉军衔,被编入“关东军“建制。1945年1月,朴正熙曾随部队“清剿”抗日武装力量,在战斗中得到日军上司“果断处理对抗大日本帝国的破坏分子”的评价而晋升中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朴正熙的第8步兵联队拒不投降,并枪杀苏军联络员。苏军展开围歼行动,朴正熙带领3名朝鲜籍军官逃出包围。之后他乔装难民来到北京,混入国民党中央军,军统调查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解除他的武装并羁押数月。或许是认为高木正雄(朴正熙)的侵华罪行不重,1946年5月中国军事法庭免其处分,遣返其回到了当时尚未分裂的朝鲜。此后,朴正熙步入韩国军界和政坛。
在韩国,朝鲜籍的日本旧军人旧官吏大多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时间一划至2005年,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宣布成立“真相查明委员会”,韩国亲日历史调查委员会公布一份“韩奸”名单,前总统朴正熙赫然在列。
朴槿惠对此的反应是相当激烈的。当时还是韩国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主席的朴槿惠对记者说:“人民和历史将会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难道他们就不会有因为扭曲历史而被后人评价的那一天?” 卢武铉无异于分裂国民,“实在令人遗憾”。
尽管朴槿惠背负着“韩奸”女儿的污名,但是,她从一至终在日本历史问题上义无反顾地扞卫韩国国家尊严。

1952年,荣升父亲的朴正熙给她取名槿惠,是因为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美丽、花期长久,又被赋予政治意义,名为“无穷花”。他希望女儿做一朵无穷花,用持久温和的芬芳施惠于人。
刚住进青瓦台总统府时朴槿惠曾问:“爸爸,你为什么要当总统?”朴正熙回答:“我出生的地方到处都是茅草屋,有一年冬天,大风掀翻我家屋顶,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想到别人家去借宿,但我们转了一圈后又回到自己家里,因为邻居们也都在风雨中挨冻。我永远记住了母亲那晚悲伤的面容,发誓要尽我所能改变这一切!”
1979年一个夜晚,朴正熙遭枪击遇刺身亡。早在父亲被刺之前,1974年,母亲陆英修也被刺。朴槿惠震撼于父亲冷静地留在演讲台上,而不是护送母亲到医院。事后,他坚决不再娶,表现出对亡妻极度的眷恋与忠诚。
从那以后,朴槿惠开始学习以父亲的方式表达感情,也学习他特殊的应对危机的方式。5年里,她穿母亲的衣服,戴她遗留的首饰,模仿她的言行,在从容淡定中完成许多国务活动,一个女代母职,当了五年“第一夫人”的特殊女人。
五年内经历双亲离世的沉痛打击,朴槿惠曾一度悲伤不能自拔,闭门不出。1980年秋,一个阴雨天。朴槿惠坐在老屋的窗前,桌上放着一本英文版的《中国哲学简史》。该书是根据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的。
她没有急于翻开,而是检索她跟中国文化的联系。父母都曾在中国东北生活过,他们从小教她说汉语,认汉字。小学的时候,父亲送给她一本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她特别欣赏英雄赵云,他勇猛、忠诚而坚毅,其中大战长坂坡,“怀抱后主,直透重围”一幕,尤其让她怦然心跳。她从没有机会认真恋爱,却很早认定,如果要找爱人,应该是赵云式的。
温馨的回忆像穿窗弥漫的水雾,开始浸润她干涩的心灵。而当她真正翻开书的时候,她分明感受到一种明亮的光芒,直达心底。冯友兰以贯通中西、纵横古今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浅出的讲解。
他说,这世界上有各种人,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从事政治的人,有可能成为大政治家;从事艺术的人,可能成为大艺术家。但是职业上的成就,不等同于作为一个人的成就。
专就人本身来说,最高成就应该是什么呢?中国主流哲学家的答案是,内圣外王!内圣,是指修养的高度;外王,说的是人的社会功用。只有具备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才最适合为王。
字字珠玑,穿透内心,她一直想不明白,给韩国带来经济飞跃的父亲,为何不受国民拥待?现在,答案开始清晰,他有积极的社会功用,修养却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不足以服众。
她从早晨读到傍晚,她用先贤的思想分析过去的灾难:“‘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责之急,怨之深,父亲之刺,大概因由于此!”朴正熙当政时,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对工人施与恩惠;一方面极力压制言论自由,打击异己。他主持建造了韩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却拘捕杀害数万知识分子和反对派。被刺杀的当晚,他因为严厉指责情报部部长工作不力,导致部长恼羞成怒掏枪射击!
朴槿惠此后的一切言行,都体现出中国哲学智慧和个人痛苦经历交相作用的复杂烙印。在日常生活中,她严守道家的养生说,穿最简单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食物,且从不吃饱,常年保持不超过26英寸的腰身。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她唯一参与的社会事务是岭南大学的理事长。她找回了真正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说:“过去我刻意模仿父母,现在我认为,一个有深度的灵魂,是要遭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砺的!”
她秉守儒家的中庸之道待人接物,言语不多,语速也不快,对人不显热情,也决不冷淡。她推崇冯友兰儒道兼修的观点,又信奉老庄的无为而治,喜欢遵循规律办事。
1989年,弟弟朴志晚因为沉迷毒海被拘押,朴槿惠不拯救也不探视,妹妹指责她冷血,她回应说:“‘反者道之动’,任何事情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可以自己拯救自己的!”此事导致姊妹关系恶化,此后,妹妹朴槿令成为她最强劲的反对者。
然而,冷静兼容的思维,最终帮助她等来了命运的转机。9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衰退,各种思潮泛滥,民众感到政府软弱无力,在此种背景下进行的“韩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总统”的民意调查,朴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达70%,民众怀念他创造的经济奇迹。
一直隐居修炼的朴槿惠,瞅准机会顺势而出,竞选国会议员,她胜了,此后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成为现任韩国第18任总统,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政治角逐,因为身份特殊,她领受到许多人的爱,也领受到一些人的恨。她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游刃有余地消解了这些爱恨荣辱。
针对批评者说她是“冰公主”“冰山女王”,不具亲民的魅力,她说:“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
朴槿惠至今未婚,韩国曾在她父亲的领导下实现了经济腾飞,竞选时她说:“我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国民就是我的家人,让大家幸福是我参政的唯一目的。”
↓ ↓ ↓ ↓ ↓点阅读原文更多精彩视频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身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