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死亡最多的10个危险因素,你避开了几个?差哪赶紧改吧!
2015/12/1 健康一身轻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最致命的十大危险因素,而中国导致死亡排在前十的危险因素,有些竟然和吃脱不了干系!
一个吃不对,竟然容易走到生命的悬崖边儿?
您的三餐吃对了吗,您的三餐又缺了啥?缺啥赶紧吃回来吧!
你的三餐,吃全了吗?
近日,咱们《健康一身轻》主讲嘉宾、营养专家王兴国老师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就是关于那些导致死亡的前十位危险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得出了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最多的前10位危险因素,这其中,在咱们国家导致死亡最多的前10位危险因素是:
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果蔬比重较低的饮食、环境颗粒物污染、家庭室内空气固体燃料燃烧污染、高体重指数(超重或肥胖)、高空腹血糖、酒精、全谷比例低的饮食。
而咱们的营养专家王兴国老师在微博里称,他避免了8.5个,还有1.5个危险因素没躲过去,一个就是环境颗粒物,还有半个就是酒精的因素!
不知道,这十大危险因素你中了几个呢?
丢失了的“全谷”食物该咋补回来?
除去客观因素之外,在饮食上咱们最容易中招的莫过于三个:高盐饮食、果蔬比重低、全谷比例低。
其实,这全谷比例低的饮食,说白了就是缺全谷物食品,而且它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一个危险因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的三餐,你就会发现,基本上你吃的主食都是精加工过的精米白面!
而这样的残缺饮食习惯,会导致一种重要的维生素的缺乏,就是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人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若缺乏维生素B1,就会出现情绪沮丧、思维迟钝的症状,甚至可发生末梢神经炎或心脏病等疾病。
近30年来,我国居民摄入维生素B1的水平正在大幅下降,目前已经降到了合格线以下。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居民中,有80%的人每天摄入维生素B1的量低于推荐摄入量。
这其中,吃的精米白面越来越多是导致其维生素B1摄入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全谷食品该咋吃?
大部分粗粮都属于全谷,比如小米、大黄米、各种糙米(包括普通糙米、黑米、紫米)、小麦粒等,也包括已经磨成粉或压扁压碎的粮食,比如燕麦片、全麦粉。
全谷是指脱壳之后没有精制的粮食种子。另外,莲子、芡实、薏米等营养成分和谷物相近,也可以作为全谷食用。
只要不把种子外层的粗糙部分和谷胚部分去掉,保持种子原有的营养价值,都叫做全谷。
不过,有些粗粮并不属于全谷,比如玉米碎,也就是咱们东北磨的大茬子,小茬子,它们是粗粮,却不是全谷因为其中的玉米胚已经去掉,玉米种子表面的那层种皮也去掉了。
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g的全谷食品能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帮助控制体重,谷类粗细搭配有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全谷类食物加工少,营养也更丰富,但口感却一般,因此搭配很重要。
您在平时用电饭锅煮饭的时候可以适量根据人数增加全谷食物的放入量,除此之外,您还可以改变平时除了白米饭就是白米饭的生活习惯。
咱们可以把一些全麦面粉,或者粗粮做在主食里,也是增加全谷类食物的好方法!
例如,早餐煮大米粥、或者打豆浆的时候,可以加一把燕麦,或者加一些小米等全谷食物,养成习惯就能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让营养升级,口感也更好。
果蔬吃不够能致命!
WHO公布的十大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果蔬吃不够也会致命!
据相关统计,果蔬食物摄入不足,在全球范围内,估计造成约19%的胃肠道癌症,31%的缺血性心脏病和11%的中风。
相反,足量摄入果蔬能有效预防癌症、心血管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每年可能拯救多达170万人的生命。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多吃果蔬对身体好,即便一两天没吃,身体好像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实际上,问题比想象的严重。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果蔬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左右。
膳食指南推荐,我国成人每日应摄入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400克,可概括为“半斤水果一斤菜”。
“一斤菜”是指烹饪前的重量,经烹饪后也就两小碗,可分到三餐吃完。
香蕉、奇异果等水果,每个都有二三两,吃两三个就够半斤了;梨、苹果等稍微大一点的水果一个就够。
高盐问题,必须重视!
高盐饮食也是十大致死危险因素之一,咱们东北一直是高盐重灾区,所以这个问题,咱们尤要重视!
一餐当中全谷类食物和果蔬的缺失是能够看见的,那高盐的饮食就是餐先生的看不见的残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
所以,咱们无论是在做菜还是日常饮食都要尽量控制盐的摄入。
全谷食物补了,果蔬也吃够量,再把这看不见的残缺盐也控制好,才能避免这容易导致死亡的这几大因素,赶紧点个大拇指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想要收看往期精彩节目的小伙伴们,赶紧在微信对话框里回复你想看的节目日期,如20151128,按照这种日期格式就可以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一身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