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煮老了会变“坏”!鸡蛋的错误搭档是红糖!鸡蛋君说你真不了解我!
2016/7/11 健康一身轻

鸡蛋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食材,平时吃的不少,关于鸡蛋的传闻也不少,但是你真的了解鸡蛋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鸡蛋的传闻,哪些真?哪些假?
好鸡蛋?坏鸡蛋?
首先咱们就来说说,这鸡蛋还分好坏?这是最近的一则新闻,真是让人觉得诧异呢!
家住济南的张女士一周前,给孩子煮了3斤茶叶蛋。由于儿子非常喜欢吃茶叶蛋,所以孩子每天吃两三个,几天后,孩子突然呕吐不止,把大人们都吓坏了。赶紧送往了医院,经检查后发现,原来导致孩子胃不舒服的罪魁祸首竟是这茶鸡蛋。
不仅仅是茶鸡蛋让人不舒服,这王女士吃鸡蛋也不舒服。
王女士
鸡蛋的烹调
大家做鸡蛋的时候,烹饪时间的长短不同,造成了烹饪的时候鸡蛋的状态不同。
溏心蛋

金黄色蛋

蛋黄周围带有绿边的蛋

这三种蛋中,有一种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胃不舒服,肚子胀。
咱们就来一一细说一下!
溏心蛋

溏心蛋没有任何的问题,虽然没有熟透、但是新鲜的鸡蛋本身就有一定的抗菌能力,所以吃溏心蛋不用担心没熟会伤身体,这个程度的蛋也刚好容易消化。
金黄色蛋黄蛋

若是能够将蛋黄煮成金黄色,那才是煮蛋的最高境界,所以这种状态的鸡蛋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刺激。
蛋黄周围带绿边的蛋

有些人认为,将鸡蛋煮成这样才是熟透了,其实将鸡蛋煮成这样会对肠胃产生刺激。特别是茶叶蛋,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
蛋黄周围一圈发绿其实是鸡蛋本身发生了变化。吃这种鸡蛋最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会让人觉得腹胀。
若是煮鸡蛋的时间过长,蛋清中的硫元素和蛋黄中的铁元素会产生反应,产生绿色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这种物质不易人体被吸收,从而引起胃部不适。

将蛋放在凉水中,开火煮三分钟,关火静置五分钟,捞出鸡蛋冲凉即可。
鸡蛋的保存
还有一个可能造成肠胃不适的原因就是鸡蛋不新鲜。

新鲜的鸡蛋、蛋黄和蛋清分的非常的清晰,若是鸡蛋不新鲜,蛋黄和蛋清相混合,这样的鸡蛋经过加热,产生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就更多了。
鸡蛋一定要放在冰箱中保存。

鸡蛋在室温下放置一天,相当于在冰箱中放一周。鸡蛋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种气味也是硫化铁或硫化亚铁发出的味道。鸡蛋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储存不当,放的时间长了,让好鸡蛋、变成了坏鸡蛋。
鸡蛋吃多少?

《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对于胆固醇的限制,这样我们对于鸡蛋的摄入可以多一点,但是《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7个。
高温烹调的炒鸡蛋,是坏鸡蛋?
网友
高温烹调的炒鸡蛋,油温很高,会使胆固醇氧化,容易造成动脉硬化,也会将鸡蛋中的营养流失,这是真的吗?

会炒鸡蛋的人,应该知道,只有油温上来了,鸡蛋才能炒的更加的蓬松好吃。
因为油温高而将胆固醇氧化是不可能的。
医学小讲堂
氧化的胆固醇的确可能造成动脉硬化,但是这种氧化过程是在血液中发生的。在炒鸡蛋的过程中很难发生这种氧化。
鸡蛋和它的小伙伴

有人说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鸡蛋和豆浆放在一起,一点事都没有。
《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告诉大家,鸡蛋和豆浆可以一起吃,不会发生任何干扰!
那么鸡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
答案就是红糖!

鸡蛋和红糖本身都是非常有营养的东西,但是放在一起问题就产生了。
我们都知道,血液粘度过高可能会影响我们心血管的健康。导致血粘度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而鸡蛋和红糖搭配在一起,鸡蛋中的蛋白质和红糖中的蔗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晚期糖基化产物。这种物质会影响血液的粘稠度,对心血管的健康造成影响。
吃鸡蛋能够补铁?
鸡蛋中蛋黄的铁含量很高,照理说植物性的铁比较难吸收,鸡蛋中的铁是动物性的铁,应该好吸收。事实上鸡蛋补铁的效果非常的差。问题就是因为“吸收”。

鸡蛋的蛋黄中有一种含磷的蛋白质——软黄高磷蛋白。它会影响铁的吸收,使鸡蛋中的铁的吸收只能达到3%左右。而肉中铁的吸收率可以达到20%-25%。所以想要靠鸡蛋补铁,是不靠谱的。
“内含鸡蛋”怎么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超市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个“内含鸡蛋”的小牌子。这食物中有鸡蛋,为什么还要立个小牌子?

其实这是为了提醒鸡蛋过敏的人。在食物过敏中,大概有一半的人都是因为鸡蛋过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物过敏了。特别是在三到十八岁的儿童中,鸡蛋过敏的比例大概在8%左右。所以“内含鸡蛋”的提醒很重要。
过敏产生的因素
1、遗传因素。若是父母对鸡蛋过敏,那么孩子也是过敏体质的可能性非常大。
2、肠道功能。有些小孩儿小时候肠胃功能不好,对鸡蛋过敏,长大之后有可能就不过敏了。

《健康一身轻》运动打卡进行时
七月不减肥,八月徒伤悲!
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让您更健康!
你热爱运动吗?
你每天都坚持运动吗?
你的微信运动每天走了多少步?
你身边有爱运动的达人吗?
若是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赶紧来《健康晒晒晒》打卡吧!

(图片来自网络)
随意晒!尽情晒!
发送你运动时的照片,或微信运动的朋友圈截图到《健康一身轻》。
我们会在节目中帮你每天打卡!
参与方式:
1.点击进入“健康一身轻”公众号,发送你保存的图片,和基本信息即可。
2.朋友圈截图,然后点击进入“健康一身轻”公众号,发送你保存的截图,和基本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一身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