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失恋?从依恋类型的形成看亲密关系 | KY系列讲座 · 第三周
2016/1/20 KnowYourself


对于依恋类型,常见的困惑有:
“我是恐惧型,是不是注定无法拥有爱情了?”
“我是痴迷型,ta却是回避型,这种配对会不会无解?”
本周我们决定从更本源的地方开始讨论这个话题。在这周末的分享中,嘉宾会带领大家讨论依恋类型的形成过程,这里涉及到一个叫做“依恋循环”的新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依恋循环是我们内部最根本、最底层的核心,它结合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形成了不同的依恋类型。也就是说,它是不同依恋类型最初的来源,并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模式,这其中就包括亲密关系。
这次的分享,我们还会从一个更具体的话题切入——失恋。失恋、分手意味着亲密关系中种种问题的暴露,我们为什么会失恋?当我们失恋的时候,实际上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在那样的情境下有那样的表现?觉得自己无法走出来的时候,是什么困住了自己?
你可能会发现,只有更好地分析过去,才会有更多的遇到“真爱”的可能。无论你是否正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希望能够让你在回忆起曾经的经历时多一些新的视角,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更加理解你和Ta,同时也能更好地面对下一段感情。

KY系列讲座 · 在关系中认识自己
第三讲:我与伴侣
(依恋循环与亲密关系)
注:KY系列讲座“在关系中认识自己”共分8次课,总时长为4周,目前全程报名已截止。(4周详细内容请点击在关系中认识自己 | 一生中最重要的4种关系 查看。)
时间:2016年1月23日(周六)晚
21:30-23:00(上)、1月24日(周日)晚21:30-23:00(下)
地点:线上,微信群内(语音直播分享)
形式:分享(1小时)+提问(30分钟),报名后事先填写表单提交问题,由嘉宾选择问题回答,现场不设置自由提问环节。
价格:78元(2场)
本期主题:
如何从依恋循环的视角看待亲密关系
如何理解失恋,并走出失恋死胡同
分享嘉宾
陈婕君
波士顿精神分析研究生院毕业,美国麻省执业精神分析师,曾任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助理研究员、波士顿心理治疗中心咨询师、私人执业精神分析师。执业时间九年,临床咨询时数逾8000小时。
在美国期间,主要在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病院、精神病疗养院从事咨询工作,在精神分裂症、偏执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等方向有丰富临床经验。同时,在机构执业中,就儿童心理咨询、成年人抑郁、焦虑、情感问题等有大量的工作经历。此外,针对LGBT(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社群面对的心理健康建设、亲密关系、自我认同有深入的长达14年的工作经验
分享提纲:
主题1. 成人依恋类型的形成过程(即“依恋循环”)
时间:2016.1.23(周六)晚 21:30-23:00
1.1 依恋循环是如何运作的?
1.2 依恋循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关系模式?
1.3 失恋的死胡同以及重生
主题2. 我与我的另一半——以失恋为入口
时间:2016.1.24(周日)晚 21:30-23:00
2.1 为什么会失恋?——从依恋循环的视角来理解
2.2 失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丧失中了解自己
2.3 什么是真爱?——走出死胡同
报名方式:
1.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KY客服微信(如无法识别,请搜索kyofficial),并在提交好友申请时注明“讲座报名”。(微信号仅用作报名客服,无私聊用途,不回答任何与报名无关的提问。)

2. 除去非工作时间段(晚9点-次日9点),客服都会在当天通过好友请求,并发送参与讲座须知,回答疑问。
3. 通过好友请求后,通过微信向客服转账78元。客服会在课程开始前,分批次发放提问通道及拉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KnowYourself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