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自我探索怎么玩?KY游园会现场发回报道
2016/4/28 KnowYourself

2016年4月23日,上周六,我们,胜利地,开展了,第一次,大型线下活动——自我探索游园会。
据统计,现场来了1500人都不止。因为没想到好多小伙伴们从早上10点一直待到了晚上6点,到下午2点时出现了人流高峰期,门口还是排起了长长的队,还不得已进行了暂时的限流……(我们低估了大家的热情,下次会更努力改善大家的活动体验的。但必须骄傲的说,我们的厕所一直都没排队!)
高峰期门口的队伍是这样的,尽管四台机器同时检票,还是差点从胡同里一直排到二环路上:

在雍和宫旁边的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的1-2层,和屋顶600平米的天台,我们举办了16场“魔法学院”室内工作坊/讲座,6场露天大型演讲,2支摇滚乐队演出,1个欢乐的对谈,提供了30多个市集摊位。
无论是演讲嘉宾、讲座和工作坊老师,还是摊主、工作人员和来玩的小伙伴们,大家都在逛、吃、大笑、席地而坐。不止一个嘉宾们和参与者告诉我们,上一次有这样感觉的活动还是草莓音乐节,嗯,草莓音乐节多少人来着?
在现场,我们终于看到了从未谋面的可爱的你们,欣慰地发现,全都是年轻美好的肉体 (?)? ? ,你们认真地听课、记录,认真地吃喝玩乐;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开心自拍的老爷爷,推着婴儿车的爸爸,阿姨随着傍晚的乐队演出翩翩起舞(看到这些画面,突然间有一种“天下大同”的感觉。)
那么,主创在哪?
其实,主创们一直都隐藏在你们中间。(神秘的微笑)其实我们知道很多人都期待着面基,但我们更想把这个舞台留给大家,所以还是决定在幕后安安静静地服务你们。也许我们已经在人群中很多次擦肩而过了~
不多说了,先上视频:
以下是KY在活动现场发回的报道,让没机会来现场的小伙伴看看,游园会到底有多好玩。
PART 1
| 天台狂欢 |
露天演说 x Live Show

主创们祈祷了一个月的天气晴好,结果当天的天气真的很棒!前一天还狂风大作,后一天柳絮漫天,但游园会那天,阳光灿烂,微风习习,木有柳絮!
前一天夜里千辛万苦挂上去的风车,全都呼啦啦地转起来啦。

从9点开始,就陆续有观众进场。大家在拍照墙前欢快地玩耍了起来。


合作伙伴家的人偶也忍不住加入。

这个孩子比较完美诠释了手中拍照板的内容。

11点,主舞台的活动如期开始。
留美心理咨询师清流开场,穿着波西米亚风的长裙,内容既有趣又有料,她认为,要想达到最终的心理成熟、拥有健全人格,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一共要回答6个问题,比如,世界是OK的吗、你是OK的吗、你能做多少、你能做多好、你是谁……
讲了不到三分钟,大家纷纷掏出了本子和笔,认真地做起了笔记。

第二个上场的是706青年空间的联合创始人程宝忠,他分享了很多身边的年轻人寻找自我的过程,有些过程堪称“离奇”。他认为,没有一种现成的技巧能让我们立刻找到自己的道路,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斜杠”青年(Slash Generation)——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职业,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找不到自己道路其实也没关系,不断折腾才是真理。

中午以后上场的是北京同志中心执行主任辛颖老师,江湖人称“铁主任”,是一名泛性恋、性别酷儿的生理女性。她用很优美的方式,并以自己为例,讲了一些在别的地方很难听到的故事。听完铁主任的演讲,很多人都表示,对于自己的性别和身份仍在探索中……

然后是人气爆棚的情感心理导师史秀雄(Steve Shi)从上海专程赶来,他分享了谈恋爱作为一件正经事的学问:先有自爱,才有好的你我之爱;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给予和付出的关系。
在讲了自己的两个纹身的故事后,Steve手上的纹身遭到了强势围观。

作为当天最有相声天赋的心理培训师,叶壮老师令现场气氛直线直线升温。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心理学不是药品、不是调味品,而是必需品”,并通过生活中的联结,将枯燥理论讲得生动有趣。台下的小伙伴们拿着笔,记个不停,主持人在后面的环节考大家“心理学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台下竟然都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

Sex在中国,是一件行动上开放、语言上羞涩的事,但在我们的游园会上,它以相当认真和学术的方式被谈论着。性科普作者易衡(女王C-cup)是最后一个演讲嘉宾,她一上台就问了一个爆炸问题:“你们上一次做爱是什么时候?”
紧接着,她给大家讲述了建立和谐性关系的三个部分,和谁、性关系中的性交流、性关系中的性(在她的公号上有演讲全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在春天,听一位漂亮姑娘科学而诗意的谈论性与爱,突然感觉有了春天的样子。

最后,主持人卓星与辛颖、叶壮、女王C-cup、Steve Shi来了一场百无禁忌的对谈,整个对话干货满满,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每一位都谈论了一下自己和心理学的关系以及自我探索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大概举了100多个例子吧……


据说一场大型的娱乐活动必须要有现场乐队演出逼格才够高,我们请来了两只摇滚乐队:旋转的玻璃房子和踽踽,两只乐队完全不是一个类型,前者深沉,后者诡异,不过整体上看,似乎和我们自我探索的主题还挺搭的,小哥的头发甩得也很过瘾。

PART 2
| 魔法学院 |
心理学讲座x工作坊

作为一个自我探索游园会,一定要有真正严肃、有心理学干货的环节。我们邀请了最专业也是颜值最高的国内著名咨询师们,精心准备了16场讲座和工作坊。
幸运的200位抢到票的小伙伴们每人都领到了一份“浮夸三件套”学习材料和课程表,内含羽毛笔、定制笔记本和卡片。大家纷纷反映,紫色的羽毛笔虽然长相浮夸,但相当好写~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气质超好的舞动治疗老师彭静的工作坊里,亲密关系是舞动的主题。老师和学生没有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有的是对自己身体和自我的认识。讲完后,小伙伴们不但拉着老师不愿意走,还自发、愉快地建起了微信群。
因为不忍心打扰,所以只隔着玻璃门,偷偷拍了一张舞动的场景。

现场还有一个特别火爆的工作坊——清流老师的正念减压工作坊,教大家如何稳定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小房间的地上,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
她的另一个工作坊主题是“躯体心理”,教大家一起探索身体界限,把握社交和亲密关系。

帅气的张明老师给大家做了身体能量分析的讲座,然后又进行了工作坊体验。

北京同志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知性的江兰老师以“多元化的性别意识和自我觉察”为主题,探讨固有的性别意识信念如何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性别角色、身份认同的态度和行为,娓娓道来,又不拖泥带水,令人如沐春风。


叶壮老师的工作坊和在天台的演讲一样,丝毫没有受到场地限制,课程中许多小伙伴被调动得站起来互动,好想挤进去听一耳朵(然而并没有挤进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李毅老师以“生活中的心理界限”为主题进行了讲座,严肃又不失有趣。

陈婕君老师的讲座主题是“依恋模式与命中注定的TA”,“依恋模式的转化及亲密关系的经营”,光是主题就够吸引人。

李昂老师可能是最爱笑的心理咨询师,作为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他的主题是“自信”与“压力”。课堂气氛果然异常轻松,也有好多粉丝慕名而来。一大早,听课的学生就都坐到了工作坊房间外面。

PART 3
| 嘉年华 |
探索市集 x 吃喝玩乐

在天台的另一侧,是我们的嘉年华市集部分。
除了心理学,我们也提供了仅供娱乐的方式来热热闹闹地探索自己,国内最知名的占星、塔罗、OH卡老师都来了,比如若道占星的创始人蒋颖老师,摊位前火爆到需要排队取号。


在失恋物品交换屋,大家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交换了心爱的物品。


天台山还有各种好吃、好喝、好玩的,呆一整天也不会饿着。




咦,这不是尼克狐么~

经过一天的活动,主创们已经累成狗,但还有点意犹未尽,看到小伙伴们心满意足的离去,感觉周末过得太值。
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在一天疯狂的活动结束以后,天台的地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垃圾。大家真是神一样的素质……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人员。我们下次再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KnowYourself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