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度的脊柱侧弯能否“彻底治愈”
2016/8/2 中医理疗康复

     ?

    


     公告通知

     中医正骨学习班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医理疗康复”(zyllkfw),回复“正骨”“推拿“针灸”减肥”查看招生简章。回复“4”查看教学视频。

     欢迎各大药厂,医疗机构,美容养生机构来电咨询合作开班!咨询合作:15801518635

     目前,10度-20度的轻度脊柱侧弯,临床上普遍能够“彻底治愈”(cobb角恢复到10度以内,下文相同)。按着普遍的规律,30多度的脊柱侧弯恢复到20多度,应该能够继续好转呀,恢复到10度以内,不就算彻底治愈了吗?

     但是目前临床情况不是这样。本人接诊的脊柱侧弯病人,以及脊柱侧弯的病友圈里,有大量30多度到40多度的侧弯孩子,经过支具、按摩、锻炼等保守治疗,脊柱侧弯恢复10多度,以后无论再怎样治疗,都不再好转了,这是为什么呢,追其原因,还得从脊柱侧弯的病因病机说起。

     造成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是凸侧的拉力过大,而不是凹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凸侧的肋骨粘连导致凸侧竖脊肌拉紧,一般能在凸侧摸到条索状筋结,凸侧的肉也显得厚实一点,其实是筋膜粘连堆积造成的,并非凸侧肌肉厚,(也非凹侧肌肉少)大多数能够通过松解手法,快速松弛下来,“厚实的肌肉”其实是粘连的筋膜,能够快速松解开。

    

     20度左右的轻度脊柱侧弯,一般发生在腰段,一般呈C形向左侧侧弯,(如上图所示,R指右侧)主要是由于左侧胸廓下口、左侧肋弓下缘与左侧骨盆上缘之间拉力过大造成的,患者可以通过松解左侧骨盆上缘,左侧肋弓下缘,把劳损点松解开。大多数的这种病人,多采用支具治疗与锻炼、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腰部劳损松解开,骨盆矫正后,配合锻炼,大多数cobb角能恢复到10度以内,得到彻底治愈。

     40度左右的脊柱侧弯,一般呈S形,主弯向右,右侧5-10肋骨粘连,腰部多弯向左侧,骨盆向左前上方倾斜。(如下图)临床多采用支具、按摩、锻炼治疗。

     支具采用凸侧加压的方法,上图患者主弯向右侧凸,凸侧腋下肩胛骨外缘加压; 腰部向左侧侧弯,腰部左侧加压。

    

     患者支具治疗一年后,cobb角减小近十度,之后主弯稳定到30度左右,不再好转,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肋骨粘连上。患者右侧5-10肋骨粘连,肋骨间隙变小,支具在右侧腋下的侧压力,不能把粘连的肋骨松开,导致胸廓向前下方下垂,所以单一使用支具治疗的病人普遍会出现胸廓下垂、胸廓畸形的问题。还有就是骨盆倾斜的问题,也是手术、支具等治疗所忽略的问题。

     30度,40多左右的脊柱侧弯恢复到20度30度以后,还能否继续恢复呢?答案是肯定的,能。

     从宏观来看,侧弯的整个脊柱像被压缩了一样,空间不够,所以不是胸椎扭曲,就是腰椎扭曲,或者骨盆扭曲。假如整个脊柱骨盆能够充分的松弛,能够很舒展,扭曲自然就消失了。想要把全身紧张松弛下来,首先必须从松解各大关节入手,颈椎、腰椎、骨盆、膝盖、脚踝,这些关节松开了,进一步松解胸廓,脊柱的各个阶段,肋骨的各个肋间,总之,人体是能够松弛下来的。比如,瑜伽能够让身体柔软,太极拳能够松弛胸腰胯,跪坐能够松弛膝盖,盘坐能松弛脚踝,跑步能让全身放松,只要你想做,一定能做得到!

     从微观来看,长期扭曲的姿势,造成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长期疲劳,产生粘液性的渗出水肿,产生粘连,相邻的肌肉、筋膜粘连在一起,好比线缠成了一个大疙瘩,这就是咱们在后背摸到的筋结,中医叫劳损,西医叫筋膜炎。对于侧弯的孩子来说,这种劳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大多数是劳损中比较重的纤维化、钙化阶段,有点类似脆骨的感觉。普遍发生在侧弯孩子的右侧腋下、肩胛骨外缘、右侧5-10肋骨间、左侧腰部、左侧骨盆上缘。

     这种纤维化、钙化的劳损的点能够松解开,硬结能够从固态变成液态,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这个过程体表会出红点或紫点,类似出痧,体内会有炎性物质吸收,产生酸痛持续三五天的现象。

     钙化点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一般5-10年,或10年以上,而且需要条件,就是非常大的牵拉力。所以可以说,劳损点松解一个少一个,怎么可能完成不了呢?

     至于45度以上的手术范围内的脊柱侧弯,能否恢复,是个智者见智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可以肯定,45度以上的侧弯病人,同样需要松解肋骨,同样需要矫正骨盆。术后的患者也一样,脊柱侧弯术后的患者同样需要继续松解治疗,同样需要松解粘连的肋骨,同样需要矫正骨盆。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李义凯:整脊术——牵拉术

     李义凯: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

     李义凯-软组织痛的解剖与临床手法班

     解剖是学习套管针、手法正骨、针刀等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学习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治疗技术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熟知人体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及体表定位也是避免临床操作失误和风险的关键。

     李义凯教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从事临床和解剖学教学及研究30余年。运用脊柱推拿、干针、针刀、封闭、骶管注射以及药物等疗法对劳损性颈肩腰腿痛和软组织损伤,如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骨病性疾病有深入的研究。本课程主要讲授李教授在相关领域研究多年的解剖学基础及相关临床经验。根据李教授整套体系的治疗方案解决病症、读片、解剖分析、定位和手法正骨一体化的治疗方式。

     学习内容:

     1、软组织痛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2、重点讲解头颈部的解剖与临床

     3、肩部的解剖与临床

     4、腰部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5、骶髂关节的解剖与临床

     6、膝部的解剖与临床等

     7、重点讲解肌肉的起止点、功能作用、辅助学员练习体表定位等

     8、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颈部脊柱推拿手法

     9、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胸椎、腰椎脊柱推拿与复位手法

     讲义解释:

     1、讲解以“扳法”命名的手法,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腰骶椎和骶髂关节部的各种扳法。

     2、专门讲解示范各种颈项部的扳法。

     3、胸椎部的扳法,操作多在背部进行,分为扳胸法和扩胸法。

     4、扳腰法,和颈部扳法一样,也是操作手法比较繁多的一个节段。

     5、扳髋法和骶髂关节扳法,相对上面那些节段,其操作手法和种类就简单的多。除胸椎扳法外,其他节段的扳法都包含了旋转手法的成分。

     6、每个部位的讲解,从解剖学和影像学论述,结合临床案例及X片子经行比对讲解。

     主讲教授:李义凯: 中国中医解剖学及手法治疗学顶级专家。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推拿专题主讲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香港大学兼职教师。199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医骨伤科泰斗石印玉教授。1995年至1997年为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师从钟世镇院士。研究领域为软组织疼痛的基础与临床以及正骨手法的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对脊柱推拿、颈肩腰腿痛和风湿骨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任全国推拿学会副主委、全国针刀学会副主委、广东省针刀学会主委、广东省中医骨伤学会和推拿学会副主委、《颈腰痛杂志》副主委等学术兼职。出版《软组织痛的基础与临床》、《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和《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专著等五本著作,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时间与地点:2016年8月29日—9月01日(29日全天报到) 郑州

     研修费每人2900元(包括:资料费、光盘、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

     报名电话:孙杨15801518635

    

     附:2016年8月课程计划表(长按下图—保存至手机)

    

     ****关注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猛戳阅读原文,肯定有你想要的!!!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