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大陵穴——治疗口臭、心痛、胃痛、腕关节痛等
2016/8/4 中医理疗康复

    

    

     导读:按摩大陵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口臭、心痛、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大陵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大陵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大陵穴位位置图

    

     【图解大陵穴位的位置

     【大陵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伸肘仰掌,微屈腕握拳,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穴名解说

     【大陵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属手厥阴心包经。 输(土)、原穴。别名:鬼心、心主。

     (1)“大陵穴”。“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也、土堆也。该穴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下传的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质堆积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穴”。

     (2)“心主”。“心”,心包经的气血也。“主”,主帅也。心主名意指穴内气血以气为主。心包经中运行的物质以气为其主,以血为其副,而内关穴传至本穴的物质当中,地部经水稀少,且从脾土中渗流于经穴之外,穴内物质则以脾土的气化之气为主,气为血之帅、为血之主,故名“心主”。

     (3)“鬼心”。“鬼”,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鬼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鬼所处的地心,故名鬼心。

     (4)“心包经俞”。“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5)“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血,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出之源,故为心包经原穴。

     (6)大陵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水土混合物,至本穴后其变化为燥湿生气,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运行规律】水湿渗流于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并生发干热水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如同水土的混合物。

     【按摩大陵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口臭、心痛、心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

     【古代记述】治疗心痛、心悸、心烦、胸中热、胃痛、呕吐、吐血、癫狂、痫症、喉痹、耳鸣、疟疾、舌本痛、善笑不休、目赤黄、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手挛不伸、疮肿搔痒、指麻。

     【近人报道】治疗心肌炎、胃炎、失眠、肋间神经痛、腕管综合症。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清心通络。

     【大陵穴位配伍】大陵穴配外关穴、支沟穴治腹痛、便秘;大陵穴配水沟穴、间使穴、心俞穴、丰隆穴治癫、狂、痫、惊悸;大陵穴配劳宫穴治心绞痛、失眠。

     【临床应用】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跟骨骨刺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

     踝关节扭伤,跟骨骨刺,足跟痛,趾骨骨折痛时,可针刺大陵穴。 针刺方法:仰掌,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取穴。交叉取穴,直刺0.3寸~0.5寸,以刺中正中神经产生针感放射到中指、食指,呈麻电感为度。

     调整心功能 针刺大陵、神门等 ,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文献摘录】《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大成》:短气,大陵穴、尺泽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日常保健】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针刺方法】大陵穴,直刺0.3-0.5寸。

     【艾灸方法】大陵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陵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大陵穴,力度稍微重些,每次5分钟,每日2次。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王启才:新型浮针 针刺方法

    

    

    ****关注
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课程安排!每天都在更新!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