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点穴按摩疗法 胸腹部点穴法
2016/8/10 中医理疗康复

     ?

    


    

    

    


     点穴法

     第一节胸腹部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腰带。医师坐在病人的右侧。用右手拇指按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俟指下气通为止。(以下简称“气通为止”)

     第二式:右手中指按住水分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水分穴气通为止。

     本式治疗腹胀、泄泻、五更泻、水肿等症,采用阑门穴时并用之。其它各症治阑门穴后,即治建里,不点此穴。

     第三式: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建里穴气通为止。病人姿势和医师手式,与第一式相同。

     第四式:病人仰卧,医师坐在病人的右侧,用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部位;右手指按住气海穴,旋转推按不过多久,指下觉穴气通即止。

     加治关元穴时,治气海后,用右手中指按住关元穴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左手大指仍迎住右石关穴,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

     第五式:两手放两带脉。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带脉,往里拢拔,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拢拔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微微有向里斜托之意;但扣住的部位,不能移动。

     第六式:右手大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按住左章门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同时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推按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门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最多不超过三次。

     第七式:右手中指按住左章门穴,大指按住右石关穴,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拔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第八式:左手无名指扣天突穴,大指按璇玑穴,食指按华盖穴;右手中指按住迎住巨阙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

     第九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左幽门穴,旋转推按;同时左手中指反扣左腋靠近胸部的筋,使之不能上冲咽喉;左手指下感到幽门的气稍平,随即左手大指按住巨阙,食指和中指的近端,扣扳倒数第三、四肋间,气通即止。

     第十式:用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无名指按建里穴,同时旋转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阙部位,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气通就止。

     此式操作完毕,再治阑门穴一次(与第一式相同)一次。对于腹胀、泄泻、五更泻、水肿等症,必须并治阑门、水分两穴。即:食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按水分穴,同时旋转推按,俟气通为止。

     第十一式:用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枢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枢部位,同时旋转推按,气通为止。推按毕,大、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拔(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顺势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石关、食指迎住左梁门。

     第十二式:按照第四推气海一次后,并压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压少腹,自左少腹左侧缓缓压推至正面;用手背缓缓向下推至关元部位,一次为止。

    

    


     胸腹部点穴法,除以上十二式外,尚有八种专用手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升津法

     病人仰卧。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门穴位往下按;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插向背后左侧倒数第二、三肋骨间,托住、往上搬托。病人感觉舌根微有凉意,津液即能上达。

     二、放水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门。

     第二式: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顺左肋骨边,插入背后软肋尽头三尖骨的空隙处(与左手食指和中指所按处,上下相对),向上顶抖三、五次。这时系水停,胃中即作水响。

     第三式:接上式,顶抖毕,右手各指由背后肋骨边,顺势往前面斜推,送至少腹为止。这样反复*作,不超过三次。但用此式时,必须将阑门、章门、左梁门、右石关放通。气分理顺,才能使用。否则往往有呕吐现象。

     如暴饮暴食,胃中有食物积滞,胀饱不能忍,放阑门等穴还不能导下时,可用第二式顶抖法催吐(不可用第三式斜推法)。

     三、放腋下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先用左手握病人的手腕,右手大指端拔合谷部位的筋;放左腋下,拔左手合谷;放右腋下,拔右手合谷。

     第二式:放右腋下法,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握病人右手脉门,将右臂扬起,用右手大指按住腋下的筋,拔按。俟左手食指和中指感到脉门跳动为止。

     放左腋下法,与放右腋式同。用左手反握病人左手脉门,右手按拔左腋下的筋。

     四、带脉与三阴交齐放法

     手式:病人仰卧。用左大拇指扣住右边的带脉,往里搬;食指和中指按住阑门,往下按,同时右手大指端,按住右腿三阴交部位的筋,左手食指和中指感觉阑门部位跳动,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右侧三阴交放通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左边带脉,往里搬;大指扣住阑门往下按,同时右手大指端,分拔三阴交部位的筋,左手大指感觉阑门部位跳动,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五、引气归元法

     手式: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气海部位,同时提起,病人感觉呼吸舒畅。

     治完任脉各穴后,用此式*作一次为宜。

     六、或中与阴陵泉齐放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或中穴。先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由巨阙部位向下直推至阑门连续三次;仍用右手大指,将左阴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开;再将右阴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开。这时感觉胸部轻松。

     第二式:左手大指和中指仍扣住两或中,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按或中以下两旁骨缝间,自或中穴下方,一手一手地按至腹部肋边尽处;连续三、五次。

     第三式:接上式,再用左手掌侧,按石关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托背后左肋下,与幽门、梁门相对处,同时动作。左掌向右放置托送至左幽门、梁门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顶托向前,推送至章门部位,恰与左手相交;遂后两手向下,同推气海部位为止。

     七、治痰厥气闭法

     手式:病人盘膝坐。医师蹲、立(拘腰)均可。用右手无名指的指端,扣住天突穴向下微按;并用该指中节,微微拔弄咽喉,病人出现瞪眼摆头,或闭目等现象时,无名指扣拔不停,俟将痰吐出,即愈。如拔弄一分钟,病人的头不摆动,可能气已断绝。至二分钟,仍不见头部摆动,可判定气已断绝,不能挽救。

     八、涌泉、的治法手式

     涌泉穴的治法手式:病人仰卧,医师对面立,将病人的脚托起,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脚跟,右手食指和中指按抚脚面,大指端顶住涌泉穴(左右两足相同)。

     九、偏头痛

     手式:病人将腿戳起,施术者用一手的食、中指扣住膝下外侧阳陵泉穴部位的筋,扳拔三、五次;左侧治左,右侧治右。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李义凯:整脊术——牵拉术

     李义凯: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

     李义凯-软组织痛的解剖与临床手法班

     解剖是学习套管针、手法正骨、针刀等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学习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治疗技术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熟知人体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及体表定位也是避免临床操作失误和风险的关键。

     李义凯教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从事临床和解剖学教学及研究30余年。运用脊柱推拿、干针、针刀、封闭、骶管注射以及药物等疗法对劳损性颈肩腰腿痛和软组织损伤,如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骨病性疾病有深入的研究。本课程主要讲授李教授在相关领域研究多年的解剖学基础及相关临床经验。根据李教授整套体系的治疗方案解决病症、读片、解剖分析、定位和手法正骨一体化的治疗方式。

     学习内容:

     1、软组织痛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2、重点讲解头颈部的解剖与临床

     3、肩部的解剖与临床

     4、腰部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5、骶髂关节的解剖与临床

     6、膝部的解剖与临床等

     7、重点讲解肌肉的起止点、功能作用、辅助学员练习体表定位等

     8、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颈部脊柱推拿手法

     9、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胸椎、腰椎脊柱推拿与复位手法

     讲义解释:

     1、讲解以“扳法”命名的手法,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腰骶椎和骶髂关节部的各种扳法。

     2、专门讲解示范各种颈项部的扳法。

     3、胸椎部的扳法,操作多在背部进行,分为扳胸法和扩胸法。

     4、扳腰法,和颈部扳法一样,也是操作手法比较繁多的一个节段。

     5、扳髋法和骶髂关节扳法,相对上面那些节段,其操作手法和种类就简单的多。除胸椎扳法外,其他节段的扳法都包含了旋转手法的成分。

     6、每个部位的讲解,从解剖学和影像学论述,结合临床案例及X片子经行比对讲解。

     主讲教授:李义凯: 中国中医解剖学及手法治疗学顶级专家。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推拿专题主讲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香港大学兼职教师。199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医骨伤科泰斗石印玉教授。1995年至1997年为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师从钟世镇院士。研究领域为软组织疼痛的基础与临床以及正骨手法的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对脊柱推拿、颈肩腰腿痛和风湿骨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任全国推拿学会副主委、全国针刀学会副主委、广东省针刀学会主委、广东省中医骨伤学会和推拿学会副主委、《颈腰痛杂志》副主委等学术兼职。出版《软组织痛的基础与临床》、《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和《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专著等五本著作,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时间与地点:2016年8月29日—9月01日(29日全天报到) 郑州

     研修费每人2900元(包括:资料费、光盘、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

     报名电话:孙杨15801518635

    

     附:2016年8月课程计划表(长按下图—保存至手机)

    

     ****关注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猛戳阅读原文,肯定有你想要的!!!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