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常见软组织损伤压痛点
2016/8/15 中医理疗康复

     ?

    


    

     一、颞肌压痛点

     痛点常见在耳尖前上1~1.5寸处。颈项痛伴有头胀、头痛者或者偏头痛患者在该处均可找到明显压痛点,用脑过度、紧张时常在此点有压痛。

     神经及节段:下颌神经(三叉神经)、C2。

    

     二、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点

     该处为头半棘肌,枕大神经的出口处、枕骨粗隆下(近风池穴),颈项酸痛者这两处一般均可见到不同程度之压痛,按压时酸痛胀麻可向上波及整个后脑部。

     神经及节段:枕大神经、C2后支。

    

     三、枕后乳突压痛点

     该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处的抵止点,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长期的颈项部疼痛酸胀者该处往往可找到压痛点,为常见压痛点之一。

     神经及节段:副神经及颈丛肌支C2、3。

    

     四、颈椎横突压痛点

     以颈椎2、3、4横突的压痛最为多见,差不多90%左右患有颈痛症的患者可以找到压痛点,同时可有颈部头夹肌、颈夹肌的肌肉紧张出现。

     另外,颈椎1、2、3、4横突为肩胛提肌上部的附着点,故临床发现许多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角有压痛者,也常可见到上述颈椎横突出现压痛。

    

     五、颈椎棘突压痛点

     颈椎棘突压痛多见于棘上韧带亦称项韧带,压痛常见于颈椎3、4、5、6的棘突上,一般颈项痛者都有压痛存在。

    

     六、前斜角肌压痛点

     前斜角肌起始于颈椎横突上面,抵止于第一肋骨上。此点出现压痛,可影响颈部前屈及侧屈运动,疼痛可向胸部放射。前斜角肌锁骨窝内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通过,故此肌肉出现疼痛、肌肉紧张,可引起胸闷、呼吸不畅、上肢疼痛、麻木酸胀、发冷等感觉。

     另外,此处还有中后斜角肌经过,有人把这些症状称为胸廓出口处综合征、锁骨上窝综合征、前斜角肌群综合征。

     神经及节段:颈神经前支C3、4。

    

     七、冈上肌、斜方肌上部压痛区

     冈上肌起始于冈上窝,抵止于肱骨大结节。斜方肌上部起始于枕外隆凸及上项线,抵止于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

     此点的疼痛可向颈部放射,影响颈部活动。患侧颈部疼痛板紧,侧转受限,枕部头痛、头胀,此处轻压而痛为斜方肌,重压而痛为冈上肌,日久在风池穴处可找到明显的压痛,同时可引起耳鸣、偏头痛、目糊、目湿、怕光,有的患者可发现一侧项背出汗或不出汗。

     神经及节段:肩胛上神经C5、副神经颈丛肌支C3、4。

    

     八、肩胛提肌压痛点

     肩胛提肌起始于上4个颈椎横突,抵止于肩胛骨内侧角。此肩胛骨内角压痛点按压时可感疼痛放射至同侧颈项、前额,甚至颈部,有的患者向下放射到冈下肌直到手部。

     颈项极紧痛,低头时酸胀疼痛加重,有许多病例整个肩胛提肌可以见到肌肉紧张。肩胛骨内侧角的附着点处可以摸到“沙沙”声之索条状或泥沙状结节感。

     神经及节段:肩胛背神经C3-5。

    

     九、肩峰下压痛点

     此压痛点在肩峰下缘,亦称为肩峰下滑囊炎压痛点。该滑囊位于三角肌下缘与冈上肌的上缘,整个滑囊覆盖肱骨结节间沟和短小旋转肌。

     滑囊顶部和肩胛骨肩峰、喙突紧密相连,滑囊底部与短小旋转肌在肩峰下滑动,滑囊内壁被盖的滑膜往往因长期摩擦而引起劳损,产生滑囊水肿。增厚后发生粘连,可使上臂外展和旋转肩关节活动受限。此症状主要特征是,当三角肌主动收缩(上肢外展)时疼痛增加。

     十、冈上肌肌腱压痛点

     此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止点处,按压时疼痛可向肩外侧放射直到手指,疼痛向下还可向斜方肌放射,肩部活动可不受任何方向限制,但唯独在上臂外展至60°~120°时,可瞬时出现剧烈疼痛。这时正是冈上肌肌腱抵触肩峰时,一旦超越这个幅度,疼痛消失。

     但当上臂下放,从极度外展复原下放时,在经过60°~120°可产生尖锐的疼痛,此点在外展动作的中间幅度发生的疼痛现象是诊断冈上肌肌腱炎的特征与主要依据。此症长期不愈,在X线片中可发现在肱骨大结节上方有一不规则的钙化阴影。

    

     十一、肱二头肌长头、短头肌腱压痛点

     肩关节前面,相当于肱骨结节间沟内,为肱二头肌腱长头部位。此点出现疼痛,上肢用力提物或者用力握拳屈肘时感到疼痛加重,当上肢外展外旋时,感到受限并出现疼痛。肩关节前面内侧部,为肱二头肌短头肩胛骨喙突上的附着点,此点发生疼痛,当肩部、上肢外展及后弯时可感到疼痛加剧或运动受限不舒。

     神经及节段:肌皮神经C5-7。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李义凯:整脊术——牵拉术

     李义凯: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

     李义凯-软组织痛的解剖与临床手法班

     解剖是学习套管针、手法正骨、针刀等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学习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治疗技术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熟知人体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及体表定位也是避免临床操作失误和风险的关键。

     李义凯教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从事临床和解剖学教学及研究30余年。运用脊柱推拿、干针、针刀、封闭、骶管注射以及药物等疗法对劳损性颈肩腰腿痛和软组织损伤,如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骨病性疾病有深入的研究。本课程主要讲授李教授在相关领域研究多年的解剖学基础及相关临床经验。根据李教授整套体系的治疗方案解决病症、读片、解剖分析、定位和手法正骨一体化的治疗方式。

     学习内容:

     1、软组织痛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2、重点讲解头颈部的解剖与临床

     3、肩部的解剖与临床

     4、腰部的解剖基础与临床

     5、骶髂关节的解剖与临床

     6、膝部的解剖与临床等

     7、重点讲解肌肉的起止点、功能作用、辅助学员练习体表定位等

     8、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颈部脊柱推拿手法

     9、根据解剖学,结合影像准确判定讲授胸椎、腰椎脊柱推拿与复位手法

     讲义解释:

     1、讲解以“扳法”命名的手法,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腰骶椎和骶髂关节部的各种扳法。

     2、专门讲解示范各种颈项部的扳法。

     3、胸椎部的扳法,操作多在背部进行,分为扳胸法和扩胸法。

     4、扳腰法,和颈部扳法一样,也是操作手法比较繁多的一个节段。

     5、扳髋法和骶髂关节扳法,相对上面那些节段,其操作手法和种类就简单的多。除胸椎扳法外,其他节段的扳法都包含了旋转手法的成分。

     6、每个部位的讲解,从解剖学和影像学论述,结合临床案例及X片子经行比对讲解。

     主讲教授:李义凯: 中国中医解剖学及手法治疗学顶级专家。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推拿专题主讲教授,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推拿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香港大学兼职教师。199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医骨伤科泰斗石印玉教授。1995年至1997年为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师从钟世镇院士。研究领域为软组织疼痛的基础与临床以及正骨手法的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对脊柱推拿、颈肩腰腿痛和风湿骨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任全国推拿学会副主委、全国针刀学会副主委、广东省针刀学会主委、广东省中医骨伤学会和推拿学会副主委、《颈腰痛杂志》副主委等学术兼职。出版《软组织痛的基础与临床》、《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和《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专著等五本著作,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时间与地点:2016年8月29日—9月01日(29日全天报到) 郑州

     研修费每人2900元(包括:资料费、光盘、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

     报名电话:孙杨15801518635

    

     附:2016年8月课程计划表(长按下图—保存至手机)

    

     ****关注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猛戳阅读原文,肯定有你想要的!!!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