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闭证刺血急救法
2016/8/16 中医理疗康复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又叫卒中。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遇到中风昏倒的患者,应让病人平卧,尽快拨打120。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第四,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切记,避免震动,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如必须移动,请保证头部和上身的相对水平和稳定。

     中风在中医分闭证和脱证两种。闭证的症状表现为,脑窍闭塞,人事不知,昏迷不醒、喉中痰鸣,面赤体硬,呼吸气粗,大便秘结,牙关紧闭等等。《金匮要略·中风统证》中说:证见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

     如果亲人或朋友发生此类状况, 急救时,我们可以采取放血疗法。

     如您有三棱针或专为注射用的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针,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刺上去,要刺出血来(万一血不出来,可用手挤),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黄豆粒大一滴),可帮助患者清醒过来。 如遇牙关紧闭口歪者,亦可在耳垂放血。

     根据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记录,大概在民国六十八年台中逢甲学院。有天上午正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他的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刻跑到三楼,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清楚楚了。让陈主任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车送到惠华医院,打一罐点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出院回学校上课了。一切照常工作,毫无后遗症。

     手指十指尖儿,是经外奇穴“十宣”所在,大约离指甲0.1寸。“十宣”的主要功效可清热、开窍、醒神。轻者治疗喉咙肿痛、手指屈伸不利,重者可以在中风闭证、中暑和类似的急性昏扑中使用。针灸治疗上,十宣常与“十二井穴”配合,治疗中风闭证有较好疗效。

    

    

     人的耳朵,也有着许多穴位和反射区。整体分布,就像一个头朝下的胎儿。耳垂的部位,是人体头面部的反射区域所在。在此部位放血,对于面肿、牙痛、舌强、面瘫等,都有一定疗效。

     因此,在十宣和耳垂放血,可对中风患者起到救急的作用。

     无论是耳朵还是手指,放出血来也许在实际操作上您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可以先简单的搓揉拉挤,让准备放血的地方出现充血的状态,然后进行点刺放血。

     对于中风急救这样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一、不要因为想放血,而大力拉拽患者,切记此时应以保证患者不被震动为先。

     二、作为家庭急救方式,不可大意以为可以代替医疗,发生中风还是应及时拨打120。

     三、以上所述放血疗法,仅用于闭证,若出现脉微、汗出、肢厥,神昏深沉,情志多恍惚,面色多惨淡失神,气息多急促低微,肢体多松弛无力等脱证的症状表现,则慎用此法。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郑州“无痛定点动气针法临床应用中级班”》

     学员反馈

     针法操作

    

    


     2016年8月课程计划表(长按图片—保存至手机)方便放大图片查看!

    


     收藏此文章到您的手机,方便后期学习安排!

     ****关注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猛戳阅读原文,肯定有你想要的!!!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