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不用怕,推拿手法就能治,快快分享起来。
2016/8/29 中医理疗康复

     ?

    


    

     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它们之间通过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相互连结而组成,形成四个关节,即肩肱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

     肩部的主要肌肉

    

     肩部的主要韧带

    

     肩部六痛点解剖位置

     肩胛骨脊柱缘从上至下三痛点 提肩胛肌,小菱肌,大菱肌抵止端

     上臂后部痛点为冈下肌和小圆肌抵止端,大圆肌肌腹

     喙突处痛点为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起始端

     肩峰下痛点为冈上肌抵止端

     临床表现

     1. 疼痛:初期患者只感肩部不适或隐痛,以后疼痛逐渐加重,病程可数周、数月,甚至更长。肩部疼痛大多局限于肩外侧,部分患者可延伸至三角肌抵止点,亦可伴有 肩部无力。再发展则疼痛变甚,以夜间加重为特点,可影响睡眠。多呈持续性,伴有持续性肌肉痉挛。并可引起后头部、肩胛骨部、胸部、前臂及腕手部疼痛。

     2.活动受限:在初起肩部活动多无限制,仅有束缚感(肩部发紧),随着病情的发展,肩部逐渐僵硬,出现肩关节活动广泛受限,严重者肩肱关节可完全限制。

     在临床症状表现上有时亦将其分为以下三期:

     1.冻结开始期:本期特点是肩部有不适感及束缚感,疼痛仅局限于肩关节的外侧,但可延伸至三肌止点,肩关节可逐渐出现僵硬与疼痛。

     2.冻结期:疼痛一般均较重,亦有不甚痛者。夜间疼痛明显加重,甚者可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可引起剧烈疼痛与肌肉痉挛,严重者肩肱关节的活动受到完全限制。

     3.解冻期:疼痛轻微,肩关节可慢慢变得松弛,肩肱关节活动度可有较多恢复。也有个别病人肩肱关节完全强直。

     三期的界定在病程上无明显标志,发展速度差异较大。

     检查与诊断

     检查

     A.压痛:压痛点常不明确、有时可在三角肌前后缘肩髃穴、天宗穴找到压痛点。检查时用拇指滚动压迫肱二头肌长腱可引起结节间沟明显压痛。

     B.功 能障碍:初期患者可以忍痛活动肩肱关节而不受限制,但这种令患者主动的活动,其动作大多很小心,唯恐引起肩痛,有人此期可出现内、外旋受限。若病情较重则 发展至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为主。如检查时固定肩胛骨(防止肩胛胸壁关节活动),病人不能用手摸自己头顶,并有“扛肩”现象。最严 重者肩肱关节活动完全受限,上肢呈悬垂状,内旋位。肩肱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与病程有密切关系。

     C.初期有时可摸到斜方肌痉挛,后期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亦萎缩。

     D.病程较久者,由于血管痉挛,血循障碍(气血瘀阻),上肢畏寒,远端变凉

     双拇指触诊检查

     急性期 可触及肌健位置偏离,高隆,错动,肌健厚钝,弹性变差,指压疼痛,肩峰下滑囊囊壁紧韧,囊质丰满,弹性变大,有压痛

     慢性期 肌健变粗,变厚,变硬或双肌腱粘连,扭结,弹拨肌腱时觉腱起始端或抵止端活动幅度变大,患者仅有酸胀感

     诊断

     A.发病缓慢,外伤因素可有可无。

     B.年龄在40岁以上。

     C.肩痛:特点为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并向附近放射。

     D.肩肱关节各方向活动明显受限(包括扛肩现象)。

     E.肱二头肌腱在增加张力的位置可引出疼痛与压痛,包括患肢外展、外旋、后伸,肘关节伸直位肩外旋,肩关节前屈内收,肘关节屈曲位抗阻等。

     F.肌肉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表现明显。

     G.X线平片:肱骨头骨质疏松。

     H.肩肱关节造影:关节囊缩小。

     治疗

     手法治疗

     治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解除粘连、滑利关节。

     1.用法在肩部操作,包括肩上、肩前、肩后及肩外等部位,若有压痛点者,在压痛部重点操作,如肱骨结节间沟部,治疗要充分。若有疼痛波及部位者,操作范围应适当扩大。

     2.用拿法配合掌、指揉法,在肩部操作,部位同上。

     3.点按缺盆、肩髃、肩井、肩贞、肩内陵、天宗、曲池、合谷等穴。

     4.每穴点按后可在局部轻揉以缓解不适感

     5.拇指按于患侧肩胛骨喙突上,四指按于肩胛冈上,另手使患者上臂后伸外展时,拇指抵缘突上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抵止端,按斜向外下方压平,舒顺(术后患肢多可立时高举)

     如为慢性者,要用单拇指触诊法,取与肌腱纵轴相垂直的方向按序左右弹拨,分离二肌腱抵止端,之后拇指下压,顺滑使二肌腱抵止端平复再配合药物治疗

     6将患肢上臂外展90度 平启,单拇指用左右分筋法分别将肩峰下冈上肌抵止端复平,理顺,并且分拨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如触及冈上肌肌腱呈条索状,似钢丝样硬,多为劳损表 现,呈钝软的条索状则为急性损伤。正常时触到滑囊,周界不清,囊状有弹性,但张力不大,无疼痛,病时滑囊呈球状,边界清楚,张力很大,用拇指将滑囊周围用 力分拨复平

     7患者正屈肘,患侧手经胸前提住对侧肩部,医生站在患侧后侧方,将上臂后部痛点用双拇指触诊法,按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肌纤维垂直方向上下分拨肌腹及抵止端后,拇指尖的桡侧,紧压抵止端取镇定手法十秒钟,再顺肌纤维方向将其舒平理顺

     首先顺肩胛内角的内上方,将提肩胛肌及付神经拨正(手可触及一绳索样物,来回滚动,病人感到麻,痛)然后,手鱼际部分沿肩胛骨脊柱缘顺压二遍,或在肩胛骨内缘的中点和下点,用拇指点穴法,按压顺正肌筋

     (急性者仅施手法可痊愈,伴炎性反应后配合药物与针炙治疗,手法后嘱患者注意肩关节休息,一般二到三天可愈,慢性者疗效稍差)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附:2016年9月课程计划表(长按下图—保存至手机)

    

     ****关注中医理疗康复订阅号:zyllkfw

     回复“1”查看中医针灸正骨培训课程

     回复“2”针推医书教学光盘学习资料

     回复“3”“我是名中医”技术合作推广

     回复“4”自学中医,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正骨整脊课程介绍,回复“正骨

     推拿按摩课程介绍,回复“推拿

     针灸针刀课程介绍,回复“针灸

     减肥美容课程介绍,回复“减肥

     猛戳阅读原文,肯定有你想要的!!!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