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参与】护士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2015/3/27 现代护理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现代护理报》

     __本报由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与现代护理报社合办,我国惟一的综合性健康护理类报纸。办报宗旨: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现代护理报》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卫生专业主流媒体,在全国卫生领域具有权威影响力。欢迎关注!

     急救站调来一个新护士巧巧,她已毕业四年,加上之前呆过的那家医院,等于一直是在骨外科工作。这次,急诊科由于有120出车护士怀孕,不适宜再干院前急救出诊的激烈工作了,护理部这次把她调到了急诊科,就这样,巧巧来到了医院的120急救站。

     之前,除了实习接触过急诊科的工作外,在学校,巧巧们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院前急救的相关知识和实战技能。在这里,对没有接触过120急救工作的护士来说,等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由于巧巧是新手,急诊科的新护士上岗后,护士长就交待先熟悉熟悉科室工作,不忙着出车,先干二线的活儿,等掌握了工作流程,锻炼一段时间再说。

     一转眼,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跟巧巧搭班的是丹姐,30多岁,是急诊科的“老护士”了,护士长交待让丹姐多带带巧巧,带的差不多了,可以出车了,先试一些轻症,再逐渐过渡,正式倒班。两个月的时间,为想尽快步入正轨,这期间巧巧学到了很多。

     不能单独跟车,相应的护士的绩效工资和别的方面也会有些影响,巧巧想尽快适应,因此,不上班的时候她有时也会到科里跟车,想早日胜任这里的工作,尽快熟悉急救操作技能、抢救流程、沟通技巧,以及特殊仪器的使用……

     院前急救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要求护士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和实战能力,由于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而巧巧们在校学习都局限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导致现在新护士上岗的时候,需要磨砺的时间较长,适应的能力也差。巧巧们希望以后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护士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并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培养护士的急救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是在真实的护理环境下(比如巧巧眼下的院前急救工作环境),护士解决临床具体问题而表现出来的内部动力、知识、技能的总和,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帮助护生和新护士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并建立临床思维模式,为临床输送符合现代要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磨合中,巧巧觉得,现在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目标。护士在校期间缺乏专门安全管理教育过程,没有接受系统的患者安全化教育。医院大都围绕“患者安全优先”的理念,而忽视了护士自身安全。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新护士往往担心带教老师的批评而不能主动报告,另外,由于护士自身防护知识的欠缺,当遇到针刺伤等事件时,护士不能按照正规、有效的流程处理,带教老师若不留意,就会错失处置的最佳时间,这存在这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带教中应重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应用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教育。

     新护士在接触临床的首要阶段,影响着一个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知度及积极性,对护士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很有可能会影响一个护士的职业人生。而院前急救的特殊环境,由于急救护士要在公众的眼光下开展120急救工作,要求“拉出能战,战之必胜”,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评估、沟通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外界舆论对急救队员的急救形象监督更强,培养护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敬业精神、沟通交流能力,也不可少,希望以后在培训上要侧重发展学生的观察体验、沟通交流、综合分析、计划决策、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总体而言就是要侧重为临床一线培养临床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护士长和新护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院前工作不比院内,救护车内急救空间有限,对急救护士要求很高,配合不上,影响很大。且一个萝卜一个坑,管理上也不可能安排双人上岗,科室护理人员们期待经过有侧重的院前岗前培训,“巧巧们”能尽快胜任岗位,并展翅高飞。

     约稿提示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管理者,对护理人力培训有哪些自己的观点与感悟?作为普通的护士,培训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哪些培训给你带来的收获较大?对于培训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期待?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来稿投至:wangxz1005@163.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